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评析

    牛萌

    ◆摘? 要:《活着》作为中国当代小说中比较经典且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塑造了徐福贵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以他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向读者展现了生与死、苦难与希望的内涵。本文剖析了徐福贵悲剧人生形成的原因,并就《活着》这部作品中徐福贵悲剧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余华;《活着》;徐福贵;悲剧形象

    活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也都被时间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作者在小说中不仅体现了人对于人生最本质内涵的追求和期许,也表现了人在苦难人生之下对生存和生活的追逐,向读者展现了最真实也最深刻的人生现象。通过感受徐福贵这一形象,读者或多或少都能够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并对自己的选择和想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剖析徐福贵悲剧人生形成的原因,读者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徐福贵悲剧形象的塑造要素

    (一)人物悲剧要素

    悲剧人生之所以形成,虽然与时代背景和外界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但终究与个人因素息息相关,个体本身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徐福贵的悲剧人生不仅仅是由于命运的安排,更多的是他本身就有着很多不良习惯,没有对人生和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也不能真正做到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就对他个人的生活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堆积到一起就将他推到了悲剧的边缘,让他成为了一个悲剧性人物。

    (二)阿Q思想要素

    徐福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从平稳安定的富人变为生活窘迫的穷人,这是他的不良习惯和性格因素所决定的。如果他能够就此幡然醒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曾经的过错,并在努力弥补之后健康地生活,那他的人生就不会如此悲惨。但可惜的是,他一直盲目乐观自信的阿Q精神麻痹自己,不断告诉自己现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通过这些让自己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阿Q精神的确会给人生带来更多的乐趣和调剂,但也会让人陷入麻木的舒适圈,不愿意脱离而导致了生活的停滞不前。

    (三)人物性格要素

    除了上述的两个因素以外,从徐福贵的身上还体现出了普通人坚忍、坚韧的一面。虽然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亲人也相继离开了他,但他仍然对生存、对生活有着最原始的追求。面对着可以称得上是残酷的命运安排,他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而是选择虽然痛苦但顽强地活下去。在文中描述徐福贵自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作者的语言也体现出了徐福贵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承受生活的重担下仍然秉持的坚忍和顽强。

    二、徐福贵悲剧人生形成的原因

    (一)个人原因

    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有着其必然的原因,悲剧人生同样如此。如果将一切都归咎于命运的安排,不免有些不负责任。就徐福贵而言,他之所以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角色的彻底转换,与他的个人性格、个人习惯、个人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他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对外界的事物都没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这就会使得他在生活中缺乏目的性,不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也不懂得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的道理。另一方面,他一直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无论他的境遇是否转换,他都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人生,更没有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这都是他悲剧人生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在境况发生变化时,他也没有想到或者付出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情况,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是一味麻痹自己,让自己在生活的苦难中逐渐变得麻木,甚至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命运的身上,完全丧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丧失了在困境中积极改变的能力,这都导致了他的悲剧人生。

    (二)社会原因

    时代中的一粒尘埃落到一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压垮他的山峰,个人命运与时代联系到一起,往往都会发生着很大的变动。虽然说个人的性格和思想是决定其命运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也不能完全不予以考虑。就徐福贵而言,社会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他的人生引向悲剧的边缘。首先,在徐福贵的人生境遇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时,也爆发了战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掌握一技之长的工人或者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更何况是徐福贵这样缺乏生存技能的人,更无法在时代的洪流中保全自身,维持自己和一家人的温饱。其次,他的母亲病重,在为母亲抓药时他被抓去做了壮丁,这就使得母亲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间接导致了他母亲的过世。这与社会因素也是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的。最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医疗设施相对简陋,轻微的疾病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失去生命,即使是富有的人也不能保证在疾病面前一定可以保全生命,更何况徐福贵缺乏一定经济来源,在钱财上并不富足,他妻子与女儿的过世也是无可挽回的。另外,当时封建地主家庭的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徐福贵的思想,让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生活的重担,也不能在面临苦难与挑战时积极地应对并解决。由此可见,徐福贵的悲剧人生,除了与他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外,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的。

    三、结束语

    余华在《活着》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徐福贵这一非常经典的悲剧形象,也能夠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着不同的价值,但追求人生价值,丰富人生内容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徐福贵悲剧人生的形成是偶然,但更是必然,他的故事也应当让人们更加认可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苗书悦,张文娟.论余华小说《活着》中徐福贵艺术形象的审美内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3-15+121.

    [2]康佳琼.解析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J].芒种,2015(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