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人学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陈楚明 苏鸽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研究的重要学术视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深入发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人学思想就显得非常必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方法论基础之上,可以梳理出一条对人的具体理解的认识线索并进而显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蕴含之人学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四个全面”;人学思想;方法论

    [作者简介]陈楚明(1980-),男,汉族,广东汕头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苏鸽(1986-),女,湖南常德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基金]本文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MYZX20165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8-0015-03

    一、发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之人学思想的研究理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集合体,以“人民”为主题的研究不是一个外延真理问题而是一个内容真理问题,对“人民”的研究落实于历史实践之中就要对“人”进行研究,这便是人学的主题,同时人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内在的、本质的、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有着深刻的论述,因此深入发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人学思想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人学思想应该采取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方法论去研究具体的处于现实历史中的人,毕竟人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人也被历史所塑造,存在的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同时应该遵循“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原理、方法论来研究历史中人对自身具体理解的问题。对“人民”的理解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指出了,“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②可见处于历史现实的人民是不可以被抽象还原的,人民所想、所急、所困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这一论断被大多数学者视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经典表述。它是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方法论论断,它并不为具体历史情境中人对自身具体理解提供答案。历史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与此同时社会关系也是不断生成变化的,故而对人的具体理解便具有了历史阶段性。自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今,已经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具有充分的制度自信,说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這一制度认识深化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对人的具体理解不断深化的认识线索。因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语境中历史的发展跟人的发展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如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可以用“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来指陈共产主义。所以必须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语境并结合历史实践语境来运思自1956年以来对人的具体理解不断深化的认识线索。

    二、关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之人学思想的认识线索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提出的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已成政治学领域的一句名言,这一论断来自于人类群体生活的政治本质。人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并不意味着人的生活领域应该全面政治化。如果一个社会将人们的所思所为甚至衣食住行无一不跟政治挂钩,可以说这个社会将人的本质具体理解为:政治人,高度彰显人这一政治属性。当这样的情形发生,说明这个社会具有一般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扩大化的趋势。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就是从这一角度来把握对人的具体理解。这种理解的出现是并非根于一种政治思维习惯,它有自身的历史逻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走向问题是那个历史时期事关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最为关键的问题,这种走向问题是方向性的、政治性,这样不可避免会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在这种历史情形下自然人们总是以政治化的思维来看待社会中发生的一切问题。在政治人的眼光中,国家利益远高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理想远高于现实,这种看待人的眼光是抽象化的,它忽略了个人的现实需求——首先指物质需求,一旦改革开放的到来,这种看待人的眼光必然发生转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终于实现了有效地为人们提供物质需求,同时它的发展需要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因此“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效率优先”成为时代最强音。这就决定了必须肯定人们的现实需要,让人们可以合理合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正是如此此时社会看待人的眼光不再是政治化的了,社会尊重那些能够合法合理创造财富的人们,谁能够最早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谁就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声誉,广州第一代个体户容志仁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这种看待人的眼光,对人的具体理解可以将其称为:经济人。这里经济人不是出于原子式个人的抽象,所以它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它更注重的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对人的具体理解的价值导向,当然在认定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一点是一致的。但经济人的眼光是有局限的,它不足以去全面理解现实中的人,它太过彰显人们的物质需求、经济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促成了一个鲜明的消费社会,但是消费社会的建构越发达人们也就发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强势物化力量,这种力量越强大精神生活也就越容易陷入萎靡状态。如果仅仅带来一个普遍物化的消费社会,那么改革的合法性何在?面对这种改革的困境,必将倒逼出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最好注解。

