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面向未来的“数字革命”

    康秋洁+刘艺璇

    

    

    

    【摘要】英国广播公司在开展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既有打造“媒体航母”的决心,也部署了面向这一目标的具体战略计划。本文分析了英国广播公司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现状、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媒体融合 广播媒体 英国广播公司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全面兴起,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不断冲击着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根据《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当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34亿。面对如此状况,“不改变,无出路”,媒体融合日益成为所有媒体机构选择的发展路径。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广播媒体的媒体融合之路,大致上都历经了节目上网的初步融合、平台扩展的中度融合阶段,如今已经进入包括内容、渠道、终端等各方面在内的深度融合阶段。

    在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史上,英国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体制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多年以来,广播业一直在英国的媒体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则是引领英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火车头。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广播公司也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组织机构体系最大的广播媒体机构之一,在世界媒体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20世纪英国人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英国广播公司。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凭借率先展开的数字化革新与媒体融合战略,继续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截止到201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英国本土的覆蓋率达到95%,其中广播业务的周均收听人数达到3470万。单就新闻类内容来说,英国广播公司的全球服务广播业务(BBC World Service radio)在全球的受众数量达到1.545亿人。本文以英国广播公司为例,一探英国广播媒体的媒体融合实践及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世界广播媒体发展有更为深入立体的认识。

    一、英国广播公司概述

    英国的广播事业始于20世纪初,英国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无线电法案,规定由邮政局颁发无线电牌照。对通信技术发展异常敏锐的英国人很快便投入了对广播事业的热忱,一时之间大量小规模的广播电台纷纷涌现。到1919年时,由于私营广播快速无序发展,军事通信受到干扰的情况一再出现,邮政局决定停止派发牌照。政策风向改变的同时,初期的市场热情也开始趋于理智,私人经办的广播电台数量骤减。进入20世纪20年代,对于优质的广播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很多人开始呼吁成立一个面向全英国的广播机构。在此背景下,1922年,由无线电制造商马可尼(Marconi)、英国通用电气(GEC)等几家无线电收音机制造商联合出资,共同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广播机构,命名为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当年11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位于伦敦的2LO广播台开始播出,每天下午六点播出来自新闻通讯社的消息简讯,随后又增加了天气预报的内容。次日,位于伯明翰的5IT广播台和曼彻斯特的2ZY广播台也开始广播,这三个广播台共同形成了英国广播公司最初的全国广播网络。

    1927年,英国政府颁布皇家特许状,宣布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收归国有,并更名为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变为公共服务性质的广播媒体机构。英国广播公司的经营管理由专门的理事会负责,理事会的成员由政府提名、女王任命,公司的日常工作则由理事会任命的总经理负责,首任总经理就是日后被称为“BBC之父”的约翰·里斯(John Reith)。正是在里斯时期,英国广播公司确立了公共广播以“为民众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为核心的三大功能,形成了公共广播机构“非商业、非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独立媒体的定位。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一个面向英国本土以外地区广播的电台频率“英国广播公司帝国服务”(BBC Empire Service)开播。1938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开播阿拉伯语电台(Arabic Service),成为第一个非英语的对外广播频率,两个月后拉丁美洲电台(LatinAmerican Service)开始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播出。1939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进一步扩展播出覆盖范围和语言服务,将原本的英国广播公司帝国服务更名为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Overseas Services)。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已经开始的电视业务一度中断,而广播服务则得以持续推进,更是作为战时反击纳粹宣传的重要阵地。期间,丘吉尔首相做了大量的广播演讲,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电波传送到英国的千家万户,大大鼓舞了英国军民的士气,不仅使英国广播公司在英国的地位得以巩固,也成就了世界新闻传播史上一段里程碑式的传奇。与此同时,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到1945年时,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已经能够以45种语言面向全世界传送广播节目,@这也是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BBC World Service)的前身。

