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有效保障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为了有效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作用和潜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读写结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究,旨在不断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颜琳,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

    引言

    读写结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教学效果。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国际交流中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因此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实际教学情况证明,英语在高中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地位。与此同时“读”与“写”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板块,并且这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并积极探索提高读写结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读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能力,毕竟英语是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但是根据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会发现虽然很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能够获取高分,而且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英语理论知识内容,但是英语口语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短板问题,比如“哑巴英语”和口语不通畅等问题,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会出现磕磕绊绊或语法表达不准等情况。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科学锻炼,使学生在参加口语锻炼活动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并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语言,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另外,教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多阅读英语作品、报纸等,进而有效实现英语口语教学的高效性。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往年的高考试题的占有比例来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占有极大的比重。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首先应当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不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如果没有准确掌握阅读文章中的关键词汇或句式的具体意思,也就无法准确掌握文章的整体意思,在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也就无法保障答案的准确性。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突出的是“读”,通过大量阅读英语书籍或资料,不断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并通过反复阅读强化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在不断阅读和努力背诵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并不是很感兴趣,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无素材可写和不明白怎么写等问题,如此便体现出“写”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将其合理运用到英语写作中,使写出来的文章逻辑通顺,语句顺畅。另外通过写作模式的科学应用,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定期安排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详细检查,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如此便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读写结合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1.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密不可分,良好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有效改善学生无素材可写的窘境。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的有效培养,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词汇意思和句式大意,以及能够系统全面了解到文章中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为了实现语感培养的有效性,需要采取高效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英语词汇的积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高一阶段,教师应当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安排学生认真背诵和记录文章中的基础性词汇与短语,通过听说读写方式定期检查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不断扩展学生的阅读量,进而使学生的词汇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其对英语文章主题大意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让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作品,尝试将一些经典片段翻译出来,强化学生对句式的理解,如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其次加强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积累,由于学校和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英语考试分数,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外阅读空间,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拓展学生的視野,以及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等进行基本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结合以读促写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而通过写作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系统了解文章的词汇与句式的具体意思,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作为英语教师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相互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熟练阅读英语文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文章大意与内容结构,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高中英语阅读专练Section A的时候,首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和朗诵该篇文章,并教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认真观察和分析该文章中的词组搭配技巧和写作技巧,并对其语境与语感进行深入体会, 然后教导学生认真阅读而不是敷衍了事。而教师应当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与句式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指导学生梳理和分析文章的结构,给学生推荐一些具有鲜明结构和层次感的经典文章让学生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析和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感的方法,如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写出层次分明和逻辑通顺的优秀文章。

    3.结合以写促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主要还是让学生多写多看,尤其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充满了排斥感,根据学生对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态度不够端正,或者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一堆,语句不顺,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首先应当让学生清楚明白量变到质变这个道理,只有不断练习写作才能有效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技巧充分发挥出来,再根据写作结果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水平进行有效评估,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繁杂,而且需要背诵记录的英语词汇量也比较多,毕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英语词汇,但是很多学生不仅无法掌握基础性用语,甚至连基础性单词也能拼写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例如在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了解,接着安排学生认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在学生完成后安排学生认真寻找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假如阅读文章是篇讲解健康饮食的说明文,可以从中寻找和掌握dried grapes、peach leaves、pieces of cheese、peanuts等蔬菜水果的单词,或者going、for等句式的具体意思,并加强对所学英语词汇和句式的记忆和印象,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词汇与句式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学生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第二,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不难发现大部分文章都存在语法错误的问题,很多学生无法准确运用语法知识,或者对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详细普及使用较为普遍或者考试中占有高比例的语法知识内容,如定语从句的具体含义与关系代词(Who,Whom,Whose,Which,that,as)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在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像是在定语从句中多加了宾语,如Some of the boys invited then didn't come;或者弄混了定語从句中动词的人称单复数等。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性语法知识,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复杂抽象的语法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高中英语基础性语法知识,并教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经验,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以及有效保障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写作是英语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根据我国高中英语教育体制的改革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有着明显的提高,而且英语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其中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促进了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云.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黄聚宝.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评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3]夏卫华.高中英语读写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5).

    [4]于洪伟.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