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推进中追求长效发展: 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初探

    凌虹

    

    

    

    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教材在单元的编排上尤为强调整体性。因此,学习、使用统编教材,要有整体意识。教学展开要以单元为单位,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整合。本组文章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落脚点,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与策略做了探索,旨在实现教学整体效益的提升。希望它们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摘? ?要】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单元整体性更为凸显。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系统学习统编教材,整体把握编写意图与能力体系,改变单篇教学的固有思维,以更大的学习单位来设计、开展学习活动。对此,可从“认知”“设计”与“实践”层面初探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关键词】系统;发展;整体教学;路径

    单元,即整体中自成段落、系统,自为一组的单位(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1]单元结构如图1所示。

    可见,統编教材单元的整体性更为凸显。陈先云曾指出:“想要用好统编教材,就要从整体着眼,了解全套教材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能力训练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强整体教学观,在教学中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2]因此,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系统学习统编教材,整体把握编写意图,改变单篇教学的固有思维,以更大的学习单位来设计、开展学习活动,使单元整体教学从使然走向应然。具体教学路径如图2所示。

    一、系统学习,整体把握语文要素

    “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全套统编教材统筹规划语文要素,尝试建立语文训练体系。”[3]学习统编教材,需在常规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深入研读,把握教材内在的“系统性”。

    (一)聚焦语文要素落实,把握单元内部的关联

    把握单元内部的关联,需研读单元内的每一篇课文与每一个栏目,发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其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着力点。

    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单元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取、梳理信息,把握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选段构成,梳理信息时可以先借助注释读懂选段的意思,然后从片段的出处(作者)、主要意思和阅读后得到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学习精读课文《忆读书》时,可以从作者的读书经历和选书的标准等方面进行信息梳理,并就作者阅读《三国演义》的方法,表明自己是否赞同,说明理由。不仅要培养快速提取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还要培养阅读反思、批判的能力。学习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时,可以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阅读、写作中感悟的道理。对于《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学生可以在学习信息梳理的基础上,运用表格、提纲、示意图等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与思考,并助力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以优化、提升表达能力。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找书的方法,“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则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反思。

    由此可见,本单元的阅读、表达、学习反思等活动围绕“读书”主题展开,各部分内容均聚焦语文要素,联系较为紧密,如图3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统编教材中个别单元在凸显要素主线的同时,还衍生出支线。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体会课文结尾的结论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青山不老》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并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把握三黑和土地的关系;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练习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而《古诗三首》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古诗之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古诗学习,梳理总结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因此,教学本单元时需关注这两条并行的能力发展线,统筹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也更加体现整体性:三、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融于阅读单元,五、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以活动贯穿整个单元,“活动建议”明晰学习路径,“阅读材料”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

    (二)聚焦语文能力发展,把握单元之间的关联

    把握单元之间的关联需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在整册及全套教材所呈现的语文能力发展线上的位置,并注意彼此的联系与区别。

    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系统了解它在教材中的承启地位,如图4所示。教学时,勾连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在“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把握主要内容;为本册第七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由厘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逐步提升到把几件事情连起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统编教材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联系与比较,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明晰语文能力的层级发展,把握知识与能力的统整性,避免认知的单一性。

    二、整体设计,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应立足教材,充分考虑每一单元编排的共性与个性,还要顾及学情。

    (一)基于语文要素,形成“要素—目标—评价”导向

    语文要素为每一单元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如何使要素进一步明晰为可对照、导引、评测的学习要点,细化为每一课的学习目标?我们需加强目标意识,在思考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先思考学习目的是什么。“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导出。”[4]

    基于以上认知,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可尝试将要素具化为单元学习要点,并与每一课的目标作整体关联,在确定目标的同时进行相关的评价描述,形成“要素—目标—评价”导向,具体见表1。

    與单篇教学设计相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元素更加多元而复杂,如内容的丰富性、互动的多样化、教学周期的时效性等。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梳理表1相关内容,可以看出“要素—目标—评价”导向使单元目标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项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细化、分解,实现能力的层级提升。其中关键的学习能力(习惯)得以反复练习、巩固。此外,整体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评价描述”体现弹性、可选性,关注学习能力(习惯)的长程性周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依据单元特点,设定整体教学进程

    单元编排各有特点,其隐含的学习原理与逻辑也不尽相同,所以整体设计因单元而异,安排最为合宜的进程达成单元目标。

    例如,分级梳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单元语文要素指向的能力发展脉络,由此设定教学进程,如图5所示。其中,“单元起始课”可以安排为单元整体教学的第一课,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路径;也可以在学生尝试阅读神话故事后,以“整本书导读课”的形式安排,形成“部分—整体—部分—整体”的路径。单元特点、学生学情等因素决定了教学进程的动态化。

    每个单元中语文能力的发展方式不一致:有围绕要素并行发展的,如上述单元中“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每一项教学进程指向相同的训练目标,通过训练量的递增促成能力的形成;有围绕要素进阶发展的,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 “提高阅读速度”,每一项进程指向有层次、有梯度的策略学习,循序渐进达成单元目标。因此,从整体教学层面来看,内容的选择、路径的走向、进程的安排等都具有生成性,对教学产生影响。

    三、凸显过程,长效发展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建议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5]。单元整体教学周期较长,学习过程中,应赋予学生选择权,吸纳学生对学习进程、学习活动的建议、意见,促进学生与学习活动的互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一)基于教材常态的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教材单元内容联系紧密,学习逻辑清晰。因此,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应着重体现单元各部分内容发挥各自功能、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

    以笔者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故宫博物院》为例,教学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中学到的方法,自主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以“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为支架,学习路径安排如下。

    1.根据具体任务选择相关内容。

    2.运用已经习得的方法、策略筛选、提取、重组信息。

    3.根据选择的阅读材料,为家人独立计划“故宫一日游”。

    4.交流计划,互动评价,提出建议。

    5.补充阅读材料,完善、优化设计。

    课上改变以往单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程式,立足整体,将这一学习环节融入阅读活动中,使学习目标聚焦,学习活动更为集中。同时,以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形成阅读反思、监控,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与习惯,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因此,基于教材常态,单元整体教学更需关注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学习重难点展开学习过程,从部分突破来实现整体统一。从这一层面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更多地指向教师教学理念的整体性。

    (二)基于整合重组的单元整体教学

    统编教材单元内容的丰富性、编排的灵活性使单元内部、单元之间、单元与其他学习资源的整合重组成为可供选择的路径。仍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研读教材、设定教学进程之后,教师可将单元内容学习与“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相联系,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进行整合,形成学习路径,具体见表2。

    如此,将单元内容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重组,使知识、能力结构更立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联系、选择与比较,迁移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此外,还可以关联教材的助学系统与其他学习资源,如《语文作业本》等,丰富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如阅读与表达整合、单元反思与评价整合、微项目探究性学习等。

    综上所述,注重系统性与追求发展性既是单元整体教学应遵循的教学逻辑,也是基于语文素养发展的课程思维的体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我们需要加强目标意识,系统学习教材,整体设计进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与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

    [2]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小学语文,2020(3):5.

    [3]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小学语文,2019(1-2):5.

    [4]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2版.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3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