    1972年,英国政府放开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权限,准许商业资本进入广播领域,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伦敦广播电台(LBC)于1973年10月8日开播,打破了英国广播公司长达半个世纪的垄断,私营商业广播电台在英国各地大量涌现,形成今日英国广播媒体的双规制发展格局。进入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受到政府推动广播媒体规制改革的巨大压力:一方面,由于视听费削减(1971年开始,广播收听费被取消,仅保留电视收视费),使得公司必须进一步削减经费,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面对商业广播电台的市场蚕食,公司必须采取一些更为商业化的策略,以适应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为此,英国广播公司在政府扶持下,拉开了英国的数字广播战略大幕。2000年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数字化改革,通过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推出新媒体服务项目,延续成立初期“为英国大众提供高质量电台广播服务”的宗旨与传统,继续为世界受众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

    如今,广播业务依然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经营主体之一,与其电视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英国广播公司的年度报告中称为“在线业务”)并列为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目前,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业务可以分为国内广播网和面向海外的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BBC World Service)两大部分。其中,国内广播业务主要由10个全国性频率和40个地方性频率构成。地方广播频率广泛分布于包括英属海峡群岛、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在内的全英各地,⑦全国性频率的市场定位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英国广播公司的“数字革命”历程

    在回顾公司历史时,英国广播公司对21世纪以来的自身发展历程下了一个按语——数字革命(2000s-the digital revolution),以此来作为标注这个新时代的关键词。可以说,英国广播公司的媒体融合发展历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拥抱最新的媒体技术、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的进程。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已经开始谋划媒体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英国广播公司成为推进数字广播技术(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研发和实用的主力军,新的技术和制式标准大大提升了广播服务的传输质量和信道容量。1994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BBC未来的白皮书》,希望英国广播公司能够在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英国广播公司对此积极响应。从1995年9月开始,BBC五台逐步实现数字技术转轨。之后几年内,英国广播公司又陆续推出了多个数字广播频率,上面提到的BBC广播数字一台、BBC广播音乐六台、BBC广播七台(后重组为BBC广播数字四台)、BBC广播亚裔台、BBC广播五台体育频率等均创办于这一时期。这些全新数字频率的推出,不仅大大扩展了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服务形式,提升了节目的传输质量,更推进了英国广播公司在频率专业化、市场细分化以及经营管理、受众互动等方面的变革。到2012年,英国宣告完成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工程,彻底结束了英国长达70年的模拟信号广播历史。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也受到了英国广播公司的持续关注。早在1991年,英国广播公司研发部的首席工程师布兰登·巴特沃斯(Brandon Butterworth)就申请了bbc.co.uk的域名,同时建立了以“里斯”命名的公司内部网络(REITH network),实现了公司内部的网络化管理。经过几年的打磨,1997年12月,英国广播公司的公共网站BBC在线(bbc.co.uk)和网络新闻频率BBC News Online正式推出上线。此时的BBC在线被打造成一个基于公司传统媒体业务的门户网站,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平台和资料数据库,面向网民提供检索和收听收视,同时提供背景信息、延伸报道等。在这一阶段,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BBC广播播放器(BBC Radio Player),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播放器在线收听广播节目内容。除了在线收听以外,BBC在线还推出了播客服务,将英国广播公司的所有广播节目都转成播客音频内容,世界各地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将感兴趣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实现随时随地自由收听。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仅在2004到2005一年当中,就有超过3400万小时的广播节目内容受到用户的下载收听。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的高层首次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规划公司在遭遇新媒体技术时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开始着手对公司进行面向数字时代的全方位改造升级。2006年4月,英国广播公司隆重推出了名为“创意未来”的发展计划。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的负责人理查德·波特(Richard Porter)称:“创意未来的宗旨,就是要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的一体化,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为用户提供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和服务。”这一计划提出了“马提尼媒介”(Martini Media)的理念,即指由多种不同媒介混合而成的“融媒”,本质上体现为跨媒介形态的传播方式,以实现“让受众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获得信息,并且要快、准、精。”正因如此,“創意未来”计划也被认为是英国广播公司进军Web 2.0的宣言书。@基于这样的传播理念,该计划制定了一个立体的发展规划,包括建立多媒体编辑中心、升级跨媒体数据库、重组管理机构及推出播放器iPlayer等六项具体措施。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英国广播公司根据这一战略规划对整个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内容平台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建立起一个跨平台的节目制作和共享机制,并且开始打造面向受众开放的“众包新闻”平台,鼓励用户主动生产并共享传播内容。在此过程中,英国广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例如:2006年成立了“未来媒介和技术部”(Future Media & Technology),统一协调管理新媒体平台,与内容生产部门协同运作,同时关注潜在的新技术发展。2007年,公司的首个全数字化媒体大楼在苏格兰落成,被称为“BBC太平洋码头”。这座大厦的开放式编辑部拥有36个电台直播间、6个电视演播室和60个编辑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最灵活的全媒体中心。通过将广播、电视和网络三种媒介形态的运行机构都搬入这座大楼,英国广播公司组成了新型的“超级编辑部”,在打破原本部门区划的基础上,对整个公司的全部功能进行了技术、组织、生态理念上的大整合,采用采编一体化、记者技术全能化、平台化和开放化的生产传播方式。重组后的组织机构以四个内容生产团队和五个其他团队共同构成,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英国广播公司的“数字革命”历程中,尤为值得提出的一个里程碑式标志,就是BBC iPlayer的推出。2007年12月25日,iPlayer播放器正式上线,供用户在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上安装使用,经此平台可以免费检索、点播或下载30天内播出的音视频节目(上线初期仅提供过去7天内的节目内容,后来扩展为30天)。一经推出,BBC iPlayer就受到英国网民的极大欢迎。据称,由于BBC iPlayer的火爆,甚至给英国的宽带网络增加了3%~5%的流量负担。从2007年至今,BBC iPlayer经过三次更新升级,目前已经实现与社交媒体的功能融合,用户不仅可以在40余种不同的移动设备和网络平台上安装使用iPlayer,而且通过与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联通,进一步增强了互动性能和社交属性。用户注册登录后,即可建立个人播单、节目单,按照个人喜好自主订阅内容,定制自己喜欢的收听内容和收听方式。

