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王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目前初中語文课堂教学“差、慢、少、费”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主要原因,语文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都和思维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试想:学生的思维不敏捷,思考不周密,思路不开阔,思想不深刻,他的听说读写能力会提高吗?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实践,积极推进思维训练,让思维训练有迹可循、有序深入。

    一、创设环境,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首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精妙的新课导入,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笔者教学《口技》一文时,课前播放一段视频《洛桑学艺》,这段视频的内容是洛桑学习曲艺的表演。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看,认真听,要能说出洛桑表演中有哪些主要内容,节目播完以后,学生的发言踊跃,都能不同程度地说出洛桑表演中表达的具体细节。笔者接着问:“洛桑表演的这个节目在曲艺形式中叫什么呢?”,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节目中回答了问题同时被带入了新课的学习之中。

    其次,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初中生正值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极强,思维极其敏捷,课堂教学中,不经意之间,他们就可能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他们常常能够“语出惊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从而点亮学生思维之光,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比如,学生在阅读《故乡》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学生阅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这段话中用了三个“辛苦”,他们的意思相同吗?都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对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感到吃惊,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这样比较深刻的问题,是学生深入思考的结果,笔者首先肯定了该生善于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积极态度,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都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这几个“辛苦”的意思。呵护学生随时产生的思维火花,不仅保护了学生课堂里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二、由浅入深,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反映在能抓住文本的本质。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有序进行,不能急于求成,浮于表面。下面以蒲松龄的寓言故事《狼》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本故事叙写了一屠夫晚归,途中遇到两条贪婪、狡猾的狼,狼为了吃掉屠夫,采用了种种手段来迷惑屠夫,当屠夫发觉两狼的企图后,先后机智地杀死两条狼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以作者的感叹结尾:“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学生如果仅就这最后的一句话,来理解故事的主旨:表现了狼的贪婪、狡猾,同时也表现了屠夫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主旨的归纳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未免有些肤浅了。从全文“人物”的主次来看,这绝不是故事的主旨,需要教师对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抓住文本的本质。因为这则寓言故事中的“狼”才是故事的主要“人物”,狼在故事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时一直追屠夫,伺机吃掉屠夫;尽管屠夫倚靠积薪,狼又主动“引诱”进攻;屠夫一直处于被动低位,迫不得已,才奋起杀死两狼。

    显然,屠夫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狼在故事中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它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恶、狡诈、愚蠢的恶人,告诉我们对待这种像狼一样的恶人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再狡猾的狼,也斗不过聪明的猎手,这才是本故事的寓意(主旨)所在。教师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蕴藏的深刻内涵,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大有裨益。

    三、变换角度,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适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在阅读《黔之驴》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造成驴悲剧的原因:从驴自身的角度来看,驴被虎“断其喉,尽其肉”的原因在于“技止此耳”,因为它只有“鸣”和“踢”之“技”,再没有其他的自卫或进攻的本领了;从虎的角度来看,是虎的强势暴行给弱者带来了必然灾难;从“好事者”的角度来看,“好事者”的“罪过”,是他把驴运到黔地,才引发了驴的悲剧,因此,“好事者”对驴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获得新的独特的解答问题的途径,新的结论可能由此产生。

    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些小组的结论是:鲁国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原因是在战略上能够“取信于民”,在战术上善于把握战机;也有一些小组认为:鲁庄公善纳忠言、礼贤下士才是长勺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学们讨论的不同结论,正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带来的结果。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有时候学生思维的结果有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思维结果也未必尽善尽美,但是却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应给于必要的肯定和保护。

    四、巧设疑问,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疑”是探求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支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巧妙设疑,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解疑——解疑过程的训练,并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在阅读《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凡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几乎没有人不为孔乙己这个“苦人儿”的人生结局感到悲哀。孔乙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同学们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后,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段导语,教师就抓住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妙设疑,设置悬念,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段导语,目标单一,导向明确,启发性极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总之,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化的思维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2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