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

    韦文印

    摘 要:对图书出版工作而言,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有效保障图书的品质,应当注重图书印前的检查工作。在图书印前检查当中,图书责任编辑应当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图书进行严格的编辑校验。通过印前检查,及时发现图书编撰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图书质量符合国家要求,全面掌握图书信息,并配合发行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本文通过从图书责任编辑的角度出发,探讨图书印前检查的模式,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

    图书印前检查工作的水平直接关系着图书的品质和销量。图书责任编辑承担着印前检查的责任,其工作能力与职业态度直接关系着印前检查的水平。为了有效保障图书印前检查工作的质量,必须依照规范开展印前检查,做好相关记录,不断提升图书责任編辑的能力与素养,确保图书印刷的质量。

    一、当前图书印前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一定的人力及物力浪费

    在图书稿件进行最终审定前已经经过了初审和复审阶段,但是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图书的选题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国家、政治或社会问题,需要提前由主管部门报送至国家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重大选题的报备;此外,如果图书在初审和复审阶段存在着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也需要在终审环节进行通篇审稿,根据通读的结果做出最终的审核决定。在这些情况之下,图书是否需要要求、能够正常出版尚为未知;或图书稿件中还存在大量需要修改和删减之处,在这时引入图书印前质检必然会造成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目前,一些规模较大、实力比较雄厚的出版社针对这一问题单独设置了自身的质检部门,开展图书印前的质检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这种模式相对比较合理,且能够有效保障图书的品质;但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图书出版社而言,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显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也给图书印前检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拖慢图书的出版周期

    当前大部分图书出版工作中所沿用的印前检查模式对于实际的审核检验工作而言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了出版周期的拖延。具体而言,图书引入质检主要是对图书书稿的内容和编辑的质量进行检查,但这些工作往往应当是初审和复审的工作重点,一些专业的图书质检人员虽然具备对图书稿件的编校质量进行把关的能力,却不具备对图书稿件的内容进行审核的能力,而印前再进行质检不但效率低下,收效甚微,还会白白拖延图书的出版周期。

    (三)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对图书印前检查而言,无论是终审前开展质检工作还是在印刷前由专业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查,但质检的方式都是出版社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检,或对重点图书进行侧重性的检查,很少有出版社可以做到对图书的全品类进行全面质检。这样一来,就会给图书出版带来一定的质量隐患,难以避免一些错漏问题的发生,引起图书品质的下降。

    二、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的作用

    在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当中,图书责任编辑对自己所负责的稿件承担着直接的责任,这就说明无论是终审前的质检还是质检部门的印前检查,都需要由图书责任编辑负责印前检查的责任,直接对图书的品质负责。具体而言,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减少人力物力等投入

    在以往的图书印前检查当中,无论是采取终审前质检的模式还是印前质检部门专门检查的模式,都需要交由专业的人员开展质检工作,而大部门的出版社普遍存在者人力资源短缺、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要开展质检工作必然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于出版社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而通过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由图书责任编辑专门负责进行图书的质检工作,这样的工作模式既保障了图书的质量;又大大减少了开展印前检查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保障了图书出版社的利益。

    (二)保障了图书正常的出版周期

    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中,由图书责任编辑直接负责图书出版前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把控各项工作的进度,最大限度的保障图书按期出版。具体而言,图书责任编辑通过把握图书书稿的内容,经过“三审三校”的修整,封面、扉页及版面是否一致等问题保障图书的质量满足出版要求,从而合理的把控图书的出版周期,避免图书出版一拖再拖的问题。此外,一些大型的出版社还会通过图书责任编辑检查完成后再由专门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的模式最大限度的保障图书质量。

    (三)保障生产质量

    通过实施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在图书出版前的整个流程中都有专门的图书责任编辑进行负责,以便于图书责任编辑更好的把握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针对性的加以检查和干预,最大限度的减少图书出版印刷中的错漏,保障图书生产的品质。

    三、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的具体流程

    (一)对书稿进行多遍通读

    在进行图书印刷出版前,必须由图书责任编辑进行全篇通读。虽然图书责任编辑拿到的稿件已经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的全面质检,但图书责任编辑可以从编辑的视角对图书进行再一次的审核。一般而言,图书责任编辑的通读审稿要保障在三遍以上,每一遍带着不同的重点和目的进行通读,以此对图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检查。具体而言,图书责任编辑在多遍通读中应当着重检查以下内容:首先,确保书稿要素齐全。这部分通读的重点是对辅文进行检查,确保图书序言、前言、出版说明、附录等内容完善,通过逐句通读梳理思路,确保辅文信息与正文信息相匹配,尤其是书名、丛书的系列或章节的作者名、各章节内容的概述等;其次,扉页、封面、版面的规范化和和准确性,以及扉页、封面、版面的格式、文字、拼音等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4];最后,检查书稿中是否存在一些比较敏感的国家、政治或社会问题,人名的使用是否存在异议,书籍中涉及的文件和相关法规是否符合规范。

    (二)对书稿进行逐项对标

    该项工作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保图书装帧的精准化和规范化,避免装帧错误造成的书籍内容混乱,格式不清。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检查:首先,书稿的印张和装订的顺序要符合规范;其次,书稿的选用纸张要小心谨慎;最后,书稿的外观设计要符合标准。

    (三)对书稿内容进行整体层面的宏观审视

    这部分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从宏观层面对书稿进行整体的协调一致性和大方向上的导向性进行审查。具体而言,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重点检查:首先,书稿正文的各级标题的规范化和准确性;其次,书稿目录与正文各级内容与相应的页码和页眉的标识的匹配性和统一性;最后,书稿与该丛书系列的其他书籍或该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的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四、结论

    在传统的图书印前检查模式当中,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与不完善之处,造成了印前检查的效率低、投入大、效果难以保障,还有可能会造成图书出版周期的拖延。而借助实行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由专门的图书责任编辑负责图书印刷前的一系列检查工作,大大提升了图书印前检查的效率,保障了图书印前检查的效果,缓解了出版社的人员及资源的紧张局面,确保了图书出版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朱兰双.图书质检中常见编校差错及应对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23):248.

    [2]刘艳.浅析印前制作中文字的检查和处理[J].广东印刷,2018(2):25-26.

    [3]周丽君.终审前质检的制度建议[J].出版参考,2018(3):55.

    [4]靳岭.浅谈图书印前阶段编辑需要做的工作[J].科技与出 版,2016(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