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探析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各民族的精英,对民族群众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具有强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维护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并借助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示范效应,引导本民族群众正确树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大学生

    [作者简介]栗献忠(1968-),男,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基金项目]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研究”(J15YB15);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机制研究”(YB15001)。

    [中图分类号] G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8-0056-0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民族的精英,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份、地位的特殊性还会在民族地区产生导向与示范效应,从而将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对立统一

    在中国关于民族问题的语境中,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即中华民族,既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消失的民族,还包括当代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以及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狭义的民族则是指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个民族,即现有的56个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民族的广狭之分决定了民族认同也存在双层含义,一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及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中国56个民族各自对所属民族的认同。

    国家认同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对所属国家历史、文化、理想信念、信仰、主权、道德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赞同、支持与追随,表现为认可和服从所属国的法律、制度、领导人等权威要素,并产生出依附于这个国家的归属感的心理过程以及效忠行为。

    在现代政治格局中,任何民族都存在于一定的国家之中,国家是民族的集合体,因此民族和国家是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与之相应,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同样是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二者既对立冲突,也相辅共生,是冲突与共生的矛盾统一体。

    从两者的对立来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认同对象、认同基础和维系认同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民族认同的对象是一个具有一致的血缘意识、祖先意识和共同文化的人群共同体,是独具个性的“民族”。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它超越了各民族的个性,并使各族人们有了一个新的共同性身份。民族认同形成的基础是彼此亲近的血缘、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传统,因此它体现了认同基础的文化性。而国家认同是个人作为公民所产生的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因此国家认同的基础更侧重于政治性和法律性。在维系方式上,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其认同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民族成员的自觉,通过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信仰、民族语言,从而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国家认同作为一种政治认同,具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即通过国家的管理者——政府来制定法律,对公民实施教育。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必然导致二者之间的对立冲突。从国家建构理论来看,国家认同强调各社会成员的同质性,致力于消除或削弱各民族特性。而民族认同则是需要维持或强化本民族自身的独特文化特性,这就使得两者之间产生很强的张力,甚至在现实中引发少数民族的不满,导致一些国家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强烈对立冲突。

    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也存在着统一性。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民族认同也离不开国家认同,因为部分离不开整体,因此国家认同能保护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也将最终成为民族认同的归宿。民族认同的向心力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升级和转化,从而实现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在实践中的融合与统一。这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事。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必然所在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使他们在本民族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一,加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敌对势力对中国“亡我之心不死”,自冷战以来,一再炮制“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蓄意为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制造麻烦,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希望中国强大与发展。特别是一些西方势力置中国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现实于不顾,不断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以干扰,挑起事端,破坏民族团结,鼓吹“西藏独立”、“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挑战我国的核心利益和政治底线。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敌对势力极力争夺的对象。基于此,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帮助他们识破敌对势力的阴谋,认识其实质,提高他们反渗透、反分裂、反分化瓦解的能力。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长远大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少数民族中的精英,是沟通中央与民族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他们的民族认同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稳定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使然。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是青年知识分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客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凝聚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共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他们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增强他们反分裂斗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把自己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承担起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的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前,一直生活在家庭居住地,周边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身边的同学也多属于同一民族,他们没有感到自己身份的不同,因而也不会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民族意识也不会刻意彰显。但是,当他们踏入大学校门后,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不同的文化风俗在此交汇,同学之间相互影响,文化的差异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辨识自己的民族身份,对同一民族的同学感到格外亲切,并容易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这就无形中强化了民族认同感而淡化了国家认同意识。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注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统一和转化,二者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前提,民族认同只有在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内才能实现,因此民族认同会因国家认同的实现而成为现实;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民族认同会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理想建构取向,就是各成员在保持各自民族认同的同时,把国家作为自身最高的认同和归属层次中的最高单位,利用民族认同的强大动员能力,推进全体成员的国家认同,由此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的和谐共生发展。

    第二,积极借鉴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经验,增加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重叠内容,构造国家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新加坡通过合理的教育政策,加强公民教育,强化“新加坡人身份意识”,实现了高度的国家认同,为构建和谐族群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要寻找共性,从历史入手,用中华民族发展史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两个认同教育,使其明确我国56个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都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都是国家统一和富强的维护者、贡献者。同时,要将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结合起来,用改革开放的成绩来强化学生的共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只有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发展,只有国家强盛民族才能存在的观念。

    第三,拓展教育载体,改革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必须结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特点,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一是在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引导大学生躬身践行,推动体验育人、实践育人。如利用国家、民族的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游览祖国名胜古迹,開展“三下乡”服务等活动。二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官方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打造新式教育平台,强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诉求、学习诉求、精神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实际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锻炼、实习机会,切实解决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国家认同意识。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3(1).

    [2]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