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活力提升的路径初探

    关键词 监狱警察 队伍活力 矫正型 转化

    作者简介:黎白兰,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法学、侦查学。

    中图分类号:D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314

    监狱事业是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神圣事业,监狱工作无论是外部形势要求,还是内部自身发展,正在经历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监狱内部管理,打造一支坚守职业良知、恪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敢于担当,艰苦奋斗、勤俭兴业,真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干警队伍。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活力,关键在于适时将传统的看守型干警向矫正型干警转化,要求矫正型干警发挥队伍主体作用,提升业务执行力和创造力,要把握当前政治红利,抓住契机,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增加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改造战线积蓄力量。一、传统看守型干警队伍对警察活力提升的桎梏

    监狱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治本安全观的引领下,全国监狱人民警察奋勇作为,为监狱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看到监狱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晰的意识到,构件现代文明监狱,要充分意识到传统看守型干警对监管安全改造工作的消极作用,提升队伍活力要从根本上转化思想,发挥监狱警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警察管理的主体地位,扩大矫正型警察队伍数量从而服务监管安全改造工作。

    (一)干警队伍工作现状

    看守型干警的职业能力提升较为被动,主流观点中,对于监狱干警的压力主要集中于监管安全的压力和生产任务的压力,事实上,基层干警面临的工作压力远不止如此,瞪眼排班、业务学习、技能提升、理论拓展、生产任务、职位升迁、岗位轮换、人际交往、家庭事务都可能成为监狱干警工作压力来源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这些来源和因素将监狱民警的工作变的重复而繁重,为应对职业倦怠,看守型干警将监管安全归纳为在岗期间“不出事”,生产任务“能完成”,用当前的“平安”麻痹集体意识,一旦监管安全出现疏漏,则归咎于“运气”,认为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和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再犯罪的问题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思考。全狱或者全部门的积极联动形成改造合力的现象一般仅适用于少部分表现突出的抗改分子,大部分混监度日的服刑人员都依靠监纪监规的约束,并未形成针对性的改造监管措施,造成表面看改造纪律良好,实际看改造质量一般的局面。

    (二)警囚关系现状

    随着减刑新政策的落地实行,软性对抗监管改造的表现开始冒头,先前有减刑期待但不符条件的服刑人员把对政策的抵触迁移到对干警执法的对抗上,懒工装病、蓄意破坏甚至煽动对抗生产情况时有发生,监规纪律因不能加分而不再具有奖励意义;三个月到一年的短刑犯进入监区,存在监狱生活适应期长、减刑期望低、管控成本大、效果差、难度大的问题。再者,作为监狱重要职能部门的监狱医院,狱内医患关系存在两种极端:部分老病残犯对监狱医院不信任,拒医拒药;另有部分服刑人员频繁求医,点名要药,小病大养现象时有发生。两种现象的存在,都是对监狱监管纪律有效履行的威胁。目前,监狱内部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对罪犯人权保障与警察职能行使存在冲突,任何一方的实施,必将倾轧另一方的执行。

    (三)活力不强导致现有监狱改造质量不高

    现有的管理模式将犯罪产生的根源压制在遵守监纪监规的表象之下,监狱的安全评价集中在监狱全年的安全稳定,虽然监狱再犯罪率数字不高,但违反监纪监规和破坏监管秩序情况时有发生,隐案击发即成大案,黑龙江和云南监狱的血案提醒我们,表面的禁锢只对冲动型犯罪产生积极作用,不能从根源解决犯罪的再发生,一旦矛盾积累达到触发点,极可能导致狱内违法犯罪,对罪犯回归社会后的再犯罪也难以控制。二、转化后矫正型干警对活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提升狱内效能

    监狱水平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监管安全,监管安全既要体现警察管理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导向也要体现罪犯改造为目标的监管定位,为实现这一功能,监狱监管改造必须以警察为中心,以改造罪犯为根本。以警察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警察在监狱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管理”监狱,积极承担狱内监管责任。以改造罪犯为根本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只有实现改造目标,监管安全才能有保障。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是监管工作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监管制度约束更要深挖犯罪原因,寻找解决途径,探讨改造方案,实施改造细则。只有转型后的矫正型干警,在摸准每名包教的犯罪根源和日常表现后,对症施药,辅之以严格的监管措施,才能从根源上降低服刑人员的再犯罪发生率,真正实现监狱的改造职能。

    (二)把准监管安全的七寸

    监狱的监管安全管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服刑人员自身的安心改造和遵纪守法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从传统的看守为主,转化为矫正为主,监狱警察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履行警察责任与担当,以惩戒、教育、矫正、管理、社会帮教、劳动改造,亲情关怀为手段,从法治、政策、情感、前途、社会融入为内容进行疏解,呈现出多种形式和方法内容的约束、管教,发挥各正式或非正式的主动引导作用,完全破除据以犯罪的思想根源,就能解决监管安全改造的最大隐患,实现监狱监管的安全稳定。

