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效益考核为抓手促进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

    唐勇

    

    

    摘 要: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出版质量”为根本点,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以社会效益考核为契机和抓手,将社会效益考核融入日常工作,推动集团旗下图书出版单位明确出版方向,转变经营思路,聚焦出版主业,调整产品结构,重视出版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有效推动集团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社会效益 深化改革 出版质量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事关出版业走向和发展的重要文件。《意见》中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12月底,中宣部便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启了新时代出版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明晰了中国出版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发展的必要性。这是继2015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后,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量化考核文件。这个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图书出版单位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方向,意义重大。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按照《意见》和《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并结合集团自身实际,以社会效益考核为契机和抓手,将社会效益考核融入日常工作,推动集团旗下图书出版单位明确出版方向,转变经营思路,聚焦出版主业,调整产品结构,重视出版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有效推动集团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出版质量”为根本点

    出版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是出版单位的立社之本,在《办法》四个一级考核指标中分值位列第一,占了一半权重,足足50分,凸显了“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在“出版质量”的两个二级指标“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中,“内容质量”明确出版底线,即出版物内容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影响恶劣的,分数为0,社会效益考核为不合格。由此可见图书质量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出版质量”为根本点,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第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求旗下各出版单位正确把握、认识和处理出版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制定和实施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措施,严格把控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指导强化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出版物内容的可管可控。同时,强化集团编辑委员会工作职能,发挥好政治上定向、思想上把关的作用。在出版工作中,要求集团编辑委员会切实履行好把握政治导向的作用,始终强化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出版工作的重大方针、重要指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确保在政治上不出现任何偏差。

    第二,完善和严格落实出版管理制度。集团从总部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再到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各单位的相关工作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导向把关与出版质量管理职责。一直以来集团都强化管理环节,除要求各出版单位严格执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国家出版物质量管理法规和有关质量标准外,还专门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管理的意见》,切实落实“三审三校”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出版物审读制度等,不断完善图书质量管理的监督、约束、激励和处罚机制,在全集团形成人人重视出版物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三,创新质量管理工作模式。集团通过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来有效发挥正向引领作用。一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及时向下属各出版单位传达最新的导向要求与出版政策。综合运用中国出版创新年会、选题规划研讨会、重点出版项目推进会、印刷工作专项会议、出版业务培训班等方式方法,及时将中宣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相关政策与导向要求传达给各出版单位。二是加强对选题进行层次分明、程序严格、行之有效的多层次把关。实行选题分类管理,年度重点选题集中论证把关,增补选题按惯例每月审批,三年规划选题提前谋划,加强优质选题项目的储备和开发;明确选题管理流程,对申报选题实行层层把关,选题先由各出版单位审核把关并由总编辑(或社长)签字后呈报集团出版管理部,出版管理部导向和质量管理专员、分管副主任、主任对选题进行三审,再送集团总编辑核准后,方可报自治区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是将社会效益考核融入日常出版工作。每年初,集团依据《办法》,深入到出版一线,对标对表社会效益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与每家图书出版单位一起梳理在贯彻社会效益考核办法上的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以确保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取得更好成绩。

    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编辑队伍的政治鉴别力和學术把关能力、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专业能力,集团采取培训与评优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集团第一届、第二届优秀审读报告推介活动,优秀出版论文评审活动等。同时,为提升集团各出版单位出版物的装帧设计水平,强化文化创意理念,提高设计人员的艺术设计素质,集团举办了第一届装帧设计高研班,采取每周集中授课、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等形式进行,同时与广西首届书籍设计艺术展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促进了美术编辑专业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以“文化和社会影响”为着力点

