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反思

    孙养德

    内容摘要:当前的语文课堂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少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盲目跟风,无所适从,一些不“适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度”。本文笔者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反思

    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少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盲目跟风,无所适从,一些不“适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度”。

    现象一:片面追求感情朗读——道是有情却无情

    “有感情地朗读”即是带着关切和喜爱的心情去朗读。但从笔者接触到的课堂来看,少数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带着关切和喜爱走进文本,却迷恋于声音的强弱和朗读的技巧,片面追求有感情地朗读,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一位老师执教《珍珠鸟》,在指导学生读“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这句时。先请一位学生朗读,但学生读的比较平淡。教师说:“我们要有感情地去读,让小鸟钻进去。”另一生朗读,仍没有改进。教师又说:“感情还不够,小鸟的身子卡在笼子门口了。”见两位同学都没读好,教师便说:“你注意那个‘进字了吗?读得重一些。于是该生故意将‘进字读得很重。接着,老师又让其他同学模仿着读。

    这位老师只片面关注了某个字音的重读,在声音的强弱变化上做文章。学生并没有表达出自己对文本关切和喜爱的感受,而是在拿腔捏调,呆板模仿。这种隔靴搔痒的朗读指导,只能使学生无病呻吟。“把具有生命灵性和生活意义的语文,把具有诗意、幸福感和自由精神的语文遮蔽了。”(魏星《让语文“敞亮”起来》《人民教育》2007年第10期)

    其实,我们应引导学生真正关切并喜爱上文本,让他们“读进去”,品味语文的生命灵性和生活意义,无须夸大其辞,矫揉造作地指导。而另-位老师执教的《黄河的主人》,在指导朗读上则值得称道。在读第三小节作者看着羊皮筏子能承载六个人在湍急的黄河上行驶时的惊讶之情时,教师抓住了一个“啊”字,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不同声调的朗读对比,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读法,体现了朗读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在引导学生朗读能表现作者对羊皮筏子全部情感的句子“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反复品读:①羊皮筏子这么小,这么轻,作者感叹道——②羊皮筏子贴着水面行走真危险啊,作者感叹道——③羊皮筏子那么小,没想到上面还有人,多惊讶啊!作者感叹道……如此层层递进的朗读既体现了教师对文本准确的把握及深度的思考,又使学生读出了自己对文本的不同体验,这样的朗读才是扎实、有效的感情朗读。

    现象二:一味强调感受领悟——语言训练无寻处

    目前,绝大多数老师都注重学生的“个性学习,朗读感悟”。可是,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训练意识淡薄。将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没有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遭来“穿新鞋、走老路”的非议,认为学生只要读书了就能感悟了。事实上,学生获得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更谈不上思维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使语文教学浮躁空虚、华而不实。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需要经历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学语文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是熏陶的过程、是熏锅底熏出来的,所以训练必不可少。”(张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5期)薛法根老师在《卧薪尝胆》中,指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一词时并不满足于学生从字典中得来的解释,而是做到字字落实,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文中越王是如何卧薪尝胆的,并向纵深挖掘: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还有“发愤图强、持之以恒、转败为胜”的意思。让学生不但知道了卧薪尝胆的意思,更理解了这是一种精神。这样的语言训练直奔学生的精神领域,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薛老师的课例指导我们应该紧抓语言训练的主线不放,紧扣教材的特点,扎实地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训练,准确把握好感悟的“度”,别让泛化的感悟取代了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现象三:小组合作悄然消失——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有一段时期,只要上公开课,老师都必须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讨论在课堂上一度显得很“热”。可是“热”了一阵以后有人指出:語文课堂过度地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成了课堂中的摆设,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所以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讨论的现象不知何时竟悄然消失了。

    合作学习是依据学生性格、能力等特点,为达成团体共同目标,而在学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与互动,以期深刻地探究文本。孙双金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针对“是做一个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分两派展开辩论。课堂上唇枪舌剑,高潮达起,呈现出一派师生合作、生生互动、自由争辩的氛围,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在孙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得出“人不要做一个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结论。这样的小组合作显然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教学中内容适宜、表达恰当、节奏和谐的合作我们应大胆使用,不能因噎废食。关键要把握好合作的“度”,看它是否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所需,如何组织才能达到自主探究的良好效果。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现象四:活而不实适得其反——主旨岂在表演中

    新课改,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新课改,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不得不冷静反思,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全面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响,一些课堂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一段时间,部分老师在一味地克隆、模仿热闹的课堂表演,唱、跳、画、演层出不穷,仿佛这样就是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就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一位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土》,在学到五位壮士子弹打完了准备英勇跳崖这部分时,老师安排了表演的环节。请五名同学扮演五位壮士,站到了讲台上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轰”的一声跳了下来,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本来非常悲壮的一幕,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一次洗礼,可结果适得其反,让人啼笑皆非。这种不合时宜严重冲淡了文本主题的求“活”方式,大可不必!

    务实求活应是和谐辩证的统一。语文课堂要真正活跃起来,需要理性的思考:不仅仅是课堂气氛的活跃,更要把知识教活。如何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用好表演,这要求我们要深入地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主旨,找准着力点,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学形式,使表演真正服务于文本的解读。

    现象五:读写结合不切实际——画虎不成反类犬

    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将写淡出课堂,挪至课外。随着课改的实施,有人指出了问题所在:语文课“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双笨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全方位的训练。于是,“把写挤进课堂”.“读写应有机结合”的提法和做法不断涌现,扭转了这种局面。但随之而来的另-种倾向又悄然滋生:不论什么样的课文,不论什么样的内容都要学生“你还想对xx说些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

    写话过程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注重读写结合,当堂练笔无可厚非,但是关键要看是否合适。我们应该立足学生实际,针对不同的文章形式,找准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切入点,确定适当的语言训练的方式和内容。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比较多的课文,适合写话练习,而有的课文不适合读写结合,硬性地强加,只能是牵强附会、枯燥乏味。为了扎实有效地加强读写结合,我们要根据年段单元和课文内容的特点,进行正确的迁移训练,不能为了练笔而练笔。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我们只有保持高度的清醒,冷静地审视,深刻地反思,抓住语文教学之“根”,准确地把握并操作好语文教学中的“度”,才能不盲从、不摇摆,才不会在教改大潮中迷失方向。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