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下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宿晓 代益香

    【摘要】? 如何培养适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的新型管理会计人才,是会计学专业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课题组以目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由此构建“以用定课、以训代教、以赛促学”的“三位一体”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框架,并对基于“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3-0116-03

    区别于核算会计通过生产数据实现对外披露,管理会计的价值在于通过使用数据帮助对内决策。因此,对大数据的挖掘、整理、加工和分析,成为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基本技能。

    一、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 000万人的会计从业人员,但高端人才十分稀少,尤其是管理会计人才更加匮乏,无法满足市场对管理会计人才高速增长的需求。企业对管理会计运用的需求驱动不足是导致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欠佳也是造成管理会计人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课程体系设计结构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仍围绕着财务会计展开,缺乏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支撑。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成为管理会计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鲜有高校将相关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对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另外,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背景下,出于各种原因,大部分高校没能及时更新教学软件,电算化教学还停留在传统会计岗位的基础核算层面,这显然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技术的要求。

    (二)教学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滞后,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二是实践教学落后,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模板多为国内外经典案例,忽略了时效性和会计制度差异,与实际经济业务脱节。三是考核方式落后,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大多采用书面考核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经验缺乏。历年来,我国高校的资源配置向财务会计教学建设倾斜,忽视了对管理会计教学建设的投入,虽然这种情况自2014年财政部提出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以来得到了改善,但目前的研究还是较为薄弱,对我国已有的管理会计实践总结分析不够,更多是借鉴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教学。另外,受制于各种因素,大部分教师可能无法兼具专业技能和大数据应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对二者进行有机整合,也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综合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市场需求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导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人才供给不足。基于此,课题组提出围绕“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以用定课、以训代课、以赛促学”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二、“三位一体”模式及其实施构架

    (一)以用定课。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现“学以致用”。根据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对大数据应用能力的要求,在低年级开设数据与逻辑(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学)、数据与逻辑(走近财务总监)、数据与逻辑(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等认识和接触数据的专业课程,以及统计学、企业财务分析等分析数据的相关课程。高年级则开设基于数据挖掘、整理、加工和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数据统计与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统计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

    (二)以训代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购买教学软件、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互动、体验式教学。(1)购买教学软件。为支持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教学,购买支持数据挖掘的“同花顺”数据库,数据分析的SAS、SPSS和STATA等软件,管理决策的“用友沙盘模拟实验”和“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软件。(2)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慕课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网络化。通过参考借鉴其他高校相关课程资源,整合形成有关主讲课程的经典视频、课件、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资源,共享在河海课堂在线。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采用现代网络平台和通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学习与研究的浓厚氛围。(3)创新教学方式。开展研讨教学,实现教学方式互动化。通过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和沙盘模拟实验等,实现教、学、用互动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

    (三)以赛促学。(1)基于创新思维的学术训练。依托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及其设立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基金,校教務部组织实施的英才计划,团委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基金项目等,实现对学生创新训练。(2)基于创业实践的模拟训练。依托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心火杯”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三位一体”模式创新点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会计是未来发展方向。区别于核算会计注重生产数据,进行事后信息披露,管理会计强调利用数据,进行事中分析决策。因此,课题组把具备对大数据的挖掘、整理、加工和分析能力,作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目标。

    (二)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式。在培养环节,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课前预习(在线)+课堂研习(教学研讨结合)+课后复习(在线交流)”的学习方式。以任务、问题为引导,通过预习提问、课堂展示、作业测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角度进行成绩考核,实现教、做、学相结合。

    (三)以项目竞赛为手段提升人才培养成果。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与否,人才培养方式是否有效,必须经过结果的检验。基于此,本项目把项目和竞赛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寓教于赛、以赛促教,寓学于赛、以赛促学,不但教赛相长,而且检验了教学成果。

    四、基于“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构建立体化的课程网络资源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课题组自2010年起就着手会计学相关课程的资源收集和整理,最早是通过课程公共邮箱和QQ群与学生进行共享,后来逐渐通过河海大学课堂在线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平台。

    具体做法是将每门课程按照主讲教材、参考教材、视频、PPT课件、案例、问题与练习、经典试题等进行归类,与主讲教材的每一章节对应起来,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该课程的学习平台,并提前一周前将所有的基本资料如教学大纲、PPT、教学视频、精彩网页及经典教材等上传到课堂在线平台上,上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反馈再对相关资料做适当增减调整,作业和讨论随课程进度上传到翻转课堂网页上。

    多名教师共同讲授同一门课程时,经常共同讨论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会计学课程,配合教学设计完成了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解决了众多证、账、表用传统的口述、板书很难表达清楚的难题,图文并茂,增加学生对会计信息产生、分析使用过程的感性认识,教学效率极大提高。课件设计以引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缩短学生同教学内容的距离。