    三、看守型向矫正型转化的构建是提升队伍活力的关键

    (一)构建目标

    现代文明监狱的创建要求监狱安全,监狱安全的保障在于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监狱工作的主体,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整体工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监狱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决定着监狱工作的成效。将干警职能进行重大调整,目的在于盘活警察队伍活力,提升监狱改造效能,把握监管安全改造的核心。而职能转化的一个重要点在于改革干警激励考核机制,将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计入干警职业生涯的附加计分选项中,在职位升迁和岗位轮换时,计分项目可适度发挥作用,提供多种可能性,盘活工作积极性,打造优质队伍,实現监狱职能行使的最优化。

    (二)构建的手段

    1.打造优势制度和政策

    监狱的改造工作由监狱民警执行,从国内多学者对监狱干警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分析来看,尽管监狱干警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明显,但警察离职率不高,多数警察对脱离队伍没有期待。若能增加一线干警的教育培训,培养提升警察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提升警察管理在改造罪犯中的决定性作用,尝试建立专业的矫正干警队伍,赋予相对应的职位头衔和职级待遇,在制度设计和福利待遇倾向于矫正型干警,使之目标更具体,对象更有针对性,所得的“回报”也更丰富,更能刺激干警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改造一线的专家力量,打造优质队伍。

    2.形成帮教与包教合力,整合资源强化主体意识

    现代监狱管理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充分有效的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一方面可以消除社会对服刑人员的偏见,便于刑满释放人员避免标签化,更好的被社会接纳,同时也能增加改造力量的多样化、改造措施的多元化。优质的社会资源和先进的知识技术,同罪犯改造有机结合,能碰撞出更有效的改造火花。传统看守型的帮教制度,比较笼统,只在帮教对象选择、包教措施实施上规定了具体次数和帮教目标,没有将帮教成果作出细化要求,且将包教和帮教分割开来,没有形成合力。因此,看守型为主的监管改造工作队伍将社会帮教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社会帮教的力量。实际上,在服刑人员的权利申诉和教育改造上,帮教警察和社会帮教力量也是服刑人员的期盼,合理使用二者合力,将有可能在对服刑人员的改造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转型后的矫正型干警从主观和制度上都更愿意寻找更多的有效监管措施辅助包教,作为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帮教,因为符合监狱和服刑人员共同的期待,无疑会成为矫正型干警主动选择的改造措施之一,除了社会帮教可提供的制度和政策帮扶,获取更多的社会帮教资源,构件社会帮教的多元网络,实现监管管理、教育培训、劳动改造、法律咨询和代理、就业指导、解难帮扶、消除固有印象等目的,为服刑人员的自主改造和积极回归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内化于因,外化于行”,安全不是监管改造的目的本身,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矫正型的干警改造工作不仅仅集中于罪犯外因的改造,更重要的在于对罪犯内在的个人意识进行系统修正,监管改造需要唤醒罪犯改造的自我意识,只有矫正型的干警才能找到罪犯的需求变化,促使罪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扩大监狱改造对罪犯自身的影响力,降低再犯可能。

    3.增加计分考核项目,提升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现有考核基础上,可额外增加计分考核项目,计分项目可以设为选修项,如:将干警与服刑人员配对,二者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干警间存在主次关系,按照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为标准进行主次加分,所加分数不参与年度考核,但可作为干部队伍升迁的额外计分项目,改变传统的考试和领导推荐这一单纯干部队伍升迁方式,项目更细化,更能体现干部队伍的质量。

    改造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衡量:(1)确定配对对象后,对干警的加分项分两块进行,一种是对象为服刑人员的,以该对象本年度的计分考核与上一年度的考核进行平行对比,超过一定比例可分别定位改造成果合格、良好、优秀,干警队伍按主次顺序实施加分;另一种为考核对象出监后,以出监后一定年度内是否有违法犯罪现象为基本考量,无违法犯罪现象的,对最后负责帮教的干警实行加分处理;(2)从干警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进行评价,对具体服刑人员的针对性越强,次数越多,所得分值越高,参与干警按比例获得相应分值;(3)所帮教对象若出现狱内违法犯罪行为,实施一票否决制,不参与计分。

    4.构建后的目标

    李斯特说过: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同理,最好的干警队伍,带来的也是最安全稳定的监狱管理,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活力的提升,就是监管安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从传统看守型转向矫正型,就是要调动监狱民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发挥在监管改造中的能动作用,为改造战线沉淀力量。一方面要求建立与之配套制度和政策,适应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健全考核机制,提升能干事、愿意干事的干警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矫正型队伍的建立对于发挥监狱民警的个人价值和提升队伍活力,都具有积极意义,能更大程度的提升监管改造力度实现监狱职能,为构件现代文明监狱踏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姜金兵.监狱管理工作要注重在“四强化”“四着力”上下功夫[J].中国司法,2014(8):26-28.

    [2]贾洛川.试论监狱惩罚罪犯与保障罪犯人权的关系[J].净月学刊,2016(5): 31-35.

    [3]王勇.我国监狱罪犯改造手段优化研究[J].法制博览,2019(4):73-74.

    [4]安徽省司法厅课题组,洪禹候.构建以改造质量为中心的监狱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司法,2017(2):34-39.

    [5]李景言.论新时代监狱文化建设[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8(1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