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与知识性,还是人文性与技能性?

    孙拥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一國文(大学语文)”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各高校相继取消了这门课程的开设。1978年,各高校又开始以选修的形式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要求,“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率先行动,都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专业以外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全国其他高校也积极响应,都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已是全国大中专院校全面开展的一门人文素质必修课。

    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恢复开设,教材的编写工作也提上日程,从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在1981年联合全国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编写出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至今,已多达数百种,较好地推动了各高校该课程的开展。虽然大学语文教学恢复开展已经多年,教材众多,但过于偏重文学性,一直期待能够编写出适合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直到潘艳丽、赵君秋编写出《大学应用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一书,该教材的出版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它的推广使用,获得师生们的广泛赞同,已成为新世纪以来众多大学语文教材中被普遍认可的一本。这本教材之所以获得师生们的青睐,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惯例,在课程内容上进行重大革新,由重文学性转向人文性与应用性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新模式,为后来的教材编写提供了借鉴。

    一

    《大学应用语文》打破了原有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惯例,开创了新的教材编写模式。此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过度重视教材的文学性与知识性,以致文章篇目的选取都有较大的阅读与理解难度,尤其是古典作品,涉及众多的文言语法现象,致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课程,而非文学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与语文素养,陶冶精神情操,拓展人文视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非对文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因而,教材的编写,必须注重教学对象及其接受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对象是财经、政法、理工、医农等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绝不能按照中文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去编写教材,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大学应用语文》在编写体例上与原有的教材不尽相同。原有教材的编写体例,大致采用两种常见的体式:一种是按照编年选取作品,也就是按照历史朝代进行编选篇目。这种编写体例,可以让学生较为清晰地领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但也存在不选取外国文学作品的缺憾。另外一种是按照文学作品的体裁编选篇目,即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文学体裁分类进行选取作品,每一文学体裁所选取的篇目再按照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进行排序,这种编写体例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每种体裁在写作上的区别,但无法对文学发展状况进行宏观把握。《大学应用语文》在编写体例上虽然也采取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去编选篇目,但已经与传统的编写体例有较大的不同,充分考虑到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编写体例。该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分为两大部分,上编为“阅读与欣赏”,下编为“应用写作”。从教材的这种编排体例上看,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非中文专业学生基本文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其阅读与欣赏能力,而非文学知识全面讲授,这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完全一致。在“阅读与欣赏”的编写体例上,虽然仍然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文学体裁选取篇目,篇目的选取也涉及古今中外,但力求数量适宜,难易适中,避开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篇目,选取的篇目也是大学生必读书目中的文学作品。在每一类文学作品的编排上,也极为考究,以全面提升非中文专业大学生阅读与欣赏能力为中心,做到文学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每一类文学作品在章节安排上分为两节,以第一章诗歌为例,标题为“诗歌欣赏”,第一节“诗歌概述”,第二节“诗歌作品欣赏”,第一节又分为三个层次讲述,分别为“诗歌的含义与分类”“诗歌的特征”“诗歌的欣赏”。这种章节的安排方式,与其他大学语文教材完全不同,这种方式既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讲述,又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际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类别诗歌的阅读技巧,通过诗歌的语言、情感、内涵等方面的鉴赏,获得身心愉悦的感受,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作品欣赏能力,也达到了“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教学目标。

    二

    《大学应用语文》教材的创新性还体现在专门编写有“应用写作”的内容,都是当前大学生最为实用的应用文体,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这本教材的应用性所在。诚然,应用写作能力是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的技能,虽然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应用文体的重要性,也开设有应用写作的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掌握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规范,然而往往由于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原因,致使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

    当前,随着学科化、专业化程度的增强,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相对忽略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应用文体在党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日常工作中最为常用,已经成为信息传递、交流思想的有效载体,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高校的学生平常很难接触到这些应用文体,缺乏对文体的基本认识,更谈不上去掌握它的写作方法、写作规范与写作技巧。《大学应用语文》较好地弥补了大学生应用写作技能的不足,这本教材下编“应用写作”分为“行政公文”“事务公文”“专用文书”“电脑写作”四个部分讲授,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在“行政公文”中,重点讲述“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文体的适用范围、写作格式、写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并且理论与写作案例相结合,通过正确与错误例文的讲解,让学生在掌握行政公文基本写作技巧与规范的同时,避免出现写作的误区,并通过课后练习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应用写作技能。“事务公文写作”涉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三大常见的应用文体,这些文体的写作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多数高校都是把大学语文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讲授,诚然,“计划”“总结”这两个事务性应用文体写作的开设,为大学生对每一阶段学习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与全面总结奠定了基础;“调查报告”更是每位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都要进行的课题,无论是课题研究、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都要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些内容的开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毕业论文写作是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已开展的实践环节必修课程,这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状况的一次全面检验,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有具体的写作规范,又必须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一些高校还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学年论文的写作,这都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技能。《大学应用语文》在“专用文书”中专门开设了“学术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从论文的选题、文献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论文的结构与格式、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等方面的讲述,让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能,更好地去完成大学阶段的论文写作工作。

    “应用写作”的最后一章为“电脑写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简历”“求职信”两种应用文体,重要程度已不用多说,是大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必然用到的文体,都是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有效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求职信较简历更具有实际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这一部分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两种文体的写作要求与写作规范,尤其是“求职信”的写作,教材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称呼”“引言”“主体”“结尾”“落款”等五个部分的具体写作要求,避免出现“缺乏自信,过于谦虚”“自我想象,推理不当”“措词不当,适得其反”“语气生硬,过于主观”等写作误区。第二部分是“合同”的相关知识与写作要求,这看似与大学生无关的一种应用文体,其实与大学生的关系至为密切。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都在尽快与社会接轨,在这一历程中诈骗案件屡见不鲜,大学生贷款、电信诈骗等,通过合同文体的讲述,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大学应用语文》这门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以致毕业后都受益无穷,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而且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语文素养,拓宽了人文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与技巧,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提供了先例,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成长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才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