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课式”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究

    黄继东

    

    摘 要:体育教学研讨活动由于受重视程度不高、参与对象面窄、水平不均衡、活动环境、对象的主客观因素等影响,教师的发展速度不均衡、教研能力欠缺、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专业发展不全面。以“叫课式”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培训对象参与途径的多方位、专业发展的多角度、教师群体发展的多层面为目标,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成长需求,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实践调查、文献查阅和观察实践等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叫课式教研;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9-00-02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体育与健康)》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从新手到熟练、从熟练到成熟以及从成熟到卓越的三个阶段,从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两个维度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体育课程的实施,基本途径是体育课堂教学。基于三个阶段与两个维度的标准要求,如何创新教研方式,促进体育教师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及组织的相关教研活动,以“叫课式”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为载体,创新教研活动,做好上传下引的衔接、枢纽作用,保证活动参与面与教研效果,促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叫课式”教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考虑创新教研,提高研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主要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现场上课效果受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天气的变化影响较大,骨干教师示范课受参与教师的观、议、评课的能力等影响较大,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受案例与教学策略的累积等影响较大。针对存有问题,做好县区教研与校本教研的衔接、活动参与对象及途径的最大化、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群体的协同发展、专业基础与专业实践全方位提升等,结合教学调研及参与一些相关的教研活动,通过实践实验,创新教研方式,开辟有效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

    一、“叫课式”教研活动的内涵

    “叫课式”教研活动形式是从培训对象参与途径的多方位、专业发展的多角度、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多层面的综合考虑而进行的教研方式的创新尝试。“叫”是指大家叫课题、争课的教学设计、争公开教学、讲座与点评。“课”指上课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观、评、议课及活动结束后的“复制”式研课等。

    以一次区小学体育学科中心活动为例,主題是“技能教学有效渗透体能练习,有效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首先结合主题设定活动方案,确定两节公开课教学、讲座后在学科教研群内发布,结合大多数教师意见确定以《立定跳远》为公开课课题,明确研讨主题—技能与体能教学的渗透、练习密度与负荷的有效提高。第二步群内报名竞争确定课堂教学案设计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与公开教学教师(1男1女、新老教师各1名)。第三步公布教学设计,全区各小学及区学科中心核心成员组织教研组、团队,研析教学设计并商榷设计的合理科学性,上课教师所在团队组织研读设计并组织磨课、上课与教学实录。第四步,上课教师公布课堂教学实录,各学校、团队通过课堂实录进行认真观、评、议课,形成团队意见以备参会教师带会交流。第五步,活动现场就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讲座稿等,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交流,采用“复盘”式观、评、议课方式,上课的两位教师简要阐述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及自己的教学主张后,结合教学实录边放边讲教学片段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等,参与教师根据团队意见随时叫停,对教学设计提意见、讲观念、求共鸣。同时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议。为了交流与互动有更多的时间保证,同样讲座主题提前公布,各团队有自己的见解供参会教师交流,一改以往主讲人一讲到底的状况,活动中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问题的抛出与设问、答疑与解惑,提高了培训效果。第六步是根据研讨意见,达成共鸣后,参会教师到学校进行二次教研,组织年轻教师复制式模拟上课,以提高课堂的设计理解能力及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二、对象参与途径的全方位

    对象参与途径的全方位,针对学校规模的大小、城乡学校教学教研水平的差异、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主观参与的态度等,将集中的活动通过提前叫课、设计课、研读教学设计与主题方案,以及课堂教学实录的观、评、议等,提前落实到骨干教师及其团队、名师工作室、发展共同体以及校内教研活动中,保证了参与人数的最大化。有线上的数码平台、线下的教学教研,有名师引领、中青年的积极参与等,实现人人参与、积极参与、共同发展。通过线上数码平台的有效运用,解决借班上课受场地、器材及天气等主客观的影响,通过骨干设计教学案满足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年轻教师通过这种教研方式有了更多的参与途径,有提前的校内研讨与培训,有参与教学研讨展示的可能,更有区域教研结束后的二次教研的直接参与。骨干教师通过方案制定,教学设计的制作与评议,教学实录的看、评、议、现场点评与引领等,自始至终参与整个活动过程。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多角度

    专业成长多角度是从教师的专业基础及专业实践两方面考虑,主要有课堂驾驭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及方法的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经济化的场地器材的选择与运用、运动密度与强度的适度控制等研究能力的提升。根据专业基础的差异,有年轻教师的课堂驾驭、教学设计执行等能力的发展,有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对青年教师的引领等动机的激发与能力的提升,有年轻教师教学案例的积累,更有骨干教师经验的沉淀。不同团队的意见反馈、交流与碰撞,强化团队建设、促进个人成长。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复盘”式评议,从教材的剖析、学情的分析、组织教学与教学手段策略、教学过程、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到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的有效控制等,做到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全覆盖。同一教学设计不同授课对象的教学对照,强化案例累积、丰富教学策略与手段的同时,明确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的养成要与个人的专业特长、性别年龄等整合。通过线上线下教研,激发教研动机,提高体育教研能力。团队意见支撑,提高研讨质量,激发参与,提高课堂教学观、评、议的能力。

    四、教师群体发展的多层面

    “叫课式”教研活动,教学内容的共同选择、研讨的主题内容等主要结合活动的主题与活动方案,由所有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与研讨确定,教学设计有骨干教师及其团队的合作,更有全区各教研团队的剖析与参与。年轻教师有了更多参与途径的同时,基本是各教研团队实验课的主要对象,依据制定好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与他们的发展要求相吻合,从实践中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强化教学执行力,结合团队的力量,提高成长速度。同时激发教研团队骨干教师对活动的参与,诱导其不断提升自我,服务学校、团队的教研,区级以上骨干团队不再是单一的引领与指导,他们的设计与教学主张,同样要受参与教师及其团队的评议,形成思维碰撞。促使其做好前期的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收集相关数据、活动后强化反思与改进,帮助团队教师强化教研,骨干教师发展的再出发。“叫课式”教研活动有骨干教师及其团队的教学设计策划、点评与引领,有上课教师及其所在学校团队的参与、有参与教研活动对象所在学校团队的集体意见反馈与交流,保证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教研团队等多层面群体的成长。

    通过创新教研方式的实践,有效地提升了教研效果,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近五年来,对区新引进的近150名初入职教师的培训与成长。在近五年的市级教学比赛中除1人以外全部获得一等奖,有5人获省优质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在市级以上开设公开课、主题讲座达40多次。教研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个人要有想法,从主观上要强化教研意识,淡泊功利,做研究型的体育教师。教研活动要从参与途径的多方位保证更多教师的参与,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角度综合考虑,更要结合教师群体多层面发展的要求,有效激发教师的教研动机与兴趣,创造不同的平台与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