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心理训练的若干理论问题

    付全

    

    

    

    摘 要:发展校园足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足球项目的普及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磨炼意志品质,并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是以校园足球为载体,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本文从校园足球的心理效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执教策略,校园足球心理训练的金字塔,教练员的地位、角色和责任,以及心理训练原则和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以期为今后校园足球心理训练的方法设计和实施做准备。

    关键词:校园足球;心理训练;足球意识;心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9-00-03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发挥足球育人功能。2015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国家层面如此推动一个运动项目在校园内普及,重视程度之高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选择足球项目?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意义何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发展校园足球是为了体现体育的育人功能,让更多人学会足球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磨炼意志品质,并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仅是扩大足球人口,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更重要的是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以校园足球为载体,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然而,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不是仅仅通过训练和比赛就无条件发挥作用的。只有在足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才能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多种心理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坚强意志等品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如何更好地融入學校环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足球项目的心理价值,掌握校园环境中足球心理训练理论和方法。本文将重点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为校园足球心理训练的方法设计和实施做准备。

    一、校园足球的心理效益

    足球作为以技能为主导的同场对抗类的集体运动项目,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可以锻炼多种心理能力,发挥多种心理效益,包含了从微观的感知觉促进到宏观的人格养成。

    (一)运动感知

    足球比赛场地大、参与人数多,在双方争夺球权和争取射门得分的对抗过程中,球员需要对球、队友和对手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做出准确的观察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这需要球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和观察能力,准确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速度知觉。在以传接球、控制球和射门为核心的技能形成过程中,球员对球的性质和运行规律的准确把握需要形成高度精确的专项化知觉,即球感。长时间的足球专项练习可以提升运动相关的多种感知觉水平。

    (二)知觉运动技能

    知觉运动技能是感知觉高度参与的运动技能,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准确性上。在足球运动中,对抗、移动、控球等技术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需要快速应变、动作灵活、协调流畅,同时对动作的精细性和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长时间的足球练习可以有效提升知觉的准确性和动作技能水平。

    (三)足球意识

    比赛场上的专项意识是一种在长时间训练后形成的高级心理过程,是对专项运动规律深刻认识的一种体现。足球队员准确、快速、高效、合理的决策和行动过程就是良好足球意识的具体体现。足球意识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区域和位置意识、移动意识、动作准备意识、配合意识、冒险意识和攻守转换意识等。

    区域和位置意识是球员场上分工配合的基础,在小球员的早期培养和练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移动意识体现在球员在观察、判断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改变位置和方向的过程。向哪里移动、如何移动反映了球员的基本战术素养。动作准备意识是指球员完成动作前的准备意识,体现在传接球、射门及防守动作前的位置和身体姿态的调整,是动作完成质量的前提和保证。配合意识是队友间为实现某种战术目的的集体思维形式,是实现战术目标的保证,是球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冒险意识是球员对攻守时机的判断和把握能力,以出其不意的行动和承担失误的风险博取最大收益。攻守转换意识是球员专业素养的体现,是球权转换过程中思维和行动的快速转换,从而在第一时间把握由攻转守或由守转攻的最佳时机。有效的指导和长时间的专项练习可以促进足球意识的形成。

    (四)思维和决策

    足球训练和比赛情境中充满了大量的思维和决策过程,每次攻守行动的选择和变化就是一次思维和决策过程。搜集何种信息、如何加工并做出预测和决策行动,会通过球员的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球员的思维和决策水平。球员的个人战术行动的合理性,以及球队的配合默契程度都是思维和决策能力的体现。有目的的个人战术行动训练和集体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这一能力。

    (五)健全人格

    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情境和情感体验。在训练和比赛中,球员要学会面对各种困难,体会胜负得失,理解个人与团队、义务与责任、尊重与包容、规则与公平、付出与收获等多种关系和价值原理,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执教策略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速度较快,不同阶段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从事足球活动的动机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对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有较准确的把握,采用恰当的执教策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和训练效果。为此本文梳理了不同年龄段学生与足球教学相关的主要心理特征及执教策略(表1)。

