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路径

    逯铮

    【摘 要】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深入剖析产教融合与传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区别。研究发现推进“产教融合”困难的主要问题有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具体,校企双方缺乏合作基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不够等。认为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宏观层面,地方政府出台实质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强化行业指导作用,赋予行业应有职能。微观层面在建立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和文化育人方面开展产教融合,各利益相关方多层次全方法共同发力,才能建立真正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5-0075-06

    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2017年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一年之后,教育部联合六个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确指出了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这两个文件有明显的承接关系,《意见》是发展方向,《办法》是路径指引。

    一、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产教融合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产教融合很准确地诠释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跨界”的教育就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只有清晰认识到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厘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撬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痛点”。

    (一)利益相关者的提出及结构

    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大家所推崇,该理论认为一个负责的企业,要注重整体利益的协调,不能只关注投资方的利益,而且企业员工、外部客人、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应该得到保障。该观点受到了企业界极大的关注和认可,后来拓展到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关于什么是利益相关者,社会各界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大一致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一个个群体,如果没有这些群体的支持配合,组织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或者将不复存在。美国学者罗伯特·弗里曼说:利益相关者是 “任何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2]这是一种相对认可度较高的说法。

    不同的群体对高职教育具有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利益关系,梳理清楚此点非常重要。米切尔等人从合法性、紧迫性和影响力三个维度来衡量不同群体与高职教育的关系。以此形成三种类型: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全符合)、预期性利益相关者(符合其中两个维度)、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符合其中一个维度)。[3]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利益相关者涉及政府的支持、学校和企业主体地位的发挥及行业的平台搭建、学生及家长的参与和支持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中学校、企业、学生是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最为重要,事关成败;教师、家长、政府、行业协会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有媒体、组织、公众等。

    根据其重要程度和影响力的大小,可以用下图1体现其内涵和关系。 (二)产教融合的内涵

    第一,“产教融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它强调产业和教育的对接,也就是说学校对接的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标准,而是通用的产业、行业标准,强调统一性和通用性。一些职业院校实施“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或“某某企业冠名班”,认为这样就是深入的产教融合,其实不然,因为它们大都对接其中的一个企业,这一个企业也未必具有行业代表性,加上单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限,往往无法同时接受一个班或更多的学生实习实训;而学校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课程内容,合作起来困难重重,往往无法长期合作。产教融合,强调的是两个“界”的融合,而不是两者之间外在的合作,融合比合作层次更深,更加一体化。

    第二,“产教融合”与传统的模拟仿真实训,前者强调学生、学徒身兼两种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生产环境中参与生产和服务,但又与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有区别。学生学徒有学校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以学习为主,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另一种形式。而模拟仿真毕竟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是有差异的,且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实习实训课程评价模式强调以企业为主,以真实的生产或服务效果为依据。在此模式下,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难解难分,做事与做人相统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时锻炼。在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隐性知识和职业素养较难得到培养和提升。

    第三,“產教融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传统的顶岗实习只把企业看做是接收学生实习的场所,企业把学校看做只是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者,在这样的狭隘的理念下,学生到企业实习之后,就几乎完全以企业经济生产为主,学生教育性的特质就大大弱化了,结果是学生不满意,家长不配合,导致学生不能如期完成实习就选择中途离岗,进而影响校企之间的合作。而“产教融合”需要在企业注重学生的教育性,学校注重企业的生产经济性,相互理解、相互成就。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把产业的动态、要求、文化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当中;企业也要注意把对学生的学习培养放在首位,及时反馈新变化、新理念。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产教融合”涉及面更广,意义更大,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法律保障,需要权衡利益相关者各方诉求,兼顾平衡,方能实现。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者的各方诉求 如上图所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利益相关者是众多而复杂的,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其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也不尽相同。

    (一)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是产教融合的行为主体,是产教融合的实施者和行动者,是决定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及实施效果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企业、学生。

    首先,职业院校作为产教融合的实施主体之一,是保证和落实培养质量的最核心要素,是重要利益获得者。实施产教融合,能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招生工作;能够改善提升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减缓人才培养成本压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作为人才的使用者和获利者,企业有必要也应当成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和推动者。企业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为自身企业储备所需人才,也更容易留住优秀人才,同时,还可以解决旺季时企业的用工短缺问题;第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可以节约招聘和用工成本;第三,通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最后,学生是真正的、最直接的产教融合的受益者。理论和实踐相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及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同时就业也相对更有保障和竞争力。

    总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肥沃土壤,学生是学校培育的种子,企业是合适的水分,产教融合是促进种子成长的肥料,它们共同决定着种子能否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和未来的生长方向。

