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意在长远: 都灵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对我国2022冬奥会的启示

    俞晓威

    摘 ?要:本文通过解读和分析2006都灵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开展情况和效果,为我国2022冬奥会寻求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文结论认为,可持续发展和力求形成赛后常态化的长远规划,是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发展壮大的核心与关键,并应围绕因地制宜、因“国”制宜、因时制宜、因“奥”制宜,以及因疫制宜等思路,架构和开拓具有长远目标与愿景的、呈现中国特色的冬季奥林匹克教育。

    关键词: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北京2022冬奥会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6-00-03

    随着我国各地复工复产有条不紊地开展,后疫情时代逐渐到来。伴随着全国经济与生产建设的复苏,我国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备工作也进入到临战的冲刺与攻坚阶段。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柱,奥林匹克教育的推广与实施更是刻不容缓。围绕冬奥会以及冬季体育项目的奥林匹克教育,相较于普遍意义上的奥林匹克教育,既有共通性亦有独特性。尽管2006都灵冬奥会与2022北京冬奥会不论在年代,还是地理位置、国际环境、文化与运动传统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差异性,但后者还是可以在前者筹划、实施以及后期规划上汲取经验获得启示。本文在对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试图为北京有效规划和合理实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摸索思路,提出建议。

    一、都灵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实施情况

    (一)目标与使命

    都灵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被组委会定位为,通过开展一系列旨在提升对冬季体育项目认知与实践的体育文化活动,为当地青年迎接奥运做出准备。另一个重要任务则是通过本地教育系统的积极直接的参与,推动健康积极的运动文化,宣扬奥林匹克价值观及奥林匹克主义,并激发年轻人对于奥运会尤其是冬奥会的兴趣和热情。

    为完成这一使命,在都灵冬奥会开幕前4年的2002年,都灵冬奥组委与意大利教育部,以及皮埃蒙特大区教育委员会签署协议,保证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实施。一系列具体活动计划就此制订并在当地开始运行。负责此任务的工作组成员包括冬奥组委成员、大学学者、皮埃蒙特大区教委成员。在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工作组制订了针对都灵冬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指南。此计划的基本理念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体现,即运动、教育以及文化的共同与融合。该计划针对的目标人群是6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为达成目标,总体上该教育计划通过学校系统实施推广。该计划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赛前阶段,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围绕都灵冬奥会主题的准备和沟通交流;第二阶段为赛会期间,计划预期目标为实现以学校为单位的针对赛会的直接参与。

    (二)计划实施情况

    计划开展的前期,活动的核心内容是由组织者通过传统方式和专门项目向学生解读奥运,包括多媒体教育工具包(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宣传手册、纪念卡、多媒体宣传光碟以及奥运相关音像制品)、主题网站、奥运知识印刷品、录像专题片,以及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奥运相关的电视节目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执行,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被成功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大纲;与奥运尤其是冬奥项目相关的学校活动逐渐发展成形,并使冬季体育知识得以有效传播;该计划中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同时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其他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改进。在实施过程中,都灵冬奥组委还与皮埃蒙特大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开设了教师培训课程,旨在向教师提供多学科互动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师教育的综合发展。同时冬奥教育网站的建立亦为师生获取相关信息、互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活动感受提供了重要平台。

    都灵奥林匹克教育在赛前的多元推进更是得益于组织者在计划之初确立的“五环特色主题”:红环代表运动与运动文化主题;绿环代表运动与环境主题;黄环代表运动科技主题;蓝环代表运动与健康教育主题;而黑环则代表运动、人文及多元文化主题。围绕这五大主题,在赛前4年间及赛会期间组织者联合教育系统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超过25个包括各类竞赛、会议、展览等形式的奥林匹克教育项目。

    红环之运动文化:运动文化是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核心。项目旨在激发和促进在校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通过运动实践、赛事参与,以及参观运动及文化场所,让学生亲自感受运动的魅力。例如项目开展期间皮埃蒙特大区就组织了6500余名小学生参观了位于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又如学校定期组织与冰雪运动相关的参观和比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前往古代奥林匹克发源地参观访问。

