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文化建设思想述论

    李贵忠,喜荣,兰继华

    摘要: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十三大把精神“文明”确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十四大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命题;十六大把“文化更加繁荣”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 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并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格局之中。

    关键词:党的代表大会;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以其创新的文化建设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的理论不断完善,日益走向成熟。

    一、十二大: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二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命题。党的十二大报告共六大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出系统的阐述:

    第一,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报告指出: “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P.21)“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1](P.22)“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1](P.22)

    第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如果忽视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集中于物质文明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1](P.24)

    第三,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政治条件。报告指出: “普及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1](P.28)“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1](P.25)“党的思想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1](P.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1](P.26)“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适应建设时期的新的条件和情况,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认真做好,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1](P.21)

    第四,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1](P.24)“我们在生产建设中不仅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而且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1](P.26)“不仅要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型社会关系。”[1](P.26)

    最初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并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是叶剑英同志在1979年的国庆讲话,十二大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系统的总结和论述,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命题,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党和国家的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高度来认识。

    十二大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问题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它突破了偏重于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或配角地位的认识视域,突出了文化自身的独立性、主动性及其在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的作用。它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有了明确的标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为科学规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二大提出了“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方针,摒弃了长期以来的把社会主义建设看成主要是单一经济建设的传统观点,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同样的高度,从而形成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构想。

    十二大的文化建设思想有其时代特质。以精神文明建设主导文化建设,或者说用精神文明建设总揽文化建设,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宣教功能的发挥,文化建设仅仅被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而言,十二大报告注重阐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任务和指导方针,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好与坏、重要与非重要、包含与非包含等层面的逻辑判断上。在文字的表述上“精神文明”前都冠以社会主义之前缀,而在“物质文明”前则不加社会主义之前缀,这表明十二大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十二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要以普及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方面为基础,都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措施。

    另外,十二大报告在讲精神文明建设时重点谈到是教育,要普及初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教育等。

    还有,“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的提法,也有涵义不确切和超越实际的弊病,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误解,引发了相当尖锐的争论,直到后来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不再使用这一提法才平息下来。

    二、十三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

    十三大报告没有专门论述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报告的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中,有一段论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三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表现在:

    第一,报告从党的基本路线的角度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把精神“文明”、经济“富强”、政治“民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文明”纳入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范畴。

    第二,报告提出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方针 。[2](P.13)

    第三,报告拓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方面继续强调:“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P.13)另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克服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现代化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2](P.13)

    第四,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任务。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三大坚持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的观点,即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提法,对于消除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和疑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提法,没有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作为这个理论有机组成部分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

    十三大报告所讲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包含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方面内容,而且包含了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和文明,否则还是不成熟的,不完善的的深刻内涵。就是说只有全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化了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认识。

    十三大报告中的“文明”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十二大报告相比较,“文明”这一概念涵义,更加具体和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因此而更加清晰。

    但是,十三大报告和十二大报告一样,都是在论述精神文明时提到了文化。不同的是,十三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文化条件,并且把文化条件和理论指导并列,使文化的“自身”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和提升。

    十三大报告对于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没有做全面性的重申。这也引起了人们的一定的疑惑、猜测,甚至误解,对此后的建设文明建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十四大: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十四大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号召党和人民“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3](P.27)十四大报告在第二大部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论述文化建设问题,其主要观点是:

    第一,报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P.27)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3](P.26)

    第二,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P.27)“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社会效益;“精神文明建设要有相应的物质保障,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投入,并把这方面的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3](P.27)

    第三,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1.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理论队伍建设,重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培养和提高。2.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要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3.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4.拓展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要加强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现代史、国情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教育;5.搞好社区、村镇、企业、校园文化建设。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且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本质在人的精神方面的体现。

    十四大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三者并列,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内涵。

    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要从“经济”、“体制”、“政策”等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的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更加准确。是一种把握规律的科学思考,而非仅仅基于现实需要的政治思考。

    十四大在文字的表述上,与十二大、十三大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不再在“精神文明”前都加上“社会主义”之前缀,这表明十四大对精神文明理解的政治性色彩减弱了,更加强调两个文明建设地位的同等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十四大强调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崭新概念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作了全面的阐述。而一年后召开的十四大没有采用这一提法,而仍然用“精神文明建设”的标题来阐述文化思想。这表明在十四大召开前后,对于文化建设问题党内的认识还存在有一定的意见分歧。

    十四大报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字不长,但内容却很重要,尤其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四、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五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战略命题。号召党和人民“创造更加绚丽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阐明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P.1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P.30)

    第二,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强调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4](P.16)“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4](P.30)

    第三,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大会强调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P.1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4](P.32)“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4](P.31)

    第四,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内容:总的要求和任务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P.31)具体内容是:1.发展科学教育;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4.“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 ;[4](P.32)5.对外文化交流。

    十五大在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又一次新的觉醒。十五大不仅在对文化建设的表述上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代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拓宽了文化建设的内容,从过去的思想道德建设、科教文化事业建设两部分,拓展为思想道德建设、科教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等多个方面。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规律认识的有了质的飞越,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五大关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论断,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文化与综合国力相联系,是对文化事业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中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肯定,深化了对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大发展。

