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读好长句 文化温润童心

    许华燕 魏丽君

    

    【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识“端”字,借助图片复现识“节、粽、米”等字,在语境中随文认识“总、间”等字,认识新偏旁“米字旁、立字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含有“横、竖”笔画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重点读好长句子。

    3.积累叠词,通过摆摆词卡的位置,初步读懂介绍粽子的顺序和方法,试着看图介绍粽子。

    4.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中浓浓的亲情,增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重点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猜辨节日,引端午

    1.图文对应,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趣味。

    (1)呈现三个节日的习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画上人们做的事情和吃的美食,猜猜它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吗?

    (2)营造课堂氛围,小结:每逢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端午粽。

    2.趣味识字,感受中国汉字的奇特有趣。

    (1)引入微课:说到“端”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听听“端”字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播放微课)

    (2)认识“粽”:从这个字看出,粽子里包了什么?当“米”变成“米字旁”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认读“粽”。

    (3)生活识字:你吃过哪些粽子?看图认识各种粽子,复现认读“粽”。

    3.联系旧知,读准字音,读好课文。

    (1)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联系旧知,读好含有“一”的短语。

    (3)同桌互读,在互读、互听、互评中读通课文。

    (点评:本环节通过看图猜传统节日,渗透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喜爱之情。通过生活情境化识字,让识字更具象,更易识记,也更有趣。)

    二、读好长句,品端午

    (一)聚焦第一自然段,尝试问答找停顿

    1.试读第一自然段,认识长句子。

    (1)认识长句子,板贴学习要求:读好长句子。

    (2)学生试读。

    2.引出一问一答,读好停顿。

    (1)师:尝试问几个小问题,让句子中没有逗号的部分也像有逗号一样,读时稍稍换口气,把长长的句子读得更好听!

    (2)教师示范一问一答,以畫“粽绳”的形式进行标记,辅助读好停顿。

    举例:

    一到端午节,谁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根据答案“外婆”,明白停顿的落脚点在“外婆”后)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干什么,盼着我们回去?(根据答案“煮好一锅粽子”,明白停顿的落脚点在“总会”后)

    (3)自由练读。同桌互问互答,读好停顿。

    3.以文串联,引出下文。

    师:年年端午节,我们都能吃到外婆煮好的粽子,真开心啊!端午粽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呢!

    (点评:读好长句子的关键,是根据语感读好停顿,但不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停顿也会不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朗读方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益处。)

    (二)聚焦第二自然段,实践问答读好停顿

    1.导语:能上《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都是大家的最爱。评价一道美食,要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闻闻,用嘴巴去尝尝。那么,端午粽是怎样的美食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起来夸一夸。

    2.学习第一句,想想用眼睛看到的端午粽是什么样的,把相关内容用横线画出来。

    3.厘清本段的描写顺序,聚焦颜色,读好带“的”字的短语;试用一问一答,读好长句子。

    (1)指名说端午粽的样子。教师随机板贴: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2)指导朗读短语“( ? )的( ? )”,正音“箬、糯”。

    (3)同桌合作试用一问一答,读好本段第一句。

    (4)教师总结:通过一问一答,找来“粽绳”帮忙停顿,让我们不仅把长句子读得更好听,还了解了粽子里都有什么。

    (5)移动板贴词卡,了解粽子由外及里的描写顺序。

    (6)指名看板贴,有顺序地介绍粽子的样子。

    4.学习第二、三句,进一步借助一问一答,读好停顿。

    (1)导语:粽子光是看看就那么吸引我们。那闻闻、尝尝会更吸引我们吗?

    (2)同桌间一问一答,读好第二句的停顿,借助实物“粽”,读出端午粽的香味。

    (3)自问自答,读好第三句的停顿,夸夸粽子的味道。

    5.总结:粽子好看、好闻又好吃,难怪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美美地夸一夸粽子。(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介绍豆沙粽、蛋黄粽等)

    (点评:读好长句子,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环节在前一环节一问一答的启发下,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

    三、剥粽猜字,忆端午

    1.出示带有“端、粽、间、米、节、总”等字的粽子图,与古体字、图片等进行连线,达到复现生字、巩固识字的效果。

    2.聚焦“米”之古体字猜年龄,既巩固“米”字,又渗透“米寿”这一汉字文化。

    3.指导学生观察、学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按生字书写注意点,引导学生借助星级评价标准,写好生字。

    (点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此,教师把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让学生看“米”字猜年龄,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渗透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教学评析】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课文语言比较形象,如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样的叠词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学生不仅可以归类积累这些词语,还能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许老师是“童化智识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她执教的《端午粽》有童化的味道,有智识的能量,有明显的低段阅读课的特征。一线教师听课后对其认可度很高。

    一、目标明确,精准施策

    统编教材最大的亮点是课后练习的设计,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学段目标细化成可操作的知识点、能力点,系统地落实到每一个单元中。低段的阅读过程也是朗读的过程。为了加强朗读的系列练习,第10 课《端午节》和第11 课《彩虹》都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的要求。许老师的朗读指导直奔重点,过程展开非常充分,指导非常细腻:通过数逗号认识长句子,用问答找到换气的感觉,用“粽绳”提示停顿。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慢慢适应长句子的朗读,根据句意表达的需要换气、停顿,渐渐读流利、读连贯,而且不读破句。

    二、注重融合,滚动推进

    如果没有字词量的积累,没有对字词的意义、情味以及词性的初步感知,学生的言语智慧在课堂里只是“昙花一现”,言语智能无从生根,无处生长。识字写字、积累语言(句式)、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是各自为政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滚动推进,在联系中发展,在交融中提升。本课中,许老师以朗读指导为抓手,将识字、学词、习句融合在一起。如对“粽”字的教学,在了解“粽”的音形特点后,教师没有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扩词,而是让学生说说吃过哪些粽子。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体现了识字教学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许老师慧眼独具,发现并引导学生读好文本中带“一”字的短语。这是对一年级上册《秋天》提出的“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的又一次复习,同时借助“一”字短语再现了本课生字,起到巩固的效果。

    三、思维参与,指向表达

    阅读与表达有机联系,从阅读过渡到表达,是一次思维的转向和升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能潜心探究,细细揣摩,不仅能丰富词汇,积累“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等叠词,还能解开句段表达的密码。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很有特色。许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言实践活动中,联系生活,用“粽子”做诱饵,唤醒个体的语言经验。通过形象的板画,揭示第二自然段三句话的构段编码——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优势。许老师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发现三句话内在的逻辑关系:“青青的箬叶——清香”“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如果是肉粽,应该怎么夸?” 通过文本语言的滋养和积淀,学生的灵气被激发:“如果是肉粽,吃起来又黏又咸。”“如果是肉粽,吃起来又黏又鲜。”“如果是肉粽,吃起来又黏又香。”……语文素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真正落地。

    (浙江省杭州市嘉绿苑小学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