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防范“技术冷战”思维冲击和影响我国创新驱动战略

    赵刚

    2018年伊始,欧美不约而同地打了同一张牌,向中国释放出“技术冷战”的信号。针对中国频频在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出手的“收购热”,德国、法国、意大利联合起草了一份加强对外资并购审查和控制的法律草案。美国智库欧亚集团在年度报告中也将“中国崛起”列为头号风险,认为美中将在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领域开展“科技冷战”。特别是近期,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将对华征收关税,瞄准机器人、半导体、飞机制造、计算机应用等高科技产品,业内认为这一举措主要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战略性遏制。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欧美或将联手构筑一道针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线。

    一、欧美对华“技术冷战”的根源

    (一)全球背景

    1.全球经济切换新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原来主要依靠资本扩大市场的老路渐渐走不通。此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带动效应重新显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共识。科技加速与传统的制造、服务等诸多行业深度融合,开始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为赢得先机和争取主导权,各国开展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2.全球科技面临新突破。通常,经济进入黑暗的衰退期,也就意味着科技进入爆发的前夜,共同形成一次技术和经济周期。当前全球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引领时代潮流,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新技术为后进国家的“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任何国家率先实现突破,都将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全球创新中心加速转移。近年来,世界重心逐渐由西方向东方转移,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加速,在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趋势下,创新资源加速向亚洲地区汇聚和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创新实力对比悄然生变,日本、韩国、中国均发生很大的突破和飞跃,以东亚为核心的亚洲创新实现了崛起,是新的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标志。

    (二)中国因素

    1.中西方科技差距缩小。中国通过艰苦的自力更生与广泛的对外合作逐渐实现了全方位的崛起,在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令世界瞩目。在经济领域,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4.6%。即便是被发达国家视为核心竞争力的诸多前沿科技领域,也不断为中国所突破。中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提出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给德国引领的工业4.0、美国推进的“工业互联网”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在引领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综合表现仅次于美国,已超过了众多欧洲国家,新增专利数量已经开始超越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至2014年,中国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已超过美国。

    2.此消彼长的西方心理落差。截至目前,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部分都来自欧美国家,大部分前沿科技领域仍是欧美国家领先,中国只是与其差距缩小、部分领域超越,却依然引起传统科技强国的强烈担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更是直接指出,中国或许已经成为超级科技大国。这种判断和认知难免让美国认为“斯普特尼克时刻”再次到来,挑动了其敏感的神经。欧美国家虽然仍重视加强与中国各领域的合作,但其主流媒体对中国却很少发出中肯的声音,充分反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后的不适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失落感和焦虑感。

    3.中国方式方法暂不成熟。当然,西方的警惕心理也与中国采取的方式方法有一定关系。在经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屈辱之后,中国重新走向了崛起。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中国也需要自我调适,来更好地融入全球。然而,中国还缺乏经验,方式方法上比较简单。而且,在文化方面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既不同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不存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忌,也不同于日韩跟欧美之间的关系。有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之间可以通用,不会引起大的争议,但是中国采用的话就会被误解为别有用心。

    二、欧美“技术冷战”的中国对策

    (一)加强自主创新

    1.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揭榜挂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针对我国与欧美存在巨大差距的技术领域,国家主管部门应专项专办,大胆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为有能力的人才创造机会,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发扬其不拘泥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

    2.树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领军科技企业的积极性,整合国内一流科技力量,推动官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关键是真正确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合作机制,不能让科技工作者的地位低官员一等,让企业家拥有发言权,真正破除经济、科技“两张皮”的体制机制问题,使研发资金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同时,要充分给予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与创新的空间,宽容失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引导更多的风险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避免创新资源只流向大企业的垄断格局形成。

    3.推动跨界与融合创新。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亟待突破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借助新一轮技术革命,为发展注入活力,重在提高质量和效率,实现“弯道超车”。

    (二)扩大对外开放

    1.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坚持“以我为主”的导向,推动中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近期,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明确提出要“中方主导,合作共赢”,推进构建全球创新治理新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优化全球创新治理体系。

    2.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扩大科技合作对象。欧美在大部分技术领域都具有领先优势,但也并非处处领先,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具有各自的技术专长,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未必不能实现“弯道超车”。另外,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具有自身的技术优势,中国可加强与其在弥补自身短板的技术领域合作。而且,欧美国家也并非铁板一块,中国无需紧盯个别国家,避免被其绑定。要广撒网多结缘,努力与更多的国家开展科技合作。

    3.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合作方式。中国崛起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反弹,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大”,二是“快”,均超出传统强国的接受能力和预期。为降低欧美的猜忌和担忧,需要针对“大”和“快”下心思,做适当的、策略上的灵活调整,要摆脱急于求成的心态,充分考虑合作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重在建立多层次、广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合作战略,避免采用单一的收购方式,努力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地方和民营企业合作,真正在发展中促进人才、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三)引导国际舆论

    1.加強中国对世界科技贡献的宣传。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不断炮制和抛出一些概念来引导国际舆论,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从“巧实力”到“锐实力”,其目的是美化自身、向对手“泼污水”,而对同一个问题所持的双重标准也越来越难以在国际社会自圆其说。“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需要加强反击,努力宣传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既要强化硬实力,也要强化软实力,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反击,引导各国摒弃差异与纷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服务于科技的一体化外交体系。欧美“技术冷战”思维不是单线的,而是在多个层面均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就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对科技创新也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中国要“破题”,不能就科技论科技,而是要从外交、经贸、科技、人文等不同领域和渠道多管齐下。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一切为了科技,科技为了一切,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统一发声,形成强大的外交合力。

    事实上,科技合作并非是中国的一厢情愿,欧美国家正面临实际的困难,在客观上需要中国来帮助其解决问题。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等诸多全球问题的解决,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何况技术封锁并不是单向的,中国也可以说不。中国已明确对指定标准的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斗式挖泥船、吸沙船、自航自卸式泥驳等大型工程船舶实施出口管制,也限制部分无人机和每秒运算大于8万亿次浮点超级计算机出口。欧美国家采取怎样的策略,中国只能尽力影响但无法决定,这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中国可以决定的是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并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友好国家之间精诚合作、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