    三、校园足球心理训练金字塔

    开展校园足球心理训练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不同年龄段的内容和重心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以培养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足球参与动机,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足球学习的自信。学生因为喜欢而从事足球活动,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足球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避免追求单纯的比赛结果。在此基础上,培养运动感知觉和知觉运动技能以及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足球意识是校园足球心理训练的核心内容,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应该进行重点训练,并贯穿在各个年龄段。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社会意义逐步增强,这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最佳时机,并应贯穿日后学习生涯,形成学生的自觉意识。总体而言,校园足球心理训练应自下而上形成从兴趣、动机、感知觉、专项思维和意识,再到人格完善的重要品质的金字塔形状(图1)。

    四、教练员的地位、角色和责任

    教练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自身的形象、运动能力和权威身份,他们经常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练员对学生的影响力往往比家长、任课教师,甚至比班主任影响更大。校园足球的教练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学校里他们首先是教师;足球场上他们是教练;场下他们与队员是朋友;生活中他们有时又像是家长。因此,教练员是实施校园足球心理训练和立德树人任务的最佳执行者。为此,教练员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根本;第二,教练员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教学和训练实践中把传授技能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相结合;第三,掌握设计训练和比赛的方法。教练员在实施校园足球心理训练过程中,应重点承担以下责任。

    (一)激发兴趣、满足需求

    学生们从事足球活动,首先是为了获得乐趣,寻求新的体验,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教练员要保护好孩子们的运动兴趣,不可过早地进行成人化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更不能为了追求比赛结果而提出过高要求。练习活动的设计及比赛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难度适中,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实现需求的满足。

    (二)传授技术、引导思考

    中小学阶段的足球训练,多以技术传授为核心。技术练习不是抽象和孤立的标准化动作的重复,应更多地体现实战背景下的技术运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技术运用的时机和变化,促进多种足球意识的形成。

    (三)鼓励信心、激发动机

    年龄低于12岁的孩子会将教练员看成一面镜子,并通过他们看到自身的能力。因此教练员要经常鼓励孩子的行为,不能过多地纠正,尽量减少批评,从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合理设置练习难度并提供积极的反馈,满足学生寻求认可的心理需求,從而激发起不断学习和接受挑战的内部动机。

    (四)建立团队、培养责任

    集体项目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共同目标。建立团队是教练员执教的基本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渠道,让每一名队员都承担起团队中的一部分责任,形成团队归属感并愿意为之付出,这是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五、心理训练原则和思路

    开展校园足球心理训练,首先要对校园足球训练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再认识。训练内容一般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的关键,比较重视体能和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相对滞后,心理训练常常是放在最后或赛前,甚至缺失,训练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图2左),教案或训练计划中也经常把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分开,并按比例划分。这无形中将训练内容人为地割裂开,不利于球员综合能力的提升,训练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也受到了局限。球员在场上的表现是在心理和意识支配下,体能、技术和战术能力的综合体现。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分开讨论,但在实践中无法分离。因此,校园足球训练结构应理解和表现为相互交叉和包含的结构(图2右),即体能训练不应是脱离足球比赛技术和战术背景的田径场或力量房的简单、枯燥的训练,而是应该根据技术和战术需求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技术训练要在战术需求的背景下,在一定体能强度基础上进行的。技术训练不应是动作规范性的抽象化的重复动作练习,而是要体现出技术运用的战术背景和变化;战术训练的同时也是对体能水平和技术精湛程度的检验。

    校园足球心理训练不应该是独立于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之外的高深的、神秘的方法,心理训练应该融入到足球的专项训练之中,做到“心理-技术”结合、“心理-战术”结合、“心理-体能”结合、“心理-团队”结合,做到“无心理不训练”。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编号:CIT&TCD20180335)

    (首都体育学院? 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