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下行进式报道的思维创新

    郭戈

    【摘要】行进式报道是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综合性报道形式。相比于其他的报道形式,行进式报道侧重于关注行进过程中的人物和故事以及当前环境下的新变化。新时代新语境,在互联网等新技术传播条件下,流于形式的、单纯的“我把新闻播给你看”的行进式报道,已经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受众需要更加新鲜的信息资讯、新颖的文化符号、新意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新语境情形下,探讨行进式报道的行进式思维就显得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新语境;行进式报道;思维模式

    行进式报道,也称作纪行式报道,是指记者按照拟定的策划方案,一边行走一边采写新闻的报道方式。在西方的新闻实践中,被称作“Travelogue Journalism”。20世纪以来,由于广播传播的方便快捷,行进式报道得到广泛运用,受到听众的追捧。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使然,电视的采集和传播手段得以便利化。因此,行进式报道也开始在电视中频繁出现,开拓出广播电视行进式报道的新空间,并逐渐体现出融媒体时代的新特色。

    一、行进式报道的历史溯源

    行进,也称纪行和行游。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记载行游见闻的著作在各历史时期就不断出现。比较早的如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他自小随父亲求访水道,博览群书,游历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域,著写的《水经注》一书,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拓者。明朝的时候,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四十年间观察到的各种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中国游记的典范之作。《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也被定为当今中国的旅游日。另外,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斯诺的《西行漫记》也都是带有一定新闻性质的游记。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行进式的采访报道。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行进式报道,当数从1935年7月开始,《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沿红军长征部分路线前行,公开真实报道工农红军情况和中国革命见闻的《中国的西北角》。

    一时总有一时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新闻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昔日的游记、纪行逐渐成为今天我们常见的行进式报道。新闻意义上的行进式报道,也有人称之为“路上的播报”“移动的镜头”“遥远的眼前”等。行进式报道是传统媒体区别于日常新闻类采访的一种特殊的报道方式,当然,也是传统媒体各种新闻资源集中呈现的最佳方式。缘于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电视逐渐借鉴以往报纸、广播媒体常用的行进式报道形式,开启了电视化之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说长江》《望长城》都有着这样的痕迹和影子,节目的主题和内容带有浓郁的行进式思维和思辨性色彩。近年来,行进式报道逐渐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策划能力、技术手段、社会资源的方式和平台。这类带有考察、探访性质的行进式报道节目,给读者、听众、观众打开了一条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文化长廊、精神通道,歷史性、时代性、文化性、思想性弥漫其中,已经成为众多媒体践行“四力”、拓展影响的阵地和方式。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为了进一步做好行进式报道,就要对行进式报道的概念或定义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综上所述,行进式报道是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围绕某一重大报道主题或某一备受社会关注的历史、新闻事件,通过徒步或借助于各种运行的交通工具,在既定的时间、拟定的行程中,完成具有明确主题思想和连续性的报道方式。

    二、行进式报道的生产方式

    行进式报道的采访与日常的新闻采访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非事件性”特征,缺乏即时性、突发性的新闻元素,加之参与人员多,采访时间长,空间跨度大,一定意义上讲,采访报道的主题和内容新闻属性都比较弱。由此,要增强行进式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就必须充分认识其优势。

    一般而言,行进式报道包含两个基本元素:一是在移动的、行进式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媒介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报道方式完成拟定主题报道;二是通过集中或固定一个至多个时间段落,进行主题集中、连续性的报道。上述两种元素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由于行进式报道的时间连贯、报道持续、循序渐进的特点和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等特征,要做好报道,就要在主题策划、组织实施、内容挖掘、传播效果等四方面下功夫,统筹做好行进式报道的全过程、全流程。

