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梁祝》与中国音乐文化传播

    王静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梁祝》的爱情故事产生于东晋(约374—379年),并于清末完全成型。在其诞生后的1600余年里,被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口耳相传,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梁祝》被公认为兼具文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之一。

    梁祝故事从唐初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到全国各地各种版本的流传,其中包括了乔装读书、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祷墓化蝶等曲折离奇、悲喜交加的情节;从一桩彰显妇德的异事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凄美爱情神话;从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改编成为囊括史志记述、考证、说唱、戏曲、电影、音乐、文学等不同文化载体的文化群;梁祝文化创造出了数量惊人的文化产品,不断延展和丰富了梁祝文化的内涵,在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传承和发扬光大。[1]

    取材于《梁祝》故事的地方戏曲种类如京剧、越剧、庐剧、川剧、滇剧、湘剧、赣剧、徽剧、黄梅戏、越剧、梨园戏、豫剧、楚剧等都有自己的演出剧目[2],有些还被改编成了戏曲电影。本文将通过比较越剧电影版、黄梅调电影版以及徐克导演的电影版,试图进一步探讨电影《梁祝》与中国音乐文化传播的关系。

    一、 建国初电影《梁祝》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播

    (一)大胆创新的越剧版电影《梁祝》

    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脍炙人口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银幕,确定了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刘如曾作曲的创作团队,并由原越剧班底组成。该片于1953年上映,成为了建国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

    相对于地方戏曲的剧本,该片删略了较多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通过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几段戏的串连,重点渲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主题。而该片为了尽可能保留和突出越剧剧目本身舞台上的精华,导演在考量了影片长度的限制后,在“楼台会”和“山伯临终”两场戏之后又补拍了“思兄”一场戏,增加的短短四句唱词把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烘托得更为浓烈。该片通过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和虚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为故事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片尾的化蝶部分,更是将中国特有的唯美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由两位越剧“大腕儿”袁雪芬、范瑞娟所扮演的一对“蝴蝶”,前者以柔婉细腻著称,后者以醇厚质朴见长。身穿蝴蝶式样的中国传统戏装,手持纸扇翩翩起舞,身后一群美丽的“蝶群”轻轻围绕,搭配紧扣“花为蝶之魂”的舞台景观装饰,结合凄美的乐曲与舞姿,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化蝶”的场景。而该片的剧作结构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戏剧冲突,镜头语言和景别角度的运用充满新意,其中长镜头和分切镜头的使用也更为灵活多变。

    1952年10月,越剧电影《梁祝》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同时获得了音乐作曲奖、演出一等奖、剧本奖和舞美设计奖四项大奖,两位主演也获得了表演一等奖,1954年获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5月27日,该片在法国巴黎明星电影院公映,这也是在法国公映的第一部新中国影片。查理·卓别林先生在日内瓦受周总理的邀请观看了影片,观影后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由衷地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民族戏曲文化所深深折服。

    (二)情感动人的黄梅调电影《梁祝》

    1963年,由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摄制的黄梅调电影《梁祝》,主创人员包括李隽青作词、周蓝萍作曲,贺兰山、戴嘉泰摄影,乐蒂、凌波、莫愁等主演。该片在港、台两地获得空前的成功,仅在台湾公映时,在台北創下连映62 天,卖座 840 万新台币的空前纪录。[3]同时,影片还在第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中,囊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演员特别奖等多个奖项。

    黄梅调电影以传统黄梅调为基础,将京剧、越剧、山歌民谣、江南小调、时代流行曲等民间歌唱艺术的精髓合而为一,再集合舞蹈与电影拍摄技巧综合呈现的戏曲电影艺术作品。从戏曲音乐的变型和糅合,戏曲题材的使用和重新阐释,戏曲悲喜交集、庄谐并重的风格,戏曲服装、造型、道具的整体移植,戏曲意境的电影化再现,乃至男女错位的角色分工,处处烙上了鲜明的戏曲色彩。[4]

    黄梅调电影《梁祝》以“黄梅调”唱腔为主导乐风,配合化繁为简甚至民族舞蹈化的身段动作,置于电影的叙事框架内,以电影手段予以拍摄制作,以电影载体进行传播的文艺形态。李翰祥导演充分利用电影特技,把祝英台哭开坟茔、两人升空化蝶的传说展呈为一幕幕匪夷所思的影像奇观。而黄梅剧的乡俗气息给《梁祝》注入了更多质朴的乡村气质,更加浓郁的乡村民间风采,更加亲切的乡土气息和更加秀丽的山光水色。[5]

    越剧版《梁祝》的主题也属于爱情悲剧,黄梅剧版《梁祝》偏重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与细腻情感,配合婉约的黄梅调和身段,以达到“情”感抒发的目的。片中祝英台不仅大胆制作定情信物红绣鞋以寄情思,更勇敢地托师母做媒。《堂前婚变》时,祝英台“六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一抗”甚至以死相逼。《叩墓圆情》中,祝英台更是主动叩墓要求梁山伯开门,让她“回家”,这一次次“越礼”举动,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将梁祝二人的爱情描绘的可歌可泣。

    二、 徐克版电影《梁祝》与音乐风格创新

    1994年,由徐克导演,黄沾任音乐总监的《梁祝》在香港正式上映,荣获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1995年又分别荣获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最佳导演等四项提名奖项。