    从校区教务部开展“翻转课堂”项目开始,会计学专业积极参与会计理论、金融会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会计信息系统5门专业课立项,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被运用到课程管理中,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增加了课堂的互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发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课程在管理上增加了较多的网络技术、专业操作技术的培养,促使学生动脑的同时,可以提升专业的相关会计、统计及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技能。

    (二)问题导向的多角度课程考核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加闭卷考试考核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题组探索了问题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做法是:

    1.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的预习和学习,课堂上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实现“课前预习(在线)+课堂研习(教学研讨结合)+课后复习(在线交流)”的学习方式。

    探索问题导向的教学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探索性学习,即课前三天教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解决;二是深入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和讲解,并布置综合性的练习作业;三是优秀作品课堂展示,安排综合练习完成好的一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研讨;四是解答难点,教师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归纳,并解答学生提问。

    2.多角度的课程考核方式。为便于研讨学习,由学生自愿组合成五人小组,组长负责给组员评分,教师给小组评分,加权综合作为课堂展示等集体项目的成绩。课程考核项目比例是考勤10%,在线学习及作业40%,课堂表现及展示30%,课程小结20%。不再进行单独的考试。多角度课程考核的优势在于活跃课堂讨论问题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教学相长。从2012年起会计学教学团队经讨论,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改变原有课内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为多角度课程考核模式。

    多角度课程考核的实施遵循以学生为本、符合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课程性质、遵循教学规律四项原则。课前预习提问式教学——考核学生学习主动性、積极性和理解力。自学讲授——考核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业、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堂讨论——考核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课后小组讨论——考核学生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理解力和合作能力。案例分析——考核学生创造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多年来,多角度课程考核的实施以优化考核内容设置为关键,以合理的平时与考试成绩关系为保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竞赛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以“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理念,重视创业理论课程对创业实践的基础性指导作用,通过创业模拟训练项目与创业竞赛活动强化创业实践课程对形成创业技能的促进作用。

    1.强化实践课程提高动手能力。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课程设计、营销策划课程综合设计、商务策划课程设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统计与分析、会计课程综合设计、创业计划设计等,这些计划内课程教学提供了学生掌握创业实践基本技能的条件,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实施各类创业实践课程中,注重引导和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基本技能,尤其是加强设计性创业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创业技能的锻炼。如创业的市场机会的分析与判断技能主要通过市场调查实践环节形成;企业经营的竞争分析技能主要通过对抗性的沙盘模拟训练等实践环节形成。在实施创业计划竞赛类创业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市场与技术分析掌握选择产品项目或服务项目的基本技能;强调学生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掌握企业运行设计与文案工作技能;强调学生通过创业计划项目答辩掌握口头表达思想以及现场应变问题的基本技能。在实施创业实习基地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获得实际创业的心理体验和了解有效解决创业实际困难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在创业实习中感受团队工作的氛围和创业文化。

    2.以科研项目培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完成基本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学大纲中对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应用型两个方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在完成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基础上,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增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统计与分析等课程,加深拓宽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学习引导,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有志于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学生,增加会计制度设计、税收筹划、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课程,引领学生加强财务与会计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创业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及早地接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学校自2007年始制订并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学院也制订了推免研究生的综合考核办法,并公布了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认定标准和赋分办法,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课题组也积极指导学生,并针对项目申请及调研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各专业教师中直接参与学生创业活动指导的比例达到30%以上,获得各级表彰的教师比例达到10%。

    3.以竞赛项目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课程教学基础上,学院与校内其他教学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创业学习与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面向具体经济活动项目应用创业所需的经济、技术与管理知识,学习与训练团队工作及其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与理解社会需求识别创业机会的基本意识,培养学生了解企业经营中竞争形成与变化的主要规律并应对竞争的意识和精神;开展企业危机公关竞赛,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产生各类危机事件的原因以及有效应对的基本策略,培养识别经营风险和预警管理的意识;开展企业信息工厂模拟运行实践,旨在使学生了解软件企业业务运作的过程和具体管理软件企业员工的基本技能;开展创业基地实习,旨在使學生在校外导师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实施具体创业活动的关键能力,如市场分析与判断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企业内部管理沟通能力、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能力等。通过构建并实施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广大学生能够较完整地接受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了十年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不仅组织了学院内各专业教师的指导工作,而且也吸收了其他类工科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尤其是部分教授对创业计划项目技术的指导显著提升了项目设计的层次与水平,多数获校级、省级奖励的项目都与相关技术的科学分析与论证存在着决定性的关系。目前,常州校区开展的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已形成了一支结合各学科与专业的、比较稳定的和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促进了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J

    【作者简介】

    宿晓,男,博士后;主要从事公司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