    “文化和社会影响”在《办法》四个一级考核指标中分值位列第二,占23分,这是出版社最为看重的必争分,也是拉开社会效益得分差距的关键指标。“文化和社会影响”包含“重点项目”“奖项荣誉”“社会评价”“国际影响”四个二级指标,主要考核出版单位精品出版物的打造能力、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出好书奉献精品力作是出版人的神圣使命。广西出版傳媒集团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出版主业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建设放在第一位,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深化出版供给侧改革,实施精品出版战略,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推动各出版单位优化产品结构,深耕优质内容,倾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创意精彩、技术精湛、制作精良,“两个效益”俱佳、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文化和社会影响”为着力点,在多出好书、多出精品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第一,实施精品出版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作为文化企业,既要下好文化事业这盘棋,又要走好市场经济这条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是加强选题论证。除在出版社内进行常规的选题论证外,集团分别在南宁、北京召开集团出版规划研讨会,邀请到出版行业领导、专家及区内外知名学者为集团出版规划出谋划策。领导、专家从各自角度就集团未来几年的重点选题、重大项目有的放矢地建言献策,有效拓展了集团的学术文化视野和选题思路,让集团本版图书有可能有希望站在学术文化研究的前沿,占领出版的制高点。二是加强出版全流程管理。集团按照专业化、精品化、品牌化的总体要求,把精品意识贯穿于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制等全流程,严格把好选题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关,努力做到选题内容精品化、装帧设计精致化、编校质量精细化、宣传营销精准化,把每一种图书都当做精品打造。三是加强营销宣传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措并举加大精品出版物的市场宣传营销力度,除召开新书发布会、新书研讨会、举办签售活动、做好实体卖场码堆这些传统的宣传推广外,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营销优势,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区内区外联动,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进一步加大精品出版物在各级各类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各类书展订货会、各类新闻媒体的曝光度,积极参加各种重要图书评选活动,将重点图书真正推广出去,释放其社会价值、文化出版价值,助推销量持续增长。四是加强正向激励。集团制定了《优秀出版物评选办法》,每年末均会对一批优秀图书、优秀畅销书、优秀期刊、优秀电子音像出版物、优秀数字出版物、优秀“走出去”出版物给予物质奖励,特别是重奖获得国家级出版“三大奖”的优秀出版物,激励优秀出版物的生产与销售。

    第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催生发展新动能。重点选题、重大项目是出版单位经营工作的抓手和载体。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效能提升。一是围绕入选国家五年重点出版规划,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资助等重点选题、重大项目,打造一批主题宣传影响大、社会和业界反响强烈、文化学术价值高、能够冲击国家级奖项的标志性优秀出版物。二是集团层面通过首席编辑制和重点出版项目扶持等手段,从政策、体制机制、资金等方面加大对重点选题、重大项目的扶持和推进力度,鼓励出版单位沉下心来打磨精品;建立定期联络机制,由专人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和实施进度,对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督促落实。三是出版单位建立重点选题、重大项目执行机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加强精细管理,制订科学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尽最大努力、想尽一切办法,集中人力、物力予以重点保障,确保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

    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外向型发展之路。一是走出广西,向出版资源富足的地区延伸。作为地方出版集团,我们在品牌、渠道、地域、资源各方面均不具有天然优势,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出版资源,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走出去,跨地域发展是必经之路。到作者资源和选题资源最集中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拓展业务,接力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尝到了足够多的甜头。未来,我们将考虑向国内人文荟萃、出版资源富足的地区继续延伸,进一步拓宽选题渠道,提升选题质量。二是走出国门,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集团出版项目、出版产品、版权贸易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落地,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广西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集团正在大力推进中国—东盟版权贸易平台、中国—东盟少儿出版阅读联盟平台、中缅当代文学互译等项目建设。

    三、以“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为切入点

    “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在《办法》四个一级考核指标中分值位列第三,占15分。“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重点考核出版单位产品结构、选题规划、品牌特色等内容生产情况,要求达到三个70%以上,即符合出版单位宗旨和定位的图书品种占比70%以上、非合作出版图书占比70%以上、非引进版图书新书占比70%以上,同时要有成规模、成特色的品牌产品板块。这意味着出版单位要坚持专业出版、原创出版、品牌出版,严格控制合作图书、引进版图书、个人资助图书的数量,建设特色品牌板块。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走出版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做大做强出版主业,做专做优特色板块,塑造图书品牌形象方面下足了功夫。

    第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内容创新优势。集团层面理清总体的产品板块建设,出版单位按照集团的总体布局梳理、强化自身的优势产品线,做强做精做特专业图书,形成畅销、常销书阵容,从而进一步强化出版单位的出版特色,形成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处理好新版图书与再版重印图书、原创图书与引进图书、畅销书与常规书、常销书与畅销书之间的合理比例,坚决压缩低效品种,不出亏损图书,尽量少出低效图书,切实将出版资源向优质品种倾斜,打造拳头产品和标杆项目。