    十五大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共同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统一的目标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关系的论断和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十五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演进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命题,既突出“文化”色彩,又在基本要求方面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衔接,具有种承先启后的意义。但是,由于文化建设刚从精神文明中分离出来,不可避免地还带有以往论述精神文明的痕迹。文化建设虽然与政治、经济相提并论,但是,对文化建设强调的程度远不及经济和政治,对于经济、政治的表述都提到了“体制改革”问题,对文化只提“建设”,这意味着文化还没有达到真正与经济、政治相提并论地位。此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也放在文化建设中论述,似有概念模糊之不足。

    五、十六大: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战略命题,号召党和人民“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第一,从国情、世情和时代主题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5](P.29)

    第二,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P.29)

    第三,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5](P.29)

    第四,对文化建设作出工作部署:1.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发展先进文化总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2.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5](P.30)4.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把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架构,确实高瞻远瞩。

    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相提并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共同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板块。这表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得到进一步的认同。这种认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文化的发展。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报告中专门有一节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今后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报告还谈到改革步骤,指出首先“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非常明确而紧迫的要求,过去没有过。报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求非常明确: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体制改革要从多个层面展开

    十六大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厘清长期以来困扰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很长的时期内,我党主要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文化生产和文化管理体制带来巨大冲击,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性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作为商品生产,文化产品应当遵循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的一般规律,十六大第一次将“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写进党的纲领性文献,强调文化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开,将“文化”明确区分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最终对于文化发展规律有了准确的把握。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提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观点,进一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在事关我国前途命运以及国计民生中的突出地位。

    十六大报告在关于文化建设的文字中专门有一节论述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的思想建设已经独立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正走向成熟。

    六、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任务。报告有两处提到文化建设: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了五点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报告的第七部分,专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要求等更宽广的视野上强调文化建设的意义。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6](P.28)“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6](P.26) 同时,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6](P.11)

    第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第三,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建设家园。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第四,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措施。1.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要使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4.文化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5.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6.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十七大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理论体系”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纳入了一面伟大旗帜、一条正确道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之中。

    十七大报告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标题,这不仅是量的扩大,而且是质的提升。“大”说明了发展、繁荣的紧迫性,“大”也意味着要把文化的发展提高到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高度,提高到有能力应对国际文化竞争和挑战的高度。

    十七大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更加”,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凸显出我们党的高度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感。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重要源泉”和“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的新论断,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大地位和作用认识所具有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充分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清醒文化态度,使人们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视域更加广阔、更加深邃

    十七大报告文化部分的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战略任务提出来。“文化软实力”理念,是在提高“综合国力”的框架中提出的,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对举,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以硬实力(及其资源)作为比较、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准,忽视了作为综合实力基础之一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高。国家的战略方针停留在“经济强国”的认识层面上,缺乏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角度增强国力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规划。十七大报告在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后,再从软实力的角度对文化建设进行定位,由此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把“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重要命题正式写入党的报告,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建设领域总结历史、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做出的重要论断。以文化促进发展是绿色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和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精神是一致的。

    十七大报告文化部分的另一个亮点是明确提出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十七大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明确地将人民的文化权益问题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从强调政治思想教育转变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了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既是加快我国文化发展,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应对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

    十七大关于文化的论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教育问题从文化建设中离析出来,放在民生问题中论述,这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说明我们党对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十七大报告对当前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的部署,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置于首要位置,其目的在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文化动力。十七大将中华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提了出来,并且提出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方针,说明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个根本性改变。十七大提出的“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原则,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态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采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提法,不再强调“有中国特色”,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文化建设的统领。十七大论述文化的部分论述的都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和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教育问题,被放到了别的地方。

    七、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八大报告文化,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命题,号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十年工作和部署未来工作中,都以重要的篇幅讨论了文化建设。报告第六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于文化建设问题做了全面的论述,其观点如下:

    第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定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著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二,十八大报告从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两方面对于文化的地位做出了新的概括。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功能,那就是 “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第三,对于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个新要求,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十八大报告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道路方向和主攻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注重文化建设的自身效果,更强调文化建设过程中政策的确实性和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表明对实施目标的界定更高、更明确了;使文化建设的主题更鲜明、方向更明确、操作更具体了。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文化的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十八大强调文化软实力建设,说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路径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强调“显著增强”,意味着现在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力度还不够强硬,也说明文化软实力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可能,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很重。

    十八大对文化功能的概括堪称完整准确,言简意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功能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概括包含了文化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也包含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文化建设工作,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总结,是对文化功能的准确认识和把握,是对文化功能的全面认识和把握,是对文化功能的科学认识和把握。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阐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进行科学的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必将为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有利于提高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十八大报告强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使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符合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建设发展规律。这条发展道路,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正确方向和发展路径,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唯一正确的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会使文化生产力不断解放,就会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形态,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任务、总要求、总目标的认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这个体现着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建设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贯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这个科学论断,深刻把握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总态势,在对既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引领未来文化建设的方向指针,不仅充分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力量源泉所在,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径安排指明了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 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1.

    [3]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 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5]胡锦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