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禹晓玲

    摘要:校园欺凌严重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本文分析当前高中校园中出现欺凌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主要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入手,以期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关键词:校园欺凌;高中校园;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2-0104-02

    0引言

    高中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但对自身行为、情绪的控制能力弱,易受外界的影响,导致校园欺凌事件逐渐增多。该类事件对部分学生造成很严重的身心伤害,给其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措施展开探究。

    1校园欺凌的成因

    1.1个人因素

    校园欺凌事件的主体是学生,与其年龄和心理情况有密切联系。如其心理压力或是情绪起伏过大等都可引发此事件。首先,高中时期的学生仍属于未成年人,心理处于半成熟的阶段,对于自身控制能力较弱,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另外,部分学生的抗压能力差,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当出现导火索时,便会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其次,高中阶段的部分学生缺少应有的法律常识,对于自己的行为缺少正确的认知。最后,由于学生心智不成熟,自身无法准确区分是非,且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容易使其产生暴力倾向。

    1.2家庭因素

    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错误,对于欺凌他人持肯定态度。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以暴制暴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将“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观念根植其中。另外,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合理,部分家长在生活中过于溺爱子女,使学生产生自私的心理,在校园中,当他人无法给予同等纵容时,容易使学生产生憎恨的心理。另外,高中时期的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大,若家长未进行及时的引导,极易使其产生悲观心理,影响其自身发展。此外,部分家庭内部不和谐,例如父母吵架、离异等,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伤害。同时,学生也会受到家长日常行为举止的影响,如讲粗话、对学生施暴等,长时间处于该种环境之中,会促使学生形成以暴制暴的想法[1]。

    1.3学校因素

    部分高中学校为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会采用封闭式的管理,但对于该方面的管理机制较为落后,其形式以“管”为主,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校园,在长期相处中,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间接提高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另外,学生长期在宿舍、教学楼、食堂之间活动,形成三点一线的活动轨迹,缺少新意,因此,学生易形成厌倦的心理。除此之外,高中阶段,学校、家长以及学生都要面对高考的压力,而学校为提高学生成绩,将教育重心放在基础的文化课上,忽视对学生道德法制方面的教育,使部分学生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发泄情绪。

    1.4社会因素

    学校周边的不良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接触社会青年,被其不良的行为影响,如飲酒、吸烟打架等,使学生形成欺凌他人的思想,甚至导致其心理变得扭曲。另外,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异常行为。此外,学生日常观看的影视作品中,会存在部分暴力、打斗等血腥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思想。

    2防治校园欺凌的对策

    2.1学生方面

    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学生在日常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与同学之间应形成友好的关系。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的压力较大,容易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对此,学生可与家长、教师以及朋友等进行倾诉,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此外,学生可以培养业余爱好,如绘画、音乐、篮球、滑板等,不仅能够丰富课余生活,还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

    例如,假期期间,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以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在房间内做适当的运动等。或者与同学打球、骑车等,既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又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开展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出现。

    2.2 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优化家庭教育的方式,基础文化以及道德教育应同步进行,另外,家长应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在生活中对子女加以鼓励和适当的批评。此外,家长应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同时,还需要与其友好交流,建立平等、互相包容、尊重、信任的关系[2]。

    其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日常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家长应身体力行,为子女树立榜样。此外,家长应给予子女更多的陪伴,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力所能及地辅导学生功课。另外,还要倾听子女近期发生的趣事以及烦恼,并给予适当的意见,让其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与此同时,夫妻之间也应多加沟通,尽量避免争吵,减少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避免采用暴力的形式解决问题,以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和谐家庭环境的营造,既能够促使学生身的心健康发展,而且也是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要手段。

    最后,家长应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对其有针对性的引导,端正学生的思想。另外,当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沟通、询问,并与学校以及教师说明情况,以便与学校形成合力,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同时,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变化,例如,某学生近几日情绪低落,家长应寻找合适的时机与学生沟通,询问近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心情消沉的原因。若是因为学习带来的压力,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若是受到同龄人的欺凌,家长应与学校沟通,并联系对方家长,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另外,家长应及时开导子女,以免该事件使其形成心理阴影,影响未来发展。

    2.3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其环境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重大。

    其一,学校应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排解负面情绪。同时,集体活动也可拉近同学的距离,形成互帮互助的心理。活动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

    其二,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降低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机率[3]。

    其三,学校应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还要使其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关爱,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存在暴力倾向和消极思想行为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其逐渐转变观念,成为乐观向上的少年。

    其四,学校应聘请青少年心理方面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部分学生被同学孤立、受到教师批评等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形成消极的生活态度。若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经过长期发展,会形成难以设想的局面。所以,有必要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度。

    2.4社会方面

    校园欺凌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问题,还体现出当今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各方人士应共同努力,关注校园欺凌,并集合各方的力量,遏制该种行为,帮助學生健康成长。消除暴力文化,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举办公益活动,共同创建文明的、融洽的社会。与此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强制性的亲职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应对父母给予适当的处罚。此外,还应完善社工服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并对受到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提供相应的社区帮助,设立专项机构,一旦出现该类事件,可直接向相关机构寻求帮助。

    3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欺凌是极其严重的现象,该类事件发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为了遏制此类事件的出现,应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另外,需要以正确的态度直面校园欺凌现象,各方共同努力,让青少年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甘集文.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20

    (04):87-88.

    [2]赵诗雨.中学校园欺凌: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9.

    [3]周显著.青少年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学校对策[J].教育观察,2019,8(11):68-70.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