    但这里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当前的改革困境和讨论其解决方案,问题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到来,是否应该也会伴随着一种对人的具体理解的新眼光到来?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可以先从“存在感”这一个词说起。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接着“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流行速度之快可见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获得感”一词可以拆成“获得”和“感”两部分,首先来看“获得”一词的内涵,它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语境中是清晰的,“获得”就是让老百姓充分分享改革的成果,“获得”一词注重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利益落实的切实性。但“获得感”一词微妙的地方还是在“感”一字上。何谓“感”?《说文》曰:“感,动人心也。”如此,“感”就是要让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打动民心、深入民心,就是要让人民成为改革成功得失的评判人,让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合法性的根源。但行文至此并未彰显其哲学意蕴,还需要更深入一个层次的分析,有关“感”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通天人、通人我、通万物的方法论,譬如《周易》所言:“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北宋大儒程颢点出了这一方法论的本体论前提:“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种思想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关联体,认定了天地万物在终极的意义上是同质性的,即《易·乾》所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具有同质性才具备感通的可能,同时儒家又极力提倡通“感”这一方法来通天人、通人我、通万物。如果悬置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路,将这种有机关联体思想放在社会之中、人我之间还是极具启发意义的,社会就是一个有机体,根本上的同质性使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得以可能。经过一番重新解读,儒家这种思想其实是可以跟马克思主义发生勾连的。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初涉社会有机体思想,此时他经历了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尽管此种思想并未进入到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深度,但其中隐含的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和系统论思维使得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极具启发意义,尤其是用来看待当前的中国社会。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实质是社会有机体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将压力化为动力的过程,是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细胞积极参与的过程。在这样的有机体中群众是最根本的构成部分、是基础、是“细胞”,如何让每一个“细胞”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呢?关键是让群众如何在获得实惠的同时有一种收获感、幸福感、成就感,这就是所谓的“获得感”。有趣的是北宋大儒程颢论仁便曰:“夫手足在我,而疾痛不与知焉,非不仁而何?”(《二程集》)如果群众对一个改革都觉得无关痛痒,这样的改革它的合法性就值得怀疑了,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获得感”的提法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在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中,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不是处于利益无法调和的冲突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社会的发展不能落下每一个群众,这种看待人的眼光、对人的具体理解不妨称之为:社会人。

    对人的具体理解从政治人到经济人再到社会人的变化是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和逻辑一致性的原理的,这种眼光的变化最终是以自由人为指归的,所谓自由人即:处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

    三、突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之人学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遵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论将对人的具体理解视为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同时遵照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合体,从而进一步补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并避免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扁平化,与此同时通过“存在感”的哲学分析看到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一种对人的具体理解的新眼光,它正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蕴含的人学思想,这种人学思想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有利于構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与命运与其他人皆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是社会中的“量子纠缠”状态,当其中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部分人生存和发展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④这种思想在精准扶贫政策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落一个人。

    (二)决定了必须形成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场。社会有机体要发挥自身最佳功能,不仅需要社会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更加需要一种协调一致的参与度,这就需要共同的价值取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处处体现和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法治等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维度涉及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但还要问“为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是具有突出的主体向度,所以“为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为了谁”的问题,这个“谁”不是某个个体和某个阶层,正是“人民”,“人民”才是价值之源、价值之根,通过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可以将各个维度的价值观通合为一个有序的价值场,从而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三)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了信心。“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⑤骨头难啃这一“共识”却是非常高,但同时党有着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有着理论的底气,相信在国家、民族命运的每一个转折点上,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一起,不管是“蛋糕”分得多的还是“蛋糕”分得少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超越了资本主义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应该是合作性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弱肉强食的动物关系。

    (四)决定了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正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人,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一种传导性,一种正能量能够在这个社会关系网络中被扩衍并放大数倍,反之亦然。因此党员干部的作风影响会被扩衍放大数倍,好的作风可以引领好的社会风气并成为风向标,正如《论语》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因此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尤其“关键少数”的作风建设更是如此。

    (五)有利于提倡平等公正的法治观念。人是社会人这一现实决定了,社会有机体中每一个人皆有其积极的作用和功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目的是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了较高个体的参与积极性,参与度越高社会整合力也就越强。反之如果社会失了公平,那无疑会抑制个体的参与积极性,并最终会让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

    [注释]

    ①崔自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定位.转引自光明网:http://www.gmw.cn/01gmrb/2000-09/12/GB/09%5E18541%5E0%5EGMB3-115.htm.

    ②习近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引自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6/12/22/ARTI1482386948025960.shtml。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人民出版社,第60页.

    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引自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6/04/25/ARTI1461534783426131.shtml.

    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转引自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6/04/26/ARTI1461619660647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