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讨

    林玉盈

    摘 要:本文以图书馆管理为研究对象,站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首先,在对信息化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简单概要了图书馆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内容等。其次,结合现阶段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综合情况,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策略。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可以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图书馆信息化的了解,进而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新改革

    在日臻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影响下,人们的学习意识和需求日臻强烈。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传播与共享平台,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图书馆的辅助下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由此来加快个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处于这个由信息化牵引的发展新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应用愈加广泛,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个性化服务体验,驱动着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变革。面对宏观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作为图书馆管理者而言,当下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积极调整图书馆管理模式,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服务需求。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不断扩展图书馆服务空间,在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增强图书馆发展核心竞争力,使图书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仍然保有一席之地。为此,作为一名图书馆从业人员,我们有必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一番深入的研究。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

    思想观念指导行为实践。对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唯有对之做好全面了解与掌握,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后续工作进展,本节着重就其价值及现状进行了解读,以引起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

    1.信息化概念

    所谓信息化,是指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对所有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效率,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事实上,网信事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驱动着各行业领域的深度变革,图书馆行业赫然在列。

    2.图书馆信息化内涵、主要内容

    图书馆本身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构成,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促进知识传播与共享的重要平台,对学习型社会建构意义重大。在宏观信息化环境的渲染下,数字型图书馆成为了图书馆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并由此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构了图书馆管理场域空间,更多发生在虚拟平台上,各类信息数据的交互力度增强,有助于其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形势,从而输出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图书馆管理信息化,还搭建了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的有力通道,打破了其各自为政的发展格局,与其他图书馆及社会资本的连接,为之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内部控制各环节间的交互更加顺畅、紧密,对提升系列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作用显著。尤其是李克强总理提出 “互联网+”的战略构想之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已然成为了其在现实语境下的必然趋势,是更好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同时与其自身而言,亦是有效增强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关键选择。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图书馆管理也迎来了莫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信息化的应用,为之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支撑,并产生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客观上讲,我国当前阶段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形势良好,取得了斐然成就,向大众输出了更高品质的服务,对推进学习型社会建构与全民阅读战略落地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自2011年到2020年底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全省党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邯郸学院、天津公共图书馆等相继制定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主体包含了高校、政府、科研、企业等,这充分说明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是创新变革的必然之选。不仅有助于图书馆信息传播功能的充分发挥,还可以为图书馆公共阅读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但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仍旧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较之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未来有着巨大的优化可为空间。简单来讲,当前图书馆多处于独立管理模式,设定了相当严格的借阅规章制度,并且手续繁琐复杂,严重影响了读者的服务体验,图书资源较为分散,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交互缺失,未有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降低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浪费现象。同时,部分图书馆建设及管理理念依旧落后,对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不够清晰,領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滞后性,创新亦是没有了着力点,虽然引入了部分办公软件及设备,但与自身实际管理需求契合度不高,影响了其价值产出,最终落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另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缺乏必要的宏观谋划,部分单位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突出,造成了一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浪费,影响了其实际效益产出,降低了管理者的投资热情,后续工作迟滞无法顺利推行。除却上述这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素养水平要求,而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的缺失和滞后,亦是阻碍相关工作有效展开的重要因素。

    三、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是其在现实语境下发展的必然方向,并产生了多重价值。作者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具体路径:

    1.精心谋划战略发展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是迎合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要求的重要表现,可提升其管理效率及质量,因此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选择,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紧密贴合自身实际需求,以实现其价值效益产出的最大化。图书馆管理本身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包括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以及服务管理等诸多项目,其目的在于合理开发书刊资源,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审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协调,努力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奠定扎实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事实上,唯有在庞大客户的支持下,图书馆才拥有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并由此汇聚更多的资本资源用以进一步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图书馆还需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环境下的决策支撑能力建设,构筑畅通的外部信息采集和处理渠道,实时掌握行业动态发展趋势,并对照现行的工作运行机制,生成庞大的分析数据系统,找准差距与短板,以明确强化管理信息化的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保证有限资源的最大价值产出。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管理决策层要精准把握时代的脉搏,加快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战略部署,整合可调配发展资源,逐步加大相关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先进科技应用,重视专业人才培育,以此来奠定良好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条件。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系列切实可行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策略,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包括制度、考核、激励等,形成新的内部控制格局,推动管理信息化在各个层面工作中的渗透,由此迸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逐步达成预期目标。

