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李如喜

    摘 要: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认为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期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了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有效平台;高校具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实力;校内实训基地的运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与科研相结合。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校内实训基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3-0088-03

    自1993年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创办以来,全国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到230余所,办学规模已接近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成为我国高等体育专业中的主干专业之一。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明确了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强调了高等学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从优化专业培养过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实践教学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转化成职业技能。在第4学年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单位包括省、市、县区体育局群体部门、街道或社区管理部门、经营性体育健身中心(俱乐部)、公共体育设施管理部门、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等。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原“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体专业”)[2]。

    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体专业的办学特别是社会实践教学出现了许问题,有些高校采用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将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均安排到学校进行以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习;有些高校则在体育教育实习基础上搭配短时间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到健身俱乐部或者社区体育场所进行观摩);还有些高校采取“放羊式”任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五花八门的实习。这些实习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相径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长期缺失,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要求无法对接。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和校外的专业实习两个方面,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期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刻不容缓。

    1 校内社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社会体育工作者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价值的直接体现。许多高校尝试通过课程改革、教材更新、建设新专业方向等探索,使人才的培养尽量符合社会的要求,但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始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相应岗位的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深化社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导向作用。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要主动听取体育行业主管部门、健身俱乐部、体育活动场馆管理人员、社区体育工作者对专业就业岗位人员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每年的专业调研,分析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对毕业生工作情况跟踪调查,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构建基于就业岗位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还要倡导开放办学,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把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思想贯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人才培养规格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价值认识的加深,整个社会大环境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1]。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化社会体育工作者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学科发展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有效平台

    社体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和校外专业实习,校内实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模拟操作培训,对校外实习起到前期的职业素养训练和基础性作用,校内实训的时间相对较长,开展的时间相对较早,从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进行实践,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交通消耗、环境适应等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只有依托行业实践才能更好地为行业服务[2],职业素养是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真实职业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同时还可以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实训基地的运作主要由学生来经营和管理,实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实训过程中学生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基地运作的管理者,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均可得到充分的培养,为向“职业人”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校内实训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体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大众对体育的需求等情况,校内实训在强化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2 校内社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2.1 高校具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实力

    1)稳定的师资队伍。

    《全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对社体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明确提出了要求:教师队伍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不少于3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少于30%,本校专任教师能独立承担专业基础课和80%以上的专业课。承担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师应具有同该课程相对应的学历教育背景,或具有该领域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全国高校基本上严格落实了这一规定,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本校社体专业实训所需。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各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要根据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学特征,又具有社会体育专业实际工作特征的强有力的校内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要选派数量适当、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此外,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训的兼职教师。

    2)充足的场地设备与经费保障。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争取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高校社体专业在现有实验室与场地设施基础上,结合学校资金的投入,可以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分期分批地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如游泳实训基地、体育保健康复实训室、体质监测与评价实训室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模拟企业化管理,形成真实的职业氛围,才能保证校内实训的顺利进行。

    《全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对社体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办学必备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条件,实验室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健身、健康体适能测试等能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达到50万元以上,生均仪器设备不低于4 000元。这一规定已经落到实处,高校完全能够满足本校社体专业实训所需。

    2.2 校内实训基地的运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行岗位实训。

    校内每个实训基地均需设置管理、技术指导、营销等岗位,实行“轮岗”实训模式。指导教师在学生上岗前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学生分类进行岗前培训,之后采用“以老带新”的培训办法,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学生在某一个岗位上完成要求的实践学时且达到考核标准后按相应的流程轮换岗位,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才可以在各个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培养,学生对岗位要求的能力和职责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实行“轮岗”实训模式,实际上创设了实训即工作,课堂学习即技能培训,学生即员工的真实职业环境。实训基地的运行要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岗位均参照相关企业、组织机构进行设置,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职业人的压力和责任,真实感受职业氛围。各高校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或当地体育主管单位相关人员来校指导各项实训工作、介绍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等。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帮扶基地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校内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校师生,实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16:30-19:00,社体专业学生在这个时间段既能完成实训又不至于影响学业。同时,非专业学生大多选择在此时间段进行健身锻炼,这为更多运动群体提供科学、专业的服务成为了可能。

    2)利用考核手段积极有效地提高实训效果。

    重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是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实训过程的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及要求进行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3方面的考核,专业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增强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职业角色的认同感。

    2.3 校内实训基地有利于与科研相结合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选题和案例。学校可以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一定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文设计,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校级、省级课题,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同时,研究成果可以反过来应用于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训与科研相结合,学术并举,实现双赢。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各高校的重要使命,顺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的培养才能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素质体育类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培养社会紧缺的体育专门人才和促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 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EB/OL]. http://www.doc88.com/p-787759132282.html.

    [2]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EB/OL].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10-12/

    1124358003.shtml.

    [3] 杨亮涛,史建成.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中心的定位与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95.

    [4] 黄汉升,吴燕丹. 普通高校本科“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改革的路径[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