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策略

    王叶娟

    学生的阅读量是有所欠缺的,对于经典人物形象还是不能完整地把握,而教师的推荐书目也常常侧重于教育性极强的文本,这也加大了学生阅读的倦怠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细读文本,遇见别样的风景

    文本需要仔细读,尤其是经典文本更需要细细品读,只有这样才能与作者进行真正的情感表达,才能遇到经典文本中别样的风景。

    传统评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节法语课改变了顽皮、不懂事的小弗朗士,使他最终变得懂事、爱国。

    问:基于生活经验,一个人是不可能这么快被转变的。小弗朗士能改变表明他有内在的美好品质,他内心潜在的优点是他发生转变的源泉。

    细读文本之下:

    1.有自我约束力: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2.有自我羞恶心: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多么慌”!

    3.有强烈的爱憎立场: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小弗朗士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普鲁士的入侵在此前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顽皮、不懂事也是情理之中;如今不允许学法语,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活,生活的骤变激发了他内在的美好品质,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笔者认为只有细读文本之后,这样的疑虑才能迎刃而解,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正真的情感内涵。

    二、解读关键,引导学生思想的交锋

    契诃夫的小说《凡卡》是以小凡卡的视角叙述自己的故事。圣诞节的前夜,他趁着老板夫妇和师傅们外出祷告的时候偷偷给爷爷写信。故事中,他没有父母,唯一的亲人便是年迈的爷爷。由于生活的贫困小凡卡被爷爷送到城里的一个鞋匠家里当学徒。在鞋匠家里受尽了折磨,折磨到凡卡写信请求爷爷将他带走,脱离苦海。笔者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提出了两个细节性的问题:

    1.如果没有一个细节“给乡下爷爷的信”永远也不能达到的地方,是否还有凡卡这篇文章?

    2.如果不是由凡卡的信中叙说自己的经历,而是由作者讲述,是否还有这篇文章?

    问题很简单,答案不是唯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细读文本,教师适时地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交锋与对抗,激发学生去阅读,去探讨人生和思考人生。

    三、深化文本,迈进文化的丛林深处

    教师的思考要站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高度审视文本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审视生活的理趣眼光,洞察文本所表现的文化思考。如《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但极强的思辨性又无形地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故笔者参照与之相似的经典之作《论语》的论说方式,给这篇文章增补了一些内容,如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你们赞同我的说法吗?

    弟子曰:先生,人为何一定要“舍生取义”呢?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弟子曰: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先生的意思:“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曰:“非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在初中教材中,不乏一些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的文章,但恰恰是这些文章却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此时就需要教师的思考是站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高度,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的文化内涵,迈进文化的丛林深处。

    四、升华文本,引向广阔的思维阅读空间

    一篇文章的内涵往往有多重理解,尤其是经典文章,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注解,作为教授者应该引领学生到更为广阔的思维阅读空间,去同情与尊重人文主体,进而关注自己的人生,达到有情感的生活体验。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将学生引向广阔的思维空间,去了解菲利普夫妇的人性问题,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上一段文字:

    “文章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剧烈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丑陋的形象。”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文章对菲利普夫妇的塑造是否就如这里所说的是可憎、可鄙、可恨透顶?让我们再补读一下,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提问:是不是很挥霍?

    “从来、计较半天:节俭、拮据”——提问:生活不易,省一省,还有更大的后果吗?

    “大姐、二姐婚姻”——提问:是不是迫在眉睫?

    教师总结:可见他们也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他们也是可怜、可悲的,也是很无奈的。

    2.出示网友的评论进行佐证: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子,他就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

    ———网友评论

    教师总结:年轻时挥霍钱财,晚景落得凄凉,那也是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你们来说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

    3.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在哪呢?

    金钱让社会变得冷漠,让亲人想见不敢相认,使圆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钱本身并没有错,社会有问题,也在于自身,如果是你,你有这样落魄的弟弟,你会像菲利普夫妇那样吗?你怎么做?

    笔者通过让学生推人及己,提出“作为一个社会人,自己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进一步探究菲利普的人性丑恶,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生活情趣,寻觅情感碰撞的火花

    理趣课堂是文本精神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的课堂,师生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情感生成,让情感交流,让情感影响情感,让不同的文化观、生活观在一起碰撞。如笔者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探究这个“闲”的真正意义,分了三步走:

    1.“闲”字的含义(组词的方式):“空闲”。联系苏轼的人生经历,当时,他被贬黄州已有四年,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一个文官当着武官的职,可见他在时间上是空闲的。

    2.“闲”字的含义(联系内容):“闲情逸致”。文中提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大冬天的晚上,脱下衣服想要睡觉之时,“欣然起行”,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在这样冷的夜晚去欣赏月色的,可见诗人是有闲情之雅、之极!

    3.“闲”字的含义(结合语境):“旷达乐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为文章的结尾,诗人连用两个“何”讨问:“哪个?哪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无处安放只能自我排遣的随遇而安与旷达乐观。

    笔者认为教育者应该让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教师担当着审美能力的培养者的角色。故在对“闲”字的深入探讨之后,适时总结,让学生在情感上找到真正的美的存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昆承中学(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