    (二)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包括教师、家长、政府、行业协会等。

    首先,教师不仅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也包括学生在企业的指导师傅和上司,两种职业角色相互沟通和融合。职业学校教师需要清楚企业真实的工作要求,需要加强自身的实践技能;企业的师傅上司需要注意提升素养,加强理论学习,两类教师都需要“双师型”教师标准提升自己,需要共同协商,培养人才。教师也希望在产教融合通过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其次,家长希望学生通过产教融合,可以磨炼学生,同时也可以在技能上学得更精,积累工作经验,更容易就业和发展,其供养成本也可以适当降低。

    再次,政府作为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是政府的主要公共利益诉求。

    最后,行业协会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制定行业标准,与其他外部主体进行沟通协调,推动行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促进本行业有序稳定发展。

    (三)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是间接的产教融合的影响者,大体包括社会组织、媒体、公众等。社会组织包括其他的一些职业学校、企业等。一些企业和职业学校暂时还是“观望者”或“潜在者”,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完全意识到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其他单位合作的效果和成败可以给他们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各个已经参与了产教融合的职业学校和企业也更加关注其他学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情况,相互吸收和借鉴。社会媒体从产教融合过程中发现热点,进行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同时也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社会公众通过社会媒体和校企的宣传报道信息,掌握校企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捕捉机会,谋划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利益相关方诉求较多,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各相关方的诉求还不能充分得到满足,影响了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一)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具体

    到目前为止,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有“决定”、有“意见”、有“办法”,可以说是一套“组合拳”。但具体到各个学校和企业,似乎又较难实施和落地,归其原因,主要是有了国家层面的宏观引领,没有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具体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导致呼声很高,却迟迟不见行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企业的权责界定不明确,也缺乏对企业权益保障的相关规定,更没有明确的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办法,导致企业看不到利益,在参与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作用不愿发挥,合作的短视化和浅层次化问题比较严重。另外,政府也没有给行业协会应有的话语权和责任义务,没有行业协会牵头的“产教融合”,必定会退回到学校与单体企业合作的老路上去。

    (二)校企双方缺乏合作基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1校企双方的本质差异及不能满足对方需求

    校企双方的本质在某种层面上是矛盾的。逐利性是企业的本质,而育人是学校的本质特征。这就是逐利性与公益性的矛盾。企业更看重怎么节省成本,找到更合适的人才,进而有更多的利润;而学校教育,则要关注人的成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不仅关注技能传承的经济属性,更关注人的成长的教育属性。但长期以来,教育性仅被学校所看重,而被企业所忽略。企业在转型升级,争取更大发展方面遇到了人才瓶颈;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模式方面也亟待改革,两者有共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就是融合的基础。为此,需要合力,需要整合资源,产教融合。但是,由于部分院校对来自行企业的信息关注度不够,课程内容陈旧,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合作起来困难重重;再加上不少老师对产业知之尚浅,只会说不会做,不能开展让人信服的社会服务;不少学生职业素养不够,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与合作精神,缺乏长期合作的基础,这些都导致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

    2缺乏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

    由于没有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校企双方在就培养什么素质技能的人才,各自应承担责任及对学校课程设置缺乏整体严谨的设计和安排。企业只注重招生更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只考虑在缺人的时候从学校找临时工,做一些最基层岗位的工作,忽视平时的人才培养;部分学校只想从合作中落实课程安排获取实训资源以及提高就业率而不太顾忌企业的正常运营。这种各自为政的合作层次很浅,很脆弱,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放弃合作,影响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3市场的外部性

    企业不愿意进行产教深度融合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还在于精心培养的人才留不住的现象,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问题非常突出。在目前的完全自由化、去留自主的市场机制下,企业与学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任承诺机制,培养完成之后可随意走人,企业存在着被“挖人”的风险和搭便车行为,[4]即市场的外部性。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企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毕业之后,却没有保障机制能留住人,而且那些没有付出成本的企业却可以随意以更高的工资或福利待遇来“挖人”或者“搭便车”,对这种行为,校企合作企业没有抓手,只能说束手无策。过多的这些现象,就造成了企业不愿意参与人才培养,不愿意花心思投入人才培养。[5]因此,如何激励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破解企业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问题带来的“搭便车”行为。

    (三)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不够

    关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实训,有些家长是持保留态度的,认为学生交给学校学费,就应该安排在学校学习,到企业实习实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一些家长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愿意让学生接受磨炼,对学生反映的吃苦受累非常紧张。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不够正面,都给深度产教融合增大了难度。

