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背景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许凯如 张文洲

    当前,随着大智移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在智能化背景下改革课程设置,逐步从培养传统会计人才向培养以财务会计教育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应用技能培养为辅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转变。

    一、引言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逐步应用,比如家居、零售、交通、物流等,在未来几年,产业的智能化速度会越来越快。在智能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仅仅会记账报账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其的能力需求,为应对智能化的冲击,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学生除了要会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还应当懂业务,具备分析与判断能力,掌握智能机器操作与维护等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做出变革,重新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过时

    高职院校开设会计专业历史悠久,但是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远远不能跟上经济和科技发展,在智能化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相对应做出变革,还是按照以往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并没有增设人工智能会计等相关课程,且教师在授课时也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已经经过多次修订,2017年7月修订收入准则,2018年12月修订租赁准则,2019年5月修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修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证券法》2019年修订;税法方面增值税税率、征税范围、税收优惠政策等都进行了调整,但是教师在授课时还是按照修订前的政策,教材也没有更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并没有对职业能力课程进行扩展,使得学生的竞争力较弱,就业比较困难。

    (二)实践课程未与人工智能衔接

    高职院校基本都有开设《会计分岗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等实践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针对智能化进行改革,在授课时也没有加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共享等方面内容。特别是《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是一门手工账实训课程,但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企业中基本没有用手工账做账,即使小微企业因为成本原因没有购买专门的做账软件,也运用EXCEL、代码来做账,既方便快捷,成本又低。当前企业在智能化大环境下也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大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财务云共享服务,实现企业的业财一体化。但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没有相应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出来就直接到院校教学,在授课时仅仅依照教材讲授一些基础的操作,没有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系统阐述,无法与实际工作相挂钩,无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智能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

    (一)删除并整合一些传统课程的内容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是三年制,6个学期,而在第6个学期一般是安排顶岗实习,这就意味这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仅仅只有5个学期,所以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基础较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的特点,从整体统筹安排5个学期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要有全局观、系统观,切不可全盘照搬别的院校开设的课程。

    目前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课程重合内容进行整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筹资管理、投资决策内容重合,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会计分岗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与《电算化》课程进行整合。同时删除会计专业课程一些过时的内容,对于一些更新较快的课程,要及时更新教材,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必要时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税法课程。

    电算化、会计分岗综合实训这些实践课程要在智能化背景做出调整,要结合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做出相应变动,融入财务云共享、人工智能等课程。在授课时把目前采用人工智能会计或者财务云共享服务的企业怎样进行账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引入到课堂中来,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演示教学,把采用财务云共享服务的企业的真实案例与教材进行融合,实操训练,使得学生所学内容能够与实际工作相衔接。

    (二)增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随着人工智能与财务的深度结合,财务工作向智能化发展,应用和使用人工智能会计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会计知识,还要会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操作。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够相衔接,能够与人工智能编程人员进行无障碍地交流沟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增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比如《大智移云概论》、《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互联网+会计》、《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等,学会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同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会计工作中,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能力。

    (三)增设职业能力扩展课程

    随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金蝶、用友等各大ERP厂商推出财务机器人,这些财务机器人主要工作是凭证记账、增值税发票扫描、增值税发票抵扣、开具发票、费用报销、银企对账等,可以取代人力完成重复性的、基础的、繁琐的工作,而且财务机器人错误率低,不需要休息,可以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那么哪些财务工作是财务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会计如何转型?很多专家认为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但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较差、专业薄弱,转向管理会计是不现实的。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建议转向业务财务。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归根到底是为业务服务的,但是现阶段很多业务人员看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人员也解释不了业务的变动情况,很多财务和业务是脱轨的,在公司里财务人员之所以“难做人”,大部分就是因为财务没有办法与业务接轨,在智能化背景下,那些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知识的人才能更好地发展。所谓业务财务就是向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业务财务数据及报表分析,以供管理人员进行战略决策,提升业务部分的销售。业务财务要求会计不仅要会记账报账,而且还要了解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理财等多个业务领域。此外,财务智能机器人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对于会计业务的审核、判断,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或经济业务出现异常变动等行为,智能化机器仍无法独立完成,还得依赖会计专业人员的判断和配合。所以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还应当开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投资理财》、《大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开设这些课程有助于会计学生的转型,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四)将考证课纳入课程体系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促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为了学生能够更好了解、学习、掌握智能化背景下财务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将1+X证书培养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基于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书证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开设《智能财税基础》、《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财税智能处理业务能力。(作者单位: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广东省 2019-2020 年度会计科研课题“智能化背景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9-20*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