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体验在文言文教学中熠熠生辉

    张平平

    所谓“文言”,便是“文”和“言”的统一,然而在传统的文言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文”上,课堂上更偏向的是语句的疏通、词义的理解,这也就造成了文言教学中时常会出现“静止”的局面,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语文教学的价值彰显不出。依据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知,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而文言的情感体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到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独特的审美体验,了解文本的人文内涵,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情感体验教学,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再现,使学生的情感能和文章当中的情感相结合,进入到文章设置的情景中去进行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感触和增强自己阅读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文言中情感体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借助导入,激发情感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这场戏的序幕。戏唱得好不好,关系到能不能将学生带入到具体情境中,能不能激发学生最初的审美体验。比如在学习《庖丁解牛》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

    它曾扶摇直上九万里,化作那遥不可及的大鹏鸟;它也曾翩翩飞舞于梦中,变作一只小小的蝴蝶;而今天,它又成为了一把刀,用它的锋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让我們一起走近庄子的《庖丁解牛》。

    这样富有文采的导入,不仅让原本看似枯燥的文言多了一分“诗情画意”,同学的情感马上被带入到庄子所构造的不同文学作品的世界中去,而且让同学对庄子及其所构造的世界多了份喜爱,从而调动起学习这篇文言的兴趣。

    还比如说,在学习《项脊轩志》时,可以这样导入:

    这间房子是小的、窄的,甚至是潮湿的,这间房子却也是温暖的、值得回忆的,因为它承载了祖母的殷切期望,记录了母亲的声声呼唤,也见证了主人公和妻子的浓浓情意。这间房子却也是厚重的,它斑驳的墙角原来只是在提醒我们,那些过往终究成了过往,可它也告诉我们,那过往却不只是过往,它便是项脊轩。

    这段文字将一间小小的陋室,赋予无限深情,让学生从导入开始就带着情感走近课堂,仿佛走近那承载作者深情的温暖的过往,从而将学生带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当然,在情感导入教学中还可以选择故事导入、借助多媒体导入等多种形式,总之,文言中情感体验教学,想要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相融合,首先就要使学生愿意走进文本,在导语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二、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厌烦读文言,这与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字词句意,特殊句式有关,而实际上文言文阅读对于字音、句读的把握只是最基础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读出情感共鸣。《文心雕龙》有言:“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所以在文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要机械的将文章内容复述出来,须知“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对文章进行品读,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进行引导呢?那么其中最重要当然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原型。

    无论是当年一声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还是牧羊十九年,节牦尽断,却矢志不渝的苏武,他们心中装着的都是“黎元”,都是家国。爱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高中语文课文中同样延续了这一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教学原型,从而对文本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

    除了爱国情感体验之外,当然还有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悌教育,孟子有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自古以来也有无数孝悌的典范,而高中语文教材中也选择了相关的文章,比如在《陈情表》中,我们看到作者与祖母之间的乌鸟私情,不禁潸然泪下,在《祭十二郎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与兄嫂之间,与侄儿之间的浓浓情意。这些文言带给我们的是浓浓的亲情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情感去品读,自然可以体味到感动,体味到美。当然,情感原型多种多样,有文人骚客寄情山水,潇洒一世;有无奈游子羁旅思乡,深恋故园;也有白发老者感慨人生一世,须臾浮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情感原型。

    以《项脊轩志》为例,在同学品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喜从何来,又为何而悲?让学生在品读中去挖掘文本,感悟那种人事变迁,世事变幻之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揣摩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文本,才能更好的丰富自身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中想要实现“文”和“言”的和谐统一,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在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要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活跃,还可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性格。

    比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以毛遂自荐或推荐的方式进行角色的选择,如:主要人物荆轲、秦王,次要人物秦武阳,太子宾客,樊於期以及众大臣等。准备重要道具,地图、匣子等,以直尺代匕首,让学生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表演,分为太子见荆轲、荆轲见樊於期、易水送别、荆轲刺秦四个场景进行演绎,教师要在学生演绎之前指导学生演绎出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比如荆轲的果敢决绝、秦王的惊慌失措等。当然在学生演绎结束之后,教师进行点拨与解说,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内容,了解人物性格。

    总之,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才能学好语文,才能激发多种潜能,才能全面发展。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对易水送别这一场景中,可以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在音乐、舞蹈中,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此外,还可以借助图画、实物等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走近情境。比如在《庖丁解牛》一文教学时,就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解牛的三个过程。总之,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语文课堂,须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课后总结,升华情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使学生能在课后有更多情感体验和反思,并将这些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文言教学后,需要学生进行反思。

    比如在《庖丁解牛》的学习中,我们课上会选择“因其固然”这方面来重点阐述,但是庄子带给我们的智慧却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完全可以在课上所讲内容之外探索出许多其他重要的智慧,那么就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课之后,重新阅读文本,读出智慧,进而丰富情感,升华情感。学生通过阅读反思,又可以找到学习的方法、对待事情的态度等等不同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课后的总结反思便是成功了。

    当然在总结的过程中,离不开写作,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要言之有物,要言之有情。

    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语文教学要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任务,同样要承担起温暖学生心灵的责任,所以,请让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熠熠生辉吧!

    [作者通联:安徽固镇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