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

    江海涛

    

    

    

    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本以为学生会知道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高一学生大多停留在Windows、Office、上网的基础操作层面,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根本就不明白,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信息系统的理解了。这些情况导致教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感觉无处下手。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计算机组装”这个项目的剖析,梳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融会贯通。

    ● 2017版课标带来的挑战

    笔者通过对比2003版和2017版信息技术课标发现,2017版课标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加抽象、更加全面。2017版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将信息素养融合贯通到其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提升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形成个性化的个人综合素养。这对一线教师如何将具体的知识点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对知识结构的系统学习达成学科目标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更对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提出了挑战。

    ● “计算机组装”项目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最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的核心,虽然发展日新月异,但其理论基础还是一以贯之的。个人计算机和个人移动设备可以视为当前人类处理信息的基本技术单元,即最小规模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组装”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建立对系统的概念,理解数据流、控制流在系统中的意义,建立信息系统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的基础概念。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然而把计算机当作一个信息系统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建立,他们虽然对计算机软件系统了解较少,但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兴趣很大。计算机组装项目从设计上来说,可有效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其乐于钻研和分析,愿意动手操作。学生在课程活动中通过软硬件的选择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理解计算机这个信息系统,从而建立信息系统概念,这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 “计算机组装”项目设计

    笔者选取任教的高一年级某班共49名学生开展“计算机组装”项目,项目的主要学习活动都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收集需要的信息资料,部分分组讨论等活动安排在校本课、研究性学习课或者自由时间进行。

    1.教学内容和主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选取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的第一单元“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二单元第1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第三单元第1节“信息系统的设计”三个部分,同时参考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必修2的相关章节。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包括:自主可控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建立信息系统概念,信息共享(信息意识);了解信息系统基本软硬件工作流程、原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流程(计算思维);了解信息系统功能及优势,积极运用信息系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建立利用信息系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项目主题为:通过收集、比对信息形成本组的计算机配置方案;通过选择计算机硬件过程了解信息系统软硬件功能,建立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控制的概念。

    2.教学内容分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语境下,教材越来越倾向于为教师教学提供框架,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学科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形成更加倾向于通过项目学习的内化和螺旋迁移。教科版《信息系统与社会》的定义、概念内容较少,主要通过任务、活动的方式将学科知识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教材中,本项目设计了8个任务18个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和本项目设计策略,笔者设计了3个任务12个活动,降低了信息系统设计部分的学习难度,对比较抽象的信息系统功能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化。

    学科素养方面主要是基于信息系统概念建立信息意识,通过对信息系统数据加工流程的理解建立计算思维,通过比对分析锻炼积極利用信息系统能力来体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完成任务、团队合作和对信息系统服务社会意识的培养体现信息社会责任。

    学业质量水平方面主要以完成第2级水平教学任务为主,如认识信息系统、撰写解决问题的分析报告、知道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评估信息系统价值、负责任的交流等。学业质量水平对第3级水平略有涉及,如认识数据对提高信息价值的意义、描述数据逻辑结构、对既定方案进行评估等。

    3.目标设计

    通过自主收集、比对信息形成适合目标要求的计算机配置方案,学会判断计算机性能;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产生概念迁移,形成信息系统概念;初步形成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能力,建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概念;建立信息共享、协作学习、团队精神。项目的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

    ● “计算机组装”项目学习过程

    1.教学准备

    ①分组。按home组(本组)和expert组(专家组)的方式分组,home组每组7人,以home组为项目学习的主要小组,expert组为任务的某方面专家。home组按学号除7余数相同的为一组,选出组长,明确每个成员各自负责的某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方案建议,此组员即为本组在该方面的专家,各组专家必须和其他组相同任务专家结合为一个临时的专家知识学习小组,临时专家组人数每组不少于4人。分组在课前由学生自行完成。②各活动任务相关知识资料及网站的准备,纸质资料提前下发。③计算机性能测试软件。④计算机网络教室,图书管理系统体验时间、场地安排。

    2.教学过程(如表2)

    ● 项目学习效果评价

    项目学习效果不评价学生个体,只针对小组进行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得到小组的综合评价。笔者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多维评价表格,小组自评和教师总评都可以采用此表,评价等级按由低到高1~5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