    绿环之运动与环境:此主题旨在提升和强化青少年的环保意识。环保是奥林匹克主义的三大支柱之一,通过执行此主题的活动计划,鼓励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使其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积极健康的运动理念,从而更透彻地理解奥林匹克主义的本质。皮埃蒙特大区特地将该主题项目命名为“运动、山峦,与奥林匹克价值”,意在凸显冬季奥运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该项目在执行期间将环保教育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在实地培训了该地区大量师生关于冬季运动项目与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黄环之运动科技:此主题项目的实施令青少年意识到运动领域中科技的重要作用,以及竞技运动对于前沿科技的刺激与促进功能。计划实施期间开展的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科技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青少年对于奥运会和冬季运动项目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项名为“冰雪数学”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面向全意大利高中學生开展,当年掀起了学习“奥数”的小热潮。

    蓝环之运动健康教育:该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运动与营养、运动与药物滥用的关系、以及正确的运动方式,并正确理解健康的运动观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及其与积极生活方式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该项目要求参与教师率先通过各自的活动计划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积极自愿参与到运动相关的班级活动或校际活动中来。所有创意活动以竞赛形式选拔出优胜者,并授予奖金或参与奥运火炬接力的殊荣。

    黑环之运动与多元文化:此主题服务于多元文化、团结互敬、教育与和平等奥林匹克价值的呈现。主要实施项目为重在国际文化交流的 “一校一国”活动。活动创意来自1998长野冬奥会的类似形式,建立了意大利本土学生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以及参赛各国代表团间的沟通与联络,以图增进文化交流与对话、体育精神共融与相互间的理解。项目发起于2004年,通过远程联系和相互访问的形式,促成意大利中小学与世界各参赛国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学生们通过互动语言学习、书信往来、各国风情介绍等活动分享经历,增强了解。活动进行过程中,意大利全国超过700万中小学师生参与其中,较之其人口规模,参与师生数量较为可观。

    赛会期间的第二阶段,教育计划与赛会相结合,涉及人群亦更为广泛,包括观众、运动员,以及为赛会服务的技术人员。学生们亲临现场感受奥运赛事,无论是作为观众观赏比赛,还是参与场馆运行或是赛事服务,都使得学生们对于奥林匹克和竞技运动产生关注和兴趣。赛事期间另外两项奥林匹克教育项目分别是:“奥运欢迎你”以及“一校一国”活动的延续。前者是组织者在学校系统的协作下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与奥运会及冬季体育项目相关的手工艺品,赠送给参赛运动员、各代表团,以及来访的奥运家庭。而“一校一国”活动延续2004年开始的国际交流,对于在以往活动中建立友好学校的来访代表团,意大利本地对应学校在都灵开展东道主的招待活动并进行深度文化交流。

    都灵冬奥会自筹备期直至赛会举办,亦有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活动。包括一系列围绕奥林匹克的青年教育活动、赛会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培训,以及通过青年培训计划将奥林匹克教育与综合学科实践相结合,例如建筑、电视转播技术、新闻报道、资料檔案服务等。

    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最初参与人员多为赛事承办地区师生。但随着计划的深入开展,以及意大利教育部的推动,涉及区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体系。整体项目呈现出的特色,包括利用官方教育渠道,主流教育机构参与其中,具有创意的特色项目,以及向教育系统之外的扩展与联动等,都值得后来承办城市去借鉴和参考。

    (三)赛后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教育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成功开展的重要标志是有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具体到都灵冬奥会,无论是在其申办之初的官方申办报告,还是在赛事结束后由冬奥组委提交的最终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都没有涉及赛后持续发展的方案和长远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此外在各方档案资料及媒体新闻报道中亦鲜见后奥运时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内容。这无疑使赛前及赛会期间如火如荼的都灵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打了些许折扣。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核心之一即为教育,对于青少年乃至全社会,它应该是持续的行为,而不是随着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起起落落。奥林匹克教育是没有周期性的,它不应随着单届奥运赛事的曲终人散而在承办地戛然而止。

    二、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启示

    都灵冬奥会至今已有14年,若是从申办成功随即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算起,则已过去将近20年。除却时间上的巨大差异,都灵—北京,意大利—中国,欧洲—亚洲,无论在地缘、国体、文化、体育传统等诸多方面二者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尽管如此,秉承着国际奥委会全球统一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基础框架和指导原则及各国承办者对奥林匹克教育的不变初衷和共情思路,2022北京冬奥的奥林匹克教育仍能在都灵找到灵感得到启示。

    除上文所述,北京要借照都灵之先鉴,争取实现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赛后常态化,还应基于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在以下5方面考量研判,因势利导,为北京乃至全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作出长远规划。