    四、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利益相关者问题的路径选择 对阻碍现代学徒制的瓶颈问题进行梳理之后,从各个相关方的角度去选择正确的路径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一)宏观层面

    1地方政府出台实质性的优惠政策措施

    从目前各地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看,仅靠国家层面的行政力量很难真正激发企业参与职教的内驱力。想让企业真正发挥主体地位,必须让企业看到有实实在在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利益。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探索出台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税收减免、购买服务、资金支持等,让企业在短期内就能享受到收益。同时,地方政府还要牵头搭建平台,共同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师资评聘等,并制定制度,监督保障校企各方都能遵循制度协同育人。

    2赋予行业话语权,发挥行业职能

    对产业界的了解,显然行业比企业视野更全面、更广阔,如澳大利亚“TAFE”中“培训包”的编制是以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主导的。[6]我国的行业协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都没有话语权,应有的协调指导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因此,深化产教融合,首先要赋予行业更多的权力,通过行业搭建平台,建立标准,实施评价,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

    (二)微观层面

    产教融合是有层次的,依靠私人关系和情感维系的合作是浅层次的,依靠平台和机制的结合是较深层次的,只有文化的融合才是最高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合作,第二层次是结合,第三层次才是融合,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产教融合只有升華到文化育人层面,实现两种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才是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7]

    因此,关于校企深度融合,要在机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力量、校企文化几个方面实现融合。如下图2: 1建立校企联合会,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破解产教融合瓶颈问题,关键要权衡各方的利益诉求,探寻利益的共同点。可以由校企牵头成立校企联合会,成员由企业、学校、教师、学生、行业协会代表组成,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种沟通协调活动,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除了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层面的讨论与沟通之外,各方也可以就本单位真实的问题或困惑展开谈论,形成选题,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开展科学研究,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力,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对接。

    2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未来10年,随着“云、物、大、智”技术和“五新”(新技术、新能源、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8]产业必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阵痛。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特点决定着它必须眼光向外,跟进产业发展的脉搏,顺势而变,将产业的“五新”深度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去。每一所职业院校必须要顺应形势,深入调研,挖掘企业的“痛点需求”,优化专业布局,通过说专业、说特色、说课程、说技术,提高质量。

    3注重课程实施的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硬性规定较多,在与企业的合作中,灵活性不足,没能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和时间安排,合作起来难度较大。真正的产教融合课程,就要在利益相关者沟通的平台上共建课程,根据产业企业的特点、未来发展要求和人才的培养规律来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编排和课程实施。预先设置好课程的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和实施方式及评价方式。要特别注重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沟通和配合,把更多实训实习课程放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实施,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在课程实施时要着重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能相对灵活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时间。

    4师资队伍方面相互提升

    深度的产教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方面,更要在教师方面深化合作,学校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提升自己的行业新动态认知和技术实践能力;企业指导老师要通过学校的影响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管理能力和理论素养。深化产教融合,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实践的指导者;要特别重视培养教师的“行业气质”和职业素养,培养教师不仅能够讲授理论,更加能够参与解决企业行业突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研究中出成果并为企业所用,这才是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的真正内涵。

    5构建校企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产教深层次融合

    如上文所述,文化的融合才是最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只有升华到文化育人层面,实现两种文化上的逻辑兼容,才是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要将行业企业文化作为专业精神的导向,主动吸纳行业文化,把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融入到校园和教室,从而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使师生都有一种专业和行业气质,让人信服其专业水准。另外,还要结合行业产业的行规行风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其中可包含负面案例及羞耻文化的教育。如要树立让学生不做假账、不抄袭别人、不坑蒙拐骗、不非法牟利、不偷工减料等意识,让这些行业意识深入学生的骨髓,融进他们的血液;让诚信、守法、遵约成为职教学生一张靓丽的名片。

    真正的产教融合,需要具有政府、法律和行业的支持与保障,需要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灵活安排在学校和在企业学习时间,需要企业高度地、全过程地参与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办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政府信息公开专栏[Z].

    [2]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0:2—3.

    [3]陈龙,黄日强.利益相关者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中的责任分析[J].职教论坛,2014(15):15—16.

    [4]陈诗慧,张连绪.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现代学徒制的主体诉求、问题透视与实践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1—23.

    [5]薛贇.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16—17.

    [6]潘家俊.关于产教融合的一些思考_搜狐教育_搜狐网.

    [7]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网,湖北职业教育网.http://www.hbve.net.cn/index.php?todo=content&do=show&a=11239.

    [8]谢卫民名师工作室.中国教育云—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