    主题策划是行进式报道的“灵魂”和“核心”。在行进式报道过程中,所有的行为和行动都是围绕既定的主题来进行的。因此,主题策划的精确到位,是决定行进式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一个主题几乎都包含历史性、现实感和未来影响,所以在选择确定主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河南广播电视台组织旗下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的“追寻初心——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大型主题报道,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是追思历史、面向未来的重大活动。报道的主题围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长征精神,展示了发展变化,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组织实施是行进式报道具有极强实操性的一环。在开展行进式报道的过程中,要站在系统思维的认知上进行统筹,从人员队伍、知识储备、思想认识、技术设备、物资保障等多方面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性措施上做好准备。为了做好“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报道活动,河南广播电视台依托新农村频道,利用社会爱心企业的支持,配置了状况优良的车辆和技术责任兼备的驾驶人员,精心挑选的62名报道队员大多为党员,并组建了临时党支部,邀约了郑州大学马列学院教授孙俊杰、大别山干部学院教授蒋仁勇作为学术顾问,随报道团队一起前行,进行历史知识和革命精神的辅导讲习。这种有序的准备工作为采访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内容挖掘就是要从看似平常的生活现实中找到视角独特、视野广阔的人物和故事,做到系统的梳理和个案的整理。讲真故事、讲新故事、讲打动人心的故事。行进式报道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进程,随时会有新的人物和故事出现,这为内容的挖掘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储备。在“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主题报道中,记者一路走来,一身汗两脚土,探寻挖掘出沿途百姓口口相传的感人故事:红军吴焕先毁家舍身闹革命,一家八口人先后英勇牺牲,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吃豆腐脑”“送银元”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军纪,这是人民军队的制胜法宝;何大妈为保卫红军戳瞎右眼,卖货郎主动为红军在崇山峻岭中带路,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这是长征胜利的根本;等等。这些故事内容人物丰满、细节感人,有情感、带温度,传神传意传千古,在听众和观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绪的共振。

    传播效果是一切报道活动都全力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将活动的组织效果和报道的呈现效果结合起来,力求实现二者的完美呈现。在行进式报道中,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的选题是并行且一体的,不管选题的样式多么丰富,报道的内容多么广泛,都必须围绕活动的主题来进行报道主题的选择。如果离开了事关活动主题的人物和故事,即使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选题和内容,也不能视之为成功。在“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主题报道中,报道团队沿着红军战斗的足迹行进,寻访红色土地上的英雄故事,探访当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革命老区人民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创美好新生活的蓬勃精神风貌,起到了集束、裂变的传播效果。从目标导向出发,因为行进式报道的所有环节和步骤都要为主题服务,这就要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融媒体传播,把节目做成“看得见的广播”“听得到的电视”,能随时听看,反复听看,进而实现传播渠道的丰富性和传播效果的扩大化。

    三、行进式报道的思维创新

    (一)行进式报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一般来说,有纯运动状态和非纯运动状态两种形式。行进式报道的纯运动状态是指记者在主题报道活动中,为了完成报道任务,在脚步不停的高强度运动中,以职业的敏感捕捉主题线索和人物故事,而且这些内容都必须和行进式报道的主旨思想、总体要求一致,是行进式报道中的“游击战”。非运动状态是指在事先策划的前提下,根据已有主题的脉络开展的采访报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特殊人物、特殊故事的特别挖掘,采制出具有现场感的新闻报道,是一种有备而来,时间上、内容上相对从容的主题报道活动,也称之为“阵地战”。无论是“游击战”还是“阵地战”,都需要在行进中完成采访报道任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行进式报道《穿越“三北”风沙源》报道中,在穿越新疆且末县时,由于地理、信息等原因未能进行先期的资料收集,记者就大胆采用了体验式采访,把自己在当地深呼吸后感受到的空气的清新感、湿润感用到了广播的录音报道中,一种新鲜苍翠的感觉伴随着声音的力量,让听众耳目一新、想象无限。

