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书出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刘淑会

    摘 要:看似简单的幼儿图书出版,要想真正做到专业化,不仅要紧跟国家的教育政策,研究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还要依据幼儿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要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让策划出来的幼儿出版物真正具有科学性与教育性,才能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发挥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知识、开启幼儿心智、磨砺幼儿品德、促进幼儿成人成才的独特价值功效。

    幼儿图书出版作为整个图书出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作为幼儿图书出版人,只有面对现实,深究原因,思考对策和出路,才能促使幼儿图书健康快速发展。

    一、幼儿图书出版的现状

    统观整个出版业,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专业的少儿出版社并不多,但少儿图书出版的种类却名目繁多,其中不乏大量的图书由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出版。很多人认为,幼儿图书出版门槛不高,剪刀加糨糊,跟风出版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于是乎,幼儿图书出版乱象横生,偏离幼儿年龄特点、小学化严重的图书横行,幼儿图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有的出版商不在图书内容、质量和创新上下功夫,而是为了达到营销图书的目的,大打廉价促销的底牌,低折扣售书,扰乱幼儿图书市场。

    幼儿图书出版真的很简单吗?笔者认为,实则不然。看似简单的幼儿图书出版,要想真正做到专业化,既要紧跟国家的教育政策,研究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依据幼儿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要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整合思路策划出来的幼儿出版物才具有科学性与教育性,才能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才能发挥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知识、开启幼儿心智、磨砺幼儿品德、促进幼儿成人成才的独特价值功效。

    二、幼儿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幼儿图书出版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找到幼儿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那么,幼儿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一)幼儿图书内容小学化,没有遵循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

    目前,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希望对孩子进行早期“超前教育”,热衷于购买高难度的学习资料。于是,图书市场上关于识字、写字以及拼音和加减法练习类的书籍受到家长青睐,市场占有率较高。幼儿图书内容的难度也在向小学看齐,导致高难度、快速度的超前教育思潮抬头,而且风头越演越盛,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如此,幼儿图书出版就严重偏离了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需求,混淆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实质差别。为了遏制这种现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拒绝幼儿园“小学化”,倡议把游戏还给孩子,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二)幼儿图书产品趋同化,没有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

    正是由于某些出版商为了片面地满足部分家长的需求,过度追求低成本和经济效益,才导致幼儿图书产品重数量轻质量,重模仿轻创新,内容简单粗糙,幼儿图书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没有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

    为了帮助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幼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虽然很多出版机构为了吸引家长的眼球哗众取宠,在幼儿图书封面的显著位置标注了依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编写,其实,内容仍然是我行我素,完全没有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忽视了幼儿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小班的内容,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或者“这是大班孩子应该掌握的,小班孩子接受不了”。法国的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他的谆谆告诫犹言在耳,发人深省。

    (三)幼儿图书形式单一化,忽视幼儿图书寓教于乐的实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性活动,“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跳跃”。目前的很多幼儿图书形式单一化,可读性、趣味性与教育性不尽如人意,要么过于强调游戏性,追求娱乐性与趣味性;要么过于强调教育性,追求练习与记忆,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忽视了幼儿图书寓教于乐的实质。其实,游戏与教育二者并不矛盾,将游戏作为手段,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幼兒图书出版未来的出路

    在出版界一直流传着“内容为王”的说法,如何以优质的内容吸引读者是包括出版社在内的所有媒体最重要的生存之道。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内容才能为王呢?幼儿图书除了保持原创性之外,呈现的内容与形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幼儿图书出版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一)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我们常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幼儿教育更是如此。的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认知力、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差异显著,因此,异龄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素材、游戏以及要求也会有很大程度的差别。比如看图书、听故事,3-4岁孩子如果能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就很优秀了;而4-5岁的孩子如果只是这样就要求太低了,如果能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就很棒了;而5-6岁的孩子如果只是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则是不够的,还要能专注地阅读图书。再比如数学认识,小班幼儿更多是掌握数概念;中班幼儿要上升到相邻数以及守恒的概念;大班幼儿则要求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这要求编辑能遵循幼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正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选择适合的内容。

    (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幼儿图书出版应该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选取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内容,尽量选择孩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为幼儿提供间接感知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才可能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与孩子生活贴近的出版物,无论是故事、儿歌还是其他需要掌握的内容,幼儿都更容易从作品中找到认同感,阅读的兴趣也会增强。

    (三)为幼儿呈现正面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幼儿图书出版应该为幼儿提供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迹,树立正面的榜样让幼儿模仿,创设美好的事物让幼儿感知与体会,尽量呈现“要怎么做”的内容,而不是呈现“不要怎么做”的内容。国家和社会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出版物就应该为幼儿呈现什么样的内容,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使命。