    2.汇聚多方力量支持

    学习型社会建构视角下,图书馆作为各类知识资源的集散地,展现出了多重价值功能优势,对促进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同时,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今天,图书馆行业亦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管理信息化这项工程,其本身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科技投入,单纯依靠图书馆一方力量,周期长、见效慢,应当进一步扩充支持力量,汇聚多方参与,形成协同效益,以便于其为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根据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应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对此,为有力保障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有序、高效、稳步推进,要形成社会共治格局,以图书馆为主体,竭力政府政策支持、社会技术支持、大众信息支持,最终实现持续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目标”。具体而言,地方政府明确图书馆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构、全民阅读战略实现上的价值,全面了解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境,划拨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并出台系列惠利政策,引导社会资源的集聚,积极投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去。同时,图书馆亦需树立 “平台思维”“图书馆+” 意识,主动寻求社会力量的注入,成立读书会联盟,开辟一条文化与企业联姻的新路子,突出自身社会价值,并通过主动服务的姿态,得到企业丰厚资本的支持,引入更为先进的科技装备,为实现管理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充分依托互联网络的良好交互性,开通多元化的对外交互通道,搜集大众的相关意见或建议反馈,为下一阶段的管理信息化指明方向。

    3.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硬件和软件两个核心板块的支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达成综合服务水平提升的目标。其中,硬件建设方面,图书馆应将检索设施、网络设备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等纳入到与信息资源采购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提升IT技术、装备水平,从而实现检索、采集、分析、加工和供给等信息服务项目的无缝对接,改善重业务、轻管理的现状。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下,借助专业公司的支持,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升级改造,增加带宽,提高核心网速率和广域网速率,并将周边的图书馆纳入进来,畅通彼此间的交互通道,充分发挥联合优势与力量,摆脱各自为政的发展格局,加速优质信息资源共享,以便于输出更高质量的用户服务。软件建设方面,图书馆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更为专业的外包服务,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输出,增强对大众的吸引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本身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同时触及到管理科学、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要综合审查其现实效益,由专业软件厂商完成核心设计,继而组织自有技术团队进行必要的扩展升级,使之更好地契合图书馆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重构图书馆业务流程体系,实现文献采、编、阅、藏等工作的高度集成化管理,并开通自动化管理系统,加强各部门工作的有效对接,尤其重视信息系统的协同化问题,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除却上述这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将之置于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互联虚拟空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要着重关注该环节板块的建设,纳入到日常信息化管理项目当中,紧密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前沿,引入先进的防护软件。

    4.重视专业人才建设

    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启了其创新发展的征程,而人才作为其核心资本,其专业化水平建设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新时期,图书馆应当树立高度的人才战略意识,摆正其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的双向举措,持续推进管理信息化深入。具体而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理论、信息技术素养、良好应用能力等,并树立高度的主动服务意识,以强大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去适应信息领航员和信息工程师的角色。对此,图书馆应进一步优化管理规程,明确岗位角色职能,制定严格的职业准入和任职资格制度,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人才市场开放,通过系列激勵政策设计,吸引优秀人才从业,以此来改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由学科专家、业务骨干与复合型管理人才组成的人才梯队,从而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在此过程中,图书馆还需积极谋求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其人才培育主阵地作用,以图书馆管理信息化为导向,联合开发校本化课程,辅助进一步明确高校工作方向,从人才发展的源头抓起,解决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窘迫局面。同时,图书馆亦需定期或不定期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活动,强化已有从业队伍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意识,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丰富其学识构成,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竭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为下阶段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基础。另外,对于图书馆馆员而言,亦需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了解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潮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增长学识、锻炼能力,积极迎接工作挑战,实现岗位价值最大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强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是其在现实语境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当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并主动谋求多方力量协同,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同时依托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实现其预定目标,以输出更高质量的用户服务,为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与全民阅读战略落地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光瑞.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

    [2]祁兰兰.探析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J].传媒论坛,2020

    [3]江俊英.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

    [4]滕春阳.试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20

    [5]刘艳文.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途径[J].质量与市场,2020

    [6]吴 琼.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方法分享[J].农家参谋,2020

    (作者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