    (二)行进式报道的变化状态

    变化状态一般是指行进式报道中,由于受到不可预期的人为、自然等非正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必须对采访人物、主题内容、发稿时间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行进式报道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变化性状态,时常导致本来已经拟定好的采访主题,不得不被迫改变、调整,甚至重新寻找的情形。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要有以变应变的思维和行动,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只要与原来的主题相一致、相吻合,就可以大胆选用,进而确保行进式报道在变化和非变化中圆满完成。在“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主题报道中,报道团队从位于桐柏县城南隅的革命纪念馆墙上的“红军花”出发,找寻新的报道思路。通过了解,知道这一簇簇的如同红星状的鲜花,是当年南方红军战士转战时带过来的草籽生长而成的,因此桐柏人称之为“红军花”。根据这个意外的变化,报道团队摄制出“世上有朵美丽的花淮河源头吐芳华”电视节目,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很好的社会影響。

    (三)思维创新在行进式报道中的应用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思维的本质表现在人类的创新实践中。思维创新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知识转化、实践探索、功能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行进式报道而言,要在相同中求新、求特色,就需要加强构思,选择不同的角度切入报道点;提升高度,强化对主题的提炼和升华;取舍有度,对材料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运用;丰富表现形式,采取适当的写作体裁和表现手法;拉伸采访,拓展报道的深度、力度和角度。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系列报道中,《大河报》系统谋划,思维创新,把主题采访活动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检验,通过新形式融合新内容,各种媒体形式互融、互补、互动,实现素材一次性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信息多渠道发布、效果全方位呈现,创新采编方式、传播渠道、产品形态,实现讲好故事与行进式报道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思辨色彩对行进式报道的影响

    具有思辨性的行进式报道是指在时间、空间有限的过程中,让记者通过满怀关切的报道,表达出深度、广度和厚度基础之上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光芒,从而避免出现行进中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表象化报道。在“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主题报道中,62名记者脚下有泥土,心中有芬芳,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跨越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省,行程5200公里,用心用情重温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用镜头和笔触讲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同时,也在深刻感受长征精神内涵的同时,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动力,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初心,感受到新时代革命老区人民开创美好新生活的精神风貌。

    思辨于行进式报道而言,虽然很重要,但是有难度。在时间界定、空间限制、长途奔袭、情况变化的行进式报道中,即便是完成日程拟定的采访任务,都有一定的难度。要进行思维的创新和思辨的运用,除做到熟悉新闻业务,对报道活动有宏观认知,对主题内容有切身感受外,还要立足当下,“看以前”“看眼前”“看长远”,让好的报道主题和难得的报道时机,在思辨中由静态存在变成动态新闻。

    思辨不仅对新闻事实作出实事求是、具体周详的报道,还要见微知著,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新闻,客观公正地分析思考,让听众、观众在报道中悟出道理。当然,凡事预则立,有准备、有策划的采访报道往往比突然而来的新闻更有感染力。要做好行进式报道的思辨性,就要用最新鲜、最客观、最实际的报道线索形成的思维,去突出报道重点和报道主题,并根据相关因素的变化随时加以调整和提升。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和新的语境条件下,受众需要更加新鲜的信息资讯、新颖的文化符号、新意的表达方式。因此,行进式报道既要有行进性,又要有创新性。创新性来自生产方式,也依靠思维创新和思辨的应用。“行进性”是行进式报道的外在形式,赋予了其主题内容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对听众观众的吸引度;“创新性”是行进式报道的内在要求,要想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传播力更加强大,就要通过报道思维之新和问题思辨之用,实现行进式报道中正面与反面、全部与局部、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成功与失败、偶然与必然等因素的客观表达,进而由点到线,由面到立体,由微观到宏观,让报道的真实性、思辨性、时代性跃然眼前。

    参考文献:

    [1]郭长江.广播行进式报道的“行进式思维”[J].中国广播,2010(1).

    [2]许新霞.论行进式报道的思辨色彩[J].中国广播,2012(10).

    [3]成越洋.行进式报道的跨文化传播意义:以“丝绸之路万里行”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7(6).

    [4]李文红.全媒体融合传播的“走转改”探索:以《大河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系列报道“都市追梦人”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5(2).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