    第二,着力加强内容建设,全力推动原创出版。加强原创精品出版,是保出版“高原”、攀出版“高峰”的重要途径。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围绕把内容质量放在首位的要求,不断强化内容建设,鼓励扶持原创、独创、首创,进一步拓展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以集团优秀原创出版工程为抓手,重点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入选项目的实施,推出了《大桥》《哭了 笑了》等一批反映时代生活、反映社会进步的现实题材作品。未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立足广西的特色优势,努力挖掘广西特色文化资源,讲好广西故事,通过首席编辑制和重点出版项目扶持等手段,着力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原创精品,润物无声唱响主旋律,潜移默化传递正能量。

    第三,加强出版智库建设,不断丰富与产品线规划相符合的出版创作资源。广西出版传媒集团鼓励并支持出版单位建立专家智库,充分发挥“中国出版创新年会”“中国全民阅读年会”等平台作用,聚集更多优秀的学术专家和行业专家,帮助出版单位进一步提高重点出版项目的策划能力,建立项目风险的科学评估工作机制和内容把关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编辑的出版业务能力,为推出更多有品位、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出版成果奠定基础。

    第四,顺应发展趋势,抓好融合出版和转型升级。出版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出版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引擎。为有效推动集团出版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一方面,集团层面加强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大平台建设、资源归集、资金扶持、技术引进方面整体把控,在管理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另一方面,集团旗下出版单位把融合发展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依靠现有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电子书、有声读物、在线教育、专业内容资源库等产品,重点开发各种知识服务类产品,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变。

    四、以“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为支撑点

    “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在《办法》四大一级考核指标中分值位列第四,占12分。“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主要考核出版单位规章制度、内部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队伍专业素质、结构及人才培养情况等。

    出版社内部制度的建设及执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效益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以“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为支撑点,加强党建统领,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有效保障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第一,加强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动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新形势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推进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同时,集团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对意识形态重大问题的研判和处置,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明确执行“7321”的考核权重,其中对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考核权重设置为70,经济效益考核权重为30,党建工作考核权重为10,综合工作考核权重为20,满分共130分。出版单位领导班子薪酬和员工年度工资总额均与考核实际得分严格挂钩。通过评价考核机制的设计,让出版单位能够沉下心来打磨精品,有效提升出版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和品位,占据市场优势,进而提升集团在中国出版界的影响力。

    第三,坚持引育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集团一如既往地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聚合力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出版人才队伍,为集团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内部员工培养和使用。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发展平台;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中层管理人员、员工招聘、薪酬、培训、考核等管理办法,试行退居二线、试岗培养、交流轮岗等方式,打破身份、资历界限,重业绩,看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和使用人才,带出了一批大胆创新、敢闯敢试的人才团队。二是加强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出版是知识、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出版行业竞争的核心。集团面向全国加大一流编辑、创意、营销、新媒体、管理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便在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集团已全面铺开首席编辑制,集团内外只要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集团希望通过机制的创新,为优秀编辑施展才能搭建一个平台,在政策、资金、激励机制、人才选用、分配上赋予首席编辑更大自主权,让首席编辑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做优做强优势板块和特色领域。三是加强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着眼长远,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积极建立和完善数字出版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出版、技术、管理的有机融合,培养一批懂出版善经营会管理,又掌握现代出版技术的新型出版人才。

    第四,构建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在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积极主动履行社會责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集团始终牢固树立文化立企、文化兴企的理念,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把“坚持内容第一,提高质量多出好书”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更多“双效”显著的出版精品。二是建立并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规章制度。集团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出版单位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切实增强出版单位履行国有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力。三是积极探索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集团根据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捐资、捐书、精准扶贫、推动全民阅读和文化大讲堂等方式,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四是加大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集团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及时宣传集团在精品出版、推动全民阅读、节能减排、关爱员工、公益慈善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和成效,增强了集团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

    五、结语

    出版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以社会效益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集团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工作的落实,抓好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原创出版、融合发展和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出版“走出去”力度,着力推出更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优秀出版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刘永凌.探寻社会效益考核下的中小出版社发展路径[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9-18.

    [2]李玉平.让“社会效益评价”助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4-11.

    [3]李丽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纳入顶层设计 传递新一轮出版高质量发展方向信号[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03-11.

    [4]郑海燕.社会效益考核下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1-20.

    [5]刘清泉.完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机制[N].人民日报,2020-04-14.

    [6]黄仁宗.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11-03-16.

    [7] 张新娟,赵耕茹.完善制度建设 为出版单位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保驾护航——以国防工业出版社为例[J].出版参考,2017(3):50-51.

    (作者单位系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