    (四)塑造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幼儿具有“泛灵论”的色彩,在他们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就像是一个童话世界。幼儿的心理需求决定了他们交流、学习、模仿的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幼儿图书出版物里一定要有生命力的形象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关于幼儿安全的读物,如果生硬地给孩子呈现道路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食品安全等内容,孩子不一定爱看,但如果用两个卡通人物“安安”和“全全”来贯穿,让幼儿来学习安全知识,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在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教育读物《萤火虫幼儿互动探索资源》系列图书里,为了让孩子有交流、学习以及模仿的对象,设计了康康、慧慧、明明和美美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康康是身体棒的代表,慧慧聪明好学的代表,明明是讲文明有礼貌的代表,美美是爱唱歌跳舞的代表,用四个人物贯穿整套图书,幼儿需要学习的内容都以四个人设发生的故事来描述,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如同身临其境,他们学习起来也就更有趣。

    (五)突显游戏化的方式

    目前,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拒绝幼儿园“小学化”,倡议把游戏还给孩子。其实,在幼儿图书出版物中同样要避免小学化倾向,要求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接力社出版了一套《接力宝贝生活渗透式课程资源》,这是在《指南》指导下编写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大胆尝试:首先在内容设置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故事、儿歌、歌曲命名的模式,采用杂志栏目的形式进行命名,如“七彩花园”“童诗小船”“音乐宝盒”“智慧魔方”“游戏乐园”等,让幼儿读物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其次在内容上,除了故事、儿歌、音乐,还增加了游戏、迷宫、连环画等大量的游戏活动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六)语言要通俗易懂

    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学习不仅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他们的阅读活动。幼儿出版物中的语言应该具备丰富的词汇、规范的语法、有条理的表达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读物的语言描述既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便于幼儿学习、记忆和复述。

    目前,垃圾分类项目在全国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从娃娃做起。而垃圾分类本身是个专业概念,如何让幼儿读物通俗易懂,就需要编辑用幼儿熟悉和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将“垃圾概述”描述成“垃圾大家庭”,将“垃圾的处理”描述成“垃圾回家”,通过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引导,幼儿才更易理解和掌握。

    (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幼儿阅读是从读图开始的,于是“读图”成了幼儿阅读的代名词。虽然幼儿阅读从读图开始,但读图并不是幼儿阅读的全部,读图之余还应有简短的文字。读图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简短的文字既能直观地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又可以让幼儿在读图时自然而然地识字,为今后的读文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幼儿年龄越小,图画占的比例就越大。比如适合3岁前的婴幼儿读物中的图要比3-6岁幼儿读物的图的占比要大,同理,3岁前的婴幼儿读物中的文字要比3-6岁幼儿读物中的文字要少些。此外,幼儿读物中图画的形象要鲜活、生动、有趣,颜色要鲜艳美观,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八)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

    《指南》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些,传统的纸质读物已不能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为了丰富现有的幼儿教育,幼儿图书在表现形式上也要与时俱进,融合新媒体。

    1.虚拟现实AR应用

    幼儿纸质读物虽然图文并茂,但平面化的呈现方式对于科普内容或小实验,就显得不那么直观。为了给幼儿呈现更直观的视觉效果,接力社充分运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将书中的科普内容创设了虚拟现实AR应用,书中种子发芽的全过程,扫码就能直接观看。

    2.实拍视频

    “接力宝贝生活渗透式课程资源”丛书是接力社最新开发的一套幼儿读物,书中设计了150多个有趣的游戏活动,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些游戏活动,出版社与幼儿园合作,由骨干教师来精心设计和指导,拍摄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全過程,并制作成DVD光碟,随书提供,可供教师和幼儿直接观看。

    3.移动阅读

    纸质图书有时候携带不太方便,为了让读者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接力社将整本书的内容生成二维码,印在每册书的封底。这样,家长、老师或小朋友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将书本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在手机上,纸质图书立马就成了一本会移动的书,小朋友想看就看,随时随地。

    4.操作包

    为了方便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出版社还根据课程的内容配备了操作包,故事类图画书配备了头饰、道具等,数学认知类的读物配备贴贴纸、操作卡,科学小实验配备了实验操作的材料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观察、发现、操作和探究的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现今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幼儿图书出版“剪刀+糨糊”的年代已经过去,跟风出版已经没有出路。各出版机构只有紧跟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在丰富产品内容、创新产品技术上下功夫,用新媒体武装纸质图书,就一定会迎来幼儿图书出版行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系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