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体育社团建设

    摘? 要?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学校传统的学科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到初中的体育教育,社团的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学校教育突破以往困境的有效方法。不过,初中生毕竟在体能、智力、心理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怎样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件较为困难和复杂的工作,而以学生为主体又是初中体育社团良好发展的必需。本文即从培养优秀社团成员、鼓励创新活动内容和促进社团自我发展三个方面,对初中体育社团的建设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初中? 体育社团? 学生主体? 社团建设

    初中体育社团与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不同,它是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及特长为基础的,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和终身运动习惯。虽然它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本质上是灵活和开放的,学生应该发挥出主体作用。为此,学生必须具备自主挑选体育活动,自主解决社团中的各种问题和自主促进社团发展等各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以上能力,放弃以往部分教师对体育社团活动“全盘包办”的理念和做法,将成为初中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新模式,值得认真研究。

    一、培养优秀社团成员

    体育社团活动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与未来的发展应该由初中生自己去完成,但现实情况是当初中生刚刚加入社团时是不会具备相应能力的。显然,虽然教师应该培养全体社团成员的能力,但不能让每个成员自行探索而破坏社团的团结性,而且也不符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征,是不现实的。此时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培养优秀的社团成员。这些优秀成员可以作为社团的核心,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社团活动,实现预期活动目标,同时激励其他同学,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首先,为了准确且及时地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学校要选择具有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社团日常活动的监督工作。在教师已经进入角色后,则要提醒教师在日常监督的过程中注意去发掘人才,然后尝试适当地放权,锻炼这些学生的领导、组织和指导能力,鼓励他们勇敢承担相应责任,配合体育指导教师负责与社团成员进行沟通。而在今后社团活动的长期开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将优秀成员组成领导班子,然后继续人才发掘工作,促进领导班子的“血液流通”。

    二、鼓励创新活动内容

    在社会各界都在强调要给学生减负,要开展素质教育的呼声和中考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初中生往往拥有与以往相比更多的空闲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使学生将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长期保持对体育社团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体育社团应该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而且,既然体育社团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依托,其最终决定权就应该交到学生手里,由教师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怎样通过这些活动去解决自己在体能等方面尚存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先通过社团优秀成员或社团学生领导班子对全体社团成员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摸底调查,然后结合每天早晨、大课间、中午和放学后等时间段的特征,确定一些社团体育活动项目。项目的种类和数量要尽可能地多一些,然后由社团成员自己选择。除此之外,还要设置一些需要社团全体成员整体完成的体育活动项目,以促进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维持社团的凝聚力。每隔一段时间,可以由教师召集社团会议,重新确定社团体育活动项目,仍然由学生掌握最终的决定权。

    三、促进社团自我发展

    不仅社团成员个体需要发展,社团作为一个整体也需要发展。而这种发展离不开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体育社团建设中,学生才是不断创造新目标、制定新方向的不竭动力。而为了将此种动力激发出发,体育竞赛是一条不错的途径。通过组织各种以社团体育活动为基础的体育比赛,社团成员能够更清晰地发现当前自身与社团活动本身存在的不足,在确定目标和方向时也就更加顺利和准确。教师则要为学生在比赛后的自我总结提升提供必要的指导。

    例如,社团可以根据年级、班级、性别等因素组成不同的组别,然后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友谊比赛。为了让比赛结果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也是让学生有机会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自己,要讓比赛在规则、时长等方面尽可能地接近正规比赛。比赛前,教师要鼓励社团成员认真训练,以认真地态度对待比赛;比赛中,则要提醒学生注意团结合作,遵守体育道德,不要破坏彼此之间的感情;比赛后,则由教师主持经验教训总结会,最终由学生自行制定出社团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

    综上所述,体育社团对初中体育教育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和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学生主体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整体体育素养,丰富学生业余体育生活。广大同仁对此要予以重视,加强创新探索,充分信任学生,不断推动初中体育社团建设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杰.南宁市初中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18,37(10):23-24.

    [2]杨建明.初中体育社团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为例[J].运动,2013(14):124-126.

    宋虹谕?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