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建构语言

    曾健霞

    [摘 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高质量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凸显语篇的主旨,致力于学生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读透文本的深层意义,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感悟作品展现的审美意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建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24-02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发展其他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语言文字是第一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思维,引领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绝不能止于步语言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让语言学习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那怎样让语言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凸显语篇的主旨

    语言是语文的本体,语言的意义常常体现在语篇中。每个语篇都有它独特的主旨。对学生而言,如何发现这个主旨,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去剖析。大量的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表明,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位于语文核心素养之首。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展现语文教学之美的特有领域。”北京大学文学院的童庆炳教授则将语言称为文学之美的第一要素。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不仅指能把握语言的内容,而且还指能把握语言的形式,从而发掘出文本的表达主旨。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字词句段,二是音形义感,三是语修逻文。一般来说,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语言的内在逻辑,厘清由词语构成的短语、句子、语段的逻辑关系;二是以学生自身的言语经验为基础,逐步建构起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规范的语言运用意识,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揣摩去把握语言表达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文本的表达特色,从而捕捉文本的表达主旨。教学中,笔者用悦耳动听的《鸟语》(班得瑞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用幻灯片展示大榕树的画面,引导学生品读文字。通过出示几组描写大榕树、鸟活动的重点语句、语段,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想象语言文字的内涵,领略大榕树的静态之美与众鸟纷飞的动态之美。教学中,学生找出了重点语句并详细解读。如,课文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为什么作者挑出一只画眉鸟来重点描写呢?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通过这样的细读,学生的理解超出了感性认识,达到理性的高度。有的学生认为:“如果写群鸟,就难以表达作者的爱惜之情。”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人与鸟和谐共生的主题。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小动物、小生物等,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文章的主题。”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梳理、整合语言,让学生积累言语经验。只有学生的言语经验丰富了,才谈得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不断地对语言进行倾听、理解、积累、整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建构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对语篇的品味、揣摩中,教师要不断地开掘语篇的主旨,引导学生触摸文本的灵魂,以达到“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境界。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致力思维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而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的語言建构与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因此,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启发性、关键性的问题,发掘语篇思维的深度;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点拨引导,搭建学生语篇思维的支架。这样,促进学生语篇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不仅要精准地把握语篇的教学内容,而且课堂教学要切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表明,将问题切入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主动的语文学习。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笔者从课文的标题“富饶”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富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中的解释是“物产多,财富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思考:“西沙群岛 ‘富饶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借用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有的说是风景优美,有的说是物产丰富。根据学生的发言,笔者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的?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的?”这样深度解读文本,不仅使学生把握了课文写了什么,而且使学生去揣摩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的教学,从课文的题眼中提拎出语篇教学的几个要点,并回归课文的中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并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写作形式等,从而深度解读了教材文本。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引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上几个来回”(叶圣陶语)。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发展、提升,激发学生爱岛、爱乡、爱国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具有启发性、关键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建构性思维、质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展。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向审美发现

    语言建构与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王尚文先生深刻地指出:“语言教学是语文审美的独特之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语义、语境、语理等方面去探寻审美特征,从而丰富、延宕语言的审美张力。指向审美发现,要求教师要重视作品的文学性。

    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情感性、愉悦性等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审美资源,为学生扩大对话空间。语文审美教学,不仅指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而且指向对语篇本身的美的感受、体验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只有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学生才会有美的发现,才会受到美的熏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打开学生语文审美的一把钥匙。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观潮》一文,虽然不到500字,却是被选入教材频率最高的课文。这是因为课文包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鉴赏,不仅鉴赏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品味课文的写作形式。《观潮》这篇文章层次分明,分别描写了潮来之前、潮到之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其中,第三、第四自然段是审美鉴赏的重点,它由声到形、由远及近地描绘潮来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潮来的样子和声音。循着“传来声响—出现白线—拉长变粗—形成水墙—飞奔而来”的线索,学生的头脑中能浮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其中,第三自然段重在写“静”,第四自然段重在写“动”。在写静的过程中,又穿插了“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等的对人群的描写,照应第一自然段,进一步渲染了观潮的热烈氛围。在写动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潮水汹涌澎湃、浩浩荡荡的情状、声威。在对整篇课文解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体会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观的形态描写、声响描写、色彩描写等,理解作者对观潮人的期待心情、热烈气氛的描写。如果说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观”的描写是直接描写的话,那么,对观潮人的期待心情、热烈气氛的描写就是一种间接描写,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与美。

    当下,对语文教材文本的文学性解读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对语篇的意义建构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语篇鉴赏,理解感悟语篇的美。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思考、品悟,能让学生解读出文本的意蕴,感悟出文本的深意。

    总之,立足于核心素养展开语言建构与运用,不仅能凸显语篇的主旨,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引领学生的审美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品鉴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创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倪文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2] 陆俭明.让真语文落到实处——循着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路径教学[J].语文建设,2015(25).

    [3]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老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 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