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三境界,诵读经典古诗词

    张晓红

    诵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让学生更专注于诗文本身,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情景元素,从而做到对诗文更深一步的理解。但是,当代中学生恰恰面临着不会诵读的问题,这里的“不会诵读”指的是浮于表面的阅读,死记硬背,而对诗文本身没有进一步的思考,等着老师在课堂上解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甚至背诵全文,但是问起他对诗词的见解,却一概不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品味理解,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入境、融境、化境”三重境界,对于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十分重要。

    一、入境——强调诗文诵读的声画情境

    无论是描写景致的山水诗,还是抒发情感的抒情诗,古代诗人善于刻画景、物,借此抒发他们的个人情感,正如李吉林老师说的关于作文情境性的描述:用语言描述特定的“人、物、理、事、情”,相应地,将古诗中的语言转化为实在的“人、物、理、事、情”,对于学生们理解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借由外在的引导,化诗中景为实景,化诗中音为实音,将诗中的虚景转为实景,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诗中风貌。

    比如,我们在中学古诗中学到的一篇经典小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大量的实景描写,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句里有枯藤、老树、小桥、人家,是景物,昏鸦和流水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进一步引出声音的描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声音、画面两点出发,借助新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关于诗中秋景描述的图画,勾勒出日薄西山下河边枯藤老树的景观,并辅以流水潺潺声和昏鸦的叫声,瞬间就能让学生进入到一幅秋景图中,于学生而言,诗中的几笔描写,瞬间跃然于眼前,帮助理解的同时也便于记忆。

    二、融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意境

    入境让学生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情境后,下一步便是培育学生对于诗词的诵读情感,激情示范是培养学生诵读感情的重要途径。诵读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诵读的情感代表着诵读者对诗词的见解,中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各异,并不是系统成熟的,也未必符合教科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就至关重要。在做好入境的准备后,教师在课上进行声情并茂的引读,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辨音识字,还能唤起学生对诗句欣赏的引子,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了诗中刻画的意境美,另一方面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词中描绘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样黑云漫天,风雨潇潇的的景象,教师可以借助手段描述在狂风怒号下诗人的茅屋被侵袭,无知的儿童抱茅而走,诗人追赶无望后回到家中面对冰冷的衾被,前文景象的描写充满了诗人的痛苦与无奈,但是在后文中却一改凄凉萧条的心态,反倒期盼有“广厦千万间”,能够“大庇天下寒士”,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绪和不顾己身,为国为民的品格,整体节奏沉郁顿挫,前文是含蓄压抑,后文是激越昂扬。教师的范读,应以此出发,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述生活困苦的无奈、焦虑和痛苦,用磅礴、掷地有声的语调抒发诗人忧国思民的情感。这样的朗读示范能让学生直观进入诗人的情感中,仿佛正与千年前的诗人对话,与诗中的情绪同步,学生的诵读情感自然就会丰富了。这样进一步融入诗文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情和通感能力,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十分需要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

    三、化境——培养学生的认知表达

    从入境到融境,这二者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积蓄,但是诵读的关键在于表达,学生能体会情感和表述情感还是不同的,教师的示范作用还是起一个带头作用,同学们可能会据此模仿,但并非真正做到了理解意会。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使学生能将胸中意味用言语表达出来,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了解诗人的背景,深入情感

    了解诗人的平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核,对于诗人要表述的情感有更近一步的理解。引起诗词与学生间的情感共鸣,对于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起关键作用。比如,五代南唐诗人李煜所作《相见欢》一词,我们就要结合诗人的背景来看,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作为亡国君主,后又被幽禁,心情可谓郁闷忧愁,虽然前期受李璟等人的影响,语言风格明快,但是后期遭受了苦闷,风格也有了很大改变,题材更加深广,含义也更加深沉。这首《相见欢》便是其后期所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既有花间词派的婉约绮丽,又含亡国君主的无奈愁苦,只有了解到诗人的处境,才能感受到诗人凄苦的心情,才能在表达时添加上这一份凄苦的情绪。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纵向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使学生形成一套系统的语文知识,方便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

    2.多加实践,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讲究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的组织教学,以活动为教学板块,只有让学生多读多练,慢慢培养学生的情感诵读,养成良好诵读的习惯,鼓励学生诵读诗词,消除他们的胆怯情绪,使学生对诵读更有兴趣,使课堂形成一股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敢于正确表达,使语言更具规范性和表述性,诵读出意境,这就是化境了,也就是将诗中的景、情、物、理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完成诵读这一过程。语文的学习要点其实就在于表达,无论是考试还是交流,只有完整通顺地将结果叙述出来,才能有加分的效果,这样对于学生表述能力进行了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維逻辑能力。例如,在朗诵经典文章《满江红》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以情景剧、舞台剧等表演形式呈现该文章主题故事: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事迹和精神。首先让学生在课下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自由撰写主题剧情和角色,自由分配角色台词,最终在舞台上,以个人理解和情景交融的形式将岳飞的爱国事迹和精神鲜活地表演出来,不仅能升华学生的爱国精神,更能感染观众的爱国情绪,从而不知不觉达到经典朗诵入化的境界。

    学生完成从导入到输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中国古诗词在数千年历史洪流中遗留下来的特有的节奏感和独特的韵律,并且古诗词中蕴含的美观性和历史厚重感,始终散发着迷人的气质。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古诗词既是升学考试的必考题,同时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古诗词就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途径。学生在三种“入境、融境、化境”的过程里大声吟诵古诗词,在诵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诗词背后蕴含的深意,进一步使学生的情感丰富,使学生的表达完善,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诵读可以在学生心中播下诗情画意的种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品格。总之,牢记“入境、融境、化境”三个境界,在古诗中徜徉驰骋,不仅是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7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