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硬笔书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肖丛丛

    应该怎样在课堂上教学硬笔书法,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呢?很有幸,我带了一年级,在语文课、书法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班里写字好的学生有着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爱好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他们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善于发现笔画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更加简洁高效。

    一、练好基本功,为书写打好基础

    具有良好的书写基本功,是写好字的前提。书写的基本功包括正确的书写姿势,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能够自主读帖、临摹,摸索出汉字的书写技巧,发现汉字结构的规律等等。

    基本笔画应该怎么教呢?首先,重复的多次练习肯定是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一定要细致,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反复临摹和练习中,去感受笔画的变化和不同笔画之间的区别,通过反复书写形成肌肉记忆。这个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笔画的轻重变化训练扎实,这不仅会为后期的书写打下好的基础,对学生手部力量的锻炼也很有帮助。

    汉字结构规律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一年级上册要学习“林”这个字,课上,我先让学生观察了“木”和木字旁的区别,发现木字旁中的捺画要变成点,为什么要变成点呢?为了更加直观,我请了两位同学伸直胳膊紧紧站在一起,学生们发现想要站得舒服一点,一个人的胳膊就得收起来。至于为什么是左侧捺画变点而不是右侧撇画变短,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因为左侧是偏旁,要牺牲自己。而右侧的“木”,因为左侧“木”的谦让,它可以伸展胳膊,但是要礼貌的垂在点的下方,表示感激。这就是汉字的美,彼此之间谦让的美。在理解了“林”这个字中笔画变化的缘由以后,后面再学左右结构的生字偏旁是由独体字变化产生时,学生自己就能说出笔画发生的改变,从而掌握了一类偏旁的书写基本规律:带有长横的字,做左偏旁时,长横要变为提(女 王);带有捺画的字,做左偏旁时,捺要变为点(禾 木 又)。

    再比如,“耳”这个字,是第一单元《识字3》里的一个生字,“耳”字由四横两竖组成,且长短不一,教学时,学生们刚入学不久,书写时难度较大。通过反复观察例字,学生慢慢地发现了每个笔画之间的关系:这个字最大的特点是横向的笔画很多,而且要分布均匀。在掌握这一规律后,学生们写的字有了进步,即便个别笔画不那么美观,整个字看起来也是匀称的。最重要的一点,当学生发现了“横画等距”这一点,他们在看其他的生字时,便会格外用心观察,不仅横画等距,很多笔画也是分布均匀的,比如“田 雨 明 用”等字,竖画之间的距离也都差不多。掌握了“笔画分布均匀”这一规律,学生们写字时就像戴了一副“眼镜”,或者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能力的养成。

    二、激发书写兴趣,让学生爱上写字

    想要写好字,往往最大的困难不是没有一个好老师,而是没有兴趣去练字。想要寫好字,除了天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写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而练字又是无限次的重复,那怎样激发学生对于写字的热情呢?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在观察字的结构时,鼓励学生多表达,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美。

    第二,要大声说出你的赞美。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贪玩、好奇心重的年龄,写字累,练字无趣,写得不美观,这种种因素致使一年期刚入学的孩子对写字没有任何兴趣。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却有很强的自尊心,处于这样的年龄段的特点使得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真诚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第三,联合家长,评价形式因人而异。除了大力的表扬,对于书写的评价一定要“因人而异”,只要孩子有进步、肯用功练习,就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不仅仅是老师,也要联合家长们一起,对孩子给予肯定,这份肯定,可以在写字初期让学生产生极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促使学生坚持下去。

    练字,本就是于枯燥中寻求趣味,在横竖撇捺中寻找美感。通过努力,学生们的书写水平得到了提升,字写得漂亮也给学生们带来了自信。今后我会继续加强研究,完善成果,继续提高孩子们的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