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常用方法在统编教材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张谦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符号实现其表意功能。在由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话教学组成的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写字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激发识字与写字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质与量,一线教师掌握字理识字常用的方法尤为重要。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在遵循“识字与写字分流、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有目的有意识的在低年级第一学段编排了六个识字单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统编教材第一学段的识字单元,进行字理识字常用方法的探究分析。

    一、图文对照法,识记象形字

    “字之初,画为本”。象形文字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字体之一,由图画形状演变而来。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运用图文对照法,借助图画文字的演变来识记象形字。

    以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为例,文中利用图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把“日、月、水、火、山、石、田、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8个象形字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已有的插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将课文中太阳图片和“日”字进行对比。接着,出示“日”字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直至今天普遍使用的楷书,都是外边一个圆圈像太阳,里边有一道光即太阳光。“日”字演变,简洁明了,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汉字的意思进而识记生字。从而,揭示了象形文字观物取象、用象表意的特点。最后,结合课后题,运用图文对照法看图猜字,温故而知新。

    二、借形记声法,串联形声字

    在统编教材第一学段的六个识字单元中,出现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意符)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声符)组合而成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从而达到利用字形来识记发音的目的,同时巧妙的结合字族文来串联形声字。

    以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儿歌》这篇课文中带有虫字旁的生字为例讲解形声字。首先,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给汉字“虫”找朋友加偏旁自主探究“蜻蜓”“蝴蝶”“蚯蚓”等形声字。接着,出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蜻”可以分为“虫”和“青”,并且蜻蜓的“蜻”和“青草”的“青”读音相同。“蝴”可以分为“虫”和“胡”,并且蝴蝶的“蝴”和二胡的“胡”读音相同。以此类推,在观察中发现虫是形旁,青是声旁,组合在一起就是形声字。最后,由虫这一个字串联出虫字旁这一类字。通过“连字组词、缀词成句”的字词句训练引出《动物儿歌》这篇课文。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白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教师利用字族文做到由一到多,由个到类,在举一反三中,加深学生学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三、拆解组合法,探究会意字

    会意即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意义组合而成。这样的生字适合利用已经学过的汉字进行拆解组合,析形索义来识记。

    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排了《日月明》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先说单个字词是什么,然后再猜测组合在一起可能是什么。课堂教授时,先引導学生自主朗读“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这篇文章。在反复诵读这些简短却朗朗上口的短句中逐步引导使其自主领悟会意字“合多字之义,即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征。

    四、其他方法

    用动作来说明声音、字形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小猴子下山》这一课中,“掰、抗、扔、捧、抱”都可以引导学生做动作来识记生字。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知晓字的原意及演变的过程,不仅达到识字明义的目的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综上所述,一线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在感受汉字美得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真正的让识字教学由教师引导下的字理识字变成学生自主的快乐识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