    (一)因地制宜

    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地处山地,无论气候或地理环境皆适宜冰雪运动的开展,造就了当地冬季运动的历史传统。反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虽然一年四季分明,但冬季运动,尤其雪上项目由于地势原因开展较晚并无悠久传统。囿于客观条件,在体现冬季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规划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理、气候、运动传统、人文等因素,因势利导,切勿拔苗助长生搬硬套。此外,北京已步入世界级超大都市的行列,人口稠密,社会阶层复杂;且2022冬奥会实为北京、张家口两城联办,呈两市三地的多点齐发态势。考虑到各地学校条件,制定灵活多样的冰雪运动进校园策略,是具体实现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和原则。对于具备上冰上雪条件的学校和地区,开展冰雪实地实践;而对于缺乏客观条件的学校,冰雪运动旱地化则是考量和实践的解决之道。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负担得起的设备器材,同样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于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北京已经建立中小学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联盟,并将这一思路付诸实践,效果甚佳。

    (二)因“国”制宜

    此处的“国”意指国家意志,即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已将全民参与冰雪运动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发展所特有的优势。一项教育规划的确立与发展,有着国家意志作为其发展的坚实后盾,这是都灵冬奥会所不具备的。而2018年教育部文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颁布,更是把这一国家政策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推进进一步落地,使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壮大有了国家层面的保驾护航。由下至上的民间热情与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持相结合,才能形成奥林匹克教育长远规划的基石和绵延不绝的动力来源。

    (三)因时制宜

    围绕都灵冬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发力并落实于2002年至2006年间。彼时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OVEP——The Olympic Values Education Program)还没有成体系成规模地进行全球范围的推广。虽然2005年该项目已经开始起草,并在2006年正式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通过,但其时都灵冬奥会已经准备就绪蓄势待发。因此,都灵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并没有国际奥委会官方确定并沿用至今的标准化的计划和实施指南。此情况在北京2022冬奥会将不会出现,继2007年OVEP实施计划颁布后,在2016年国际奥委会又颁布了基于运动项目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指南》,进一步阐明了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将国际奥委会的行动指南与我国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意见柔性结合,才能激发出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长盛不衰的昂昂态势。

    (四)因“奥”制宜

    此处的“奥”即指北京即将成为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此一特质非比寻常,世界首例。对于14年后继北京2008奥运之后的再度承办,当年保留的奥运遗产,无论有形抑或无形,都是2022冬奥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北京2008所成就的被誉为“北京模式”的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亦不例外。双奥城市,是都灵冬奥会所不具备的,是我国现阶段奥林匹克教育进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世界各地奥运承办城市,一如都灵这样赛后缺乏长远规划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屡见不鲜。而围绕北京2008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却没有终止,而是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绵延至今。因此,北京2022冬奥教育计划应是在成体系成规模的框架下将奥林匹克教育顺势接力发扬光大的过程。

    (五)因疫制宜

    时过境迁,北京2022冬奥会所面临的后疫情时代,是都灵冬奥会乃至新世纪以来的任何奥运赛事从未经历的严峻形势。虽然,经历疫情浩劫,百废待兴,随着东京奥运的推迟,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空前考验;但从另一角度讲,也逆向促动着奥林匹克教育的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以及对于奥林匹克价值观所倡导的积极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再思考和深度理解,这无疑为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突破性的宝贵机会。

    三、结语

    可持续发展和力求形成赛后常态化的长远规划,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通过对都灵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分析和解读不难看到,围绕北京2022冬奥会的奥林匹克教育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下功夫。且奥林匹克教育的参与者应围绕因地制宜、因“国”制宜、因时制宜、因“奥”制宜以及因疫制宜等思路,架构和开拓具有长远目标与愿景的,并呈现中国特色的冬季奥林匹克教育。

    参考文献:

    [1] Torino 2006 Olympic Winter Games Bid Committee. Candidacy Report for Torino 2006 Olympic Winter Games.1999.

    [2] Torino 2006 Organizing Committee. Official Report for Torino 2006 Olympic Winter Games.2007.

    [3] Torino 2006 Organizing Committee. The Final Sustainability Report of the Torino 2006 Olympic Winter Games.2006.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Z]. 2018.

    [5]李根,张晓杰,高嵘.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的多维审视[J].体育学刊,2019,26(5): 27-34.

    [6]茹秀英.解读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新走向[J].体育教学,2020(1): 48-50.

    [7]王润斌.当代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2):5-11.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部分项目内容,项目号:19GZH045。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