    近几年,BBC iPlayer在英国本土和全球市场都产生了极大反响,跃升成为英国广播公司新媒体业务的一大品牌。在“终端拓展”战略思想下,BBC iPlayer实现了广播、电视、卫星电视网络、互联网等全渠道,与电脑、平板、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的全面覆盖,甚至风靡一时的任天堂游戏机都可以内置BBC iPlayer播放器,使得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在任何界面”都可以接收喜爱的节目并与之互动。2016年,BBC iPlayer的月均访问量达到2.46亿人次,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从2016年开始,BBC广播三台开始全频率向网络转移,成为网络首播的广播频率,所有节目内容都首先在网络播出。之后,又有部分其他频率的节目内容也转为网络首播的播出模式。在此基础上,BBC iPlayer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媒体内容分享平台之一。

    三、英国广播公司的融合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对“数字革命”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到,英国广播公司在展开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从基本传播理念人手的根本性变革战略。美国著名媒体融合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指出,媒体融合不是“在一种设备上汇集多种媒体功能的技术过程”,“事实上,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媒介内容在多媒体平台间的流动、不同形态的媒介产业间的合作以及受众为了获得最佳的媒体服务而在不同媒介间自由迁徙的行为”。这就突出了媒体融合的几个本质性特点——以跨平台媒介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前提,打破媒介形态界限的内容生产和围绕用户中心的传播模式。可以看到,目前英国广播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实现深度媒体融合的上层建筑搭建,上述三个特点均已得到体现。