    徐克版《梁祝》的故事内容,在民间传说版本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元素和流行音乐风格。电影《梁祝》的配乐主要改编于陈刚、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该音乐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此外,影片中还穿插了黄沾、胡伟立、黄英华、雷颂德改编和原创的音乐片段。导演将影片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时长约占为整部影片时长的2/3(约70分钟),属喜剧风格,整体音乐风格轻松活泼。其内容轻松流畅且不乏幽默,配乐跳跃明快且不乏唯美;第二部分属于悲剧风格,整体音乐风格偏悲伤沉重,气势磅礴。音乐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难舍难分、祝父祝母强行逼婚、梁山伯悲愤而亡、祝英台奋力抗争并祭坟投冢等一系列矛盾冲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缓慢而略带悲壮的配乐令观众为之动容流泪。

    徐克版《梁祝》更多的从细腻地细节设置上下功夫,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影片中象征悲剧爱情故事的重要物征——蝴蝶,先后四次出现,导演通过不同场景出现的蝴蝶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不同的心理变化,有力地烘托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氛围。第四次出现的蝴蝶是在片尾,这也是千百年来《梁祝》最为精彩传奇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场景——化蝶。导演精妙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蝴蝶意象再现:将祝英台在书院画的两只蝴蝶双飞的淡黄色纸张进行了巧妙的运用。

    此外,影片开场时导演夸张的表现了人们大费周章涂脂抹粉的场景,似有荒诞之嫌却与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谋而合。在祝英台出嫁之日,祝父令全家上下都必须抹粉,祝英台厚重的胭脂如同一张虚伪的面具,掩盖了她真实的表情。当婚礼队伍经过梁山伯坟前时,突然狂风暴雨,雨水冲洗了祝英台脸上浓厚的胭脂,显现出她清纯的面容和真实的表情。这时祝英台扔掉凤冠霞帔,除去了红装,义无反顾的冲向梁山伯裂开的坟墓。徐克导演通过细腻地细节描写,大肆渲染了画面的质感和冲击力,并配合悲情凄美的音乐,同时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

    三、 电影《梁祝》与中国音乐文化阐释

    “文化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文化變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自己本来的文化就发生了变化。”[6]也就是说,文化传承和传播具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土壤和自身发展生命力,同时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传承和传播机制。

    (一)融合中国戏曲的情景影像

    中国戏曲曲论中的“景”与“情”由来一体相生。黄图珌在《看山阁集闲笔》中论述:“情生于景,景生于情;情景相生,自成声律。”“心静力雄,意浅言深,景随情至,情繇景生。”[7]一方面,由于情的强烈介入和渲染,一切客观景象不由自主地被主观化了,物我两忘,水乳交融;另一方面,诗意推导下的戏曲影视,其含蓄隐约、温情脉脉而又包容内动的情感需要讲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色的景象寄托,在美的视听之中思接千载、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前文所提到的两部戏曲电影《梁祝》几乎完全倚重了中国传统戏曲,其中1963年的黄梅调版电影《梁祝》中周蓝萍创作的《访英台》,以传统黄梅戏的曲调为基础,既有黄梅调的优美委婉,又有时代气息,歌词通俗易懂。而徐克版《梁祝》中的插曲《上学去》《力学不知疲》与《原来是你》,就是根据这首《访英台》加工改编而成,并在配器和演唱风格上作了新的尝试而更具时尚感。

    电影不只以形声一体、视听兼备的丰富手段逼真再现了中国戏曲的经典意境,情景交融的美学理想下,电影更不懈寻求着主观情感与客体环境熔铸的可能,拓展着传统意境的崭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情感结局的方式往往是升华的,使用的手法也是多样的:声东击西、反扑、会意、假借、暗喻等。电影的传达意境也自觉学习传统绘画和诗歌的意境策略,在“形”的基础上注入主观情愫, 营造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中国戏曲的审美意蕴气脉相通。

    (二)融合“婉约”意境的情感表达

    纵观《梁祝》的传播和发展,可以看出其历史之悠久,演变之生机,积淀之深厚,影响之广泛。尤其是《梁祝》中的音乐文化更是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的经典。

    “婉约”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柔软、细腻动人的情感符号。婉约意境是若即若离的、不确定的情感:愁、怅、哀、怨、悲、泣。婉约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以形容却动人心魄的情感、意趣、心绪和韵味。[8]徐克电影版的《梁祝》中的音乐正是如花轻似梦、雨细如愁,心肠九曲、百般萧瑟的“婉约”风格。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配合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电影音乐,呈现出生离死别、河汉迢迢、缠绵悱恻和柔情细雨般的深刻情感。影片中曲词清丽流畅,低回深郁,其婉约之意,滢涸往复、荡人心魄,有种夺人心魄之美。

    此外,影片中胭脂、蝴蝶皆为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但在影片中使用了托物抒情和言外之意等艺术手法,使其物象近乎极致的细腻呈现。影片以声画结合的方式,含蓄蕴藉的表达出了委曲尽情、畅达言外之意。从欢乐美好转为悲壮绝望又幻化成希望与重生。

    电影《梁祝》(三个不同版本)依托民间传说和传统戏曲艺术,让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交织中感受超越语言文字的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婉约”之美。电影《梁祝》通过融合中国戏曲的情景表达和“婉约”意境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途径,将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审美用当代的表述方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和阐释。在传承传播经典的同时,以电影这种全新的姿态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言外有意、弦外有音”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为大众所接受与喜爱。

    参考文献:

    [1]陈璐芳.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20世纪前半期梁祝文化热探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5:67.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曲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212.

    [3]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9.

    [4]邵雯艳.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M].苏州:苏州大学,2010:44,164,167.

    [5]盛卿珊.越剧<梁祝>与黄梅戏《梁祝》之比较[J].戏剧众论,2017(10):41.

    [6]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6,41,44.

    [7]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41-142.

    [8]尹萍.论中国古典声乐中的“婉约”之美[J].艺术百家,2007(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