    1.开放技术推动全面融合

    一直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在整个世界媒体业界都有着注重技术的美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遗余力。2000年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历经数次大规模的裁员,技术团队却是大幅度扩张。2000年时,公司的新媒体与技术部门仅有65名技术人员,职责定位也仅仅是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补充,负责节目内容的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的维护运营。经过“数字革命”重组之后,全新打造的未来媒介和技术部成为一个集合了电视平台、多媒体平台与互动电视、音频与音乐节目、手机媒介、BBC在线、技术部以及辅助团队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千人军团。在这背后,是英国广播公司的巨额资金支持。根据2013年至2016年公司年报,每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资金”中都占有很高的比例(2013至2016年的占比分别为25.9%、22.1%、25.1%、26.6%)。

    除了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注重,英国广播公司还大力推动与不同媒体技术平台之间的开放合作。多年以来,英国广播公司在不同阶段先后同雅虎等门户网站、谷歌和布林克斯(Blinkx全球最大的视频搜索引擎)等搜索引擎、微软等IT企业、任天堂和苹果等终端平台,以及优特(Youtube)、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广泛展开合作。2016年开始,公司推出一项名为“对话机器”的研发项目,通过与包括亚马逊旗下Alexa和Echo、谷歌旗下Home等智能音频设备的合作,让播放终端和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对话的方式实现内容的互动生成。2017年9月,首个互动广播剧(Interactive Radio drama)上线并通过亚马逊Alexa提供为期几个月的免费试用,在这个名为《监察室》(The Inspection Chamber)的广播剧中,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情节以推动故事走向。截止到11月25日,《监察室》已经在亚马逊的用户反馈中获得了超过八成的好评度。

    2.非线性的融合内容生产

    在英国广播公司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背后,最核心的就是对内容生产流程在认识理念上的根本转变。通过建立“超级编辑部”,英国广播公司实现了由传统“节目”为主导的内容生产方式,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非线性内容生產模式。目前,公司内有四大团队与内容生产直接相关,包括视觉团队、音频与音乐团队、新闻团队和北部中心团队。除了专注儿童、体育相关内容产品的北部中心团队以外,其他三个团队的工作都是以产品内容为核心,将生成的内容素材“元数据”汇流到一起,再由具体的频率或新媒体渠道按需调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内容制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内容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非线性的融合内容生产模式促成了英国广播公司打造全媒体、多形态传播大平台的发展目标。在这样一个航母式的跨媒介平台上,具体的媒体机构成为连接节目与市场的中间组织,完成产品的聚合、转换和分发。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英国广播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和整合市场,使得对内容产品的经营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基于核心内容进一步推出增值服务。通过采取“内容+服务”的方法,利用现有传统媒体的专业优势与品牌凝聚效应,依托内容平台与媒介服务来挖掘增值点,形成更为完备的内容产业链。

    3.用户中心融合传播模式

    前任未来媒介与技术部门负责人阿什利·海菲尔德(AShley Highfield)曾指出,“未来英国广播公司所有数字内容和服务的提供,都将紧密围绕三大主题展开:‘分享‘发现和‘使用。”可以看到,这三大主题实际上都在突出强调新媒体传播中用户的高度参与性。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众一用户”的概念转变。在初步融合阶段,仍是由媒体主导的主动传播模式,“受众”以接受为主;进人中度融合阶段,主导权开始向后转移,呈现出媒体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互传播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媒体融合之后,原本的“受众”身份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在传播过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用户”,而传播过程也从媒体发起的“传播”转变为由用户结构的“服务”。基于BBC iPlayer的内容平台,用户能够定制自己的收听,收视列表,实现对媒体内容的定制和点播。更重要的是,这一平台上提供的大量“元数据”内容素材,是面向所有用户共享的,允许并鼓励用户采用进而生成自己的内容。对此,海菲尔德曾称之为“善用用户带给我们的创造力”,而媒体机构本身则将后撤到“聚合器和可信任的导航”的定位上。如此,在未来继续推进深度媒体融合的阶段,英国广播公司将会继续以注重用户需求、发展用户数量为重心。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