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索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职业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职业素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高职应用英语人才的职业素养现状,探索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应用英语;职业素养

    【作者简介】邓慧敏(1982.11-),女,壮族,广西隆安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应用外语类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基于职业素养之树理论的职业素养涵义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为符合职业要求,成为一个成熟职业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是智商和情商在职场中的体现。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两大类内容:一类是显性职业素养,一类是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外在的,比较容易理解和测量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专业知识、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资质、职业行为等。隐性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内在的、较难测量的观念、态度和品质等,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具体表现为:信念、创新、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执行力等。

    基于职业素养之树理论,通过画一棵完整的树,可以更直观理解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棵完整的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树根、树干、树叶。大家都知道,一棵树想要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必须得根深蒂固。可是大家往往会忽略树根的作用。笔者认为,树根对应隐性职业素养,如:做事认真、负责、时间观念强等品质,像树根一样,深埋地下,如果不深入了解,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但是又是最重要的。树干和树叶对应显性职业素养,是呈现在外面的,比较容易被发现。树叶被摘掉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可以长出来,就如同显性职业素养中的基本知识、职业形象、职业技能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就可以获得。隐性职业素养支撑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体现。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培养中,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基础,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重点。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和“金钥匙”,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职业素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网络传播、数字媒体和移动通讯为主要内容的新媒體已经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新媒体技术应用也为当下的职业素养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一是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原有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大学生的面对面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环境也是这样。立场不坚定、预判力和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可能比较容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套牢”。大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了解各类事件和信息,但是也容易造成交往弱化,减少了面对面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二是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和创新方式。新媒体的应用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场合、教育方式、信息获取和传播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也为创新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新媒体,教师可以快捷地发布主题信息,时效性强;可以通过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如慕课、微课、云班课、在线互动、QQ群聊等新媒体形式,利用音乐、动画、图片、转场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大学生,使职业教育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和深刻性。

    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职业素养教育中,使大学生能够在新媒体应用中提升职业素养,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职业素养教育途径。

    三、目前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人才的职业素养现状

    为更好了解高职应用英语人才的职业素养情况,在疫情期间,课题组成员和专业建设团队通过网络问卷和在线访谈形式对广西和珠三角地区共计81家涉外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对高职应用英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主要有: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95.06%的受访企业认为,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与毕业生就业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同时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具有团队精神。企业把“诚实守信”视为选才用才的第一要素,欢迎工作积极上进、 爱岗敬业的员工。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专业水平 54 66.67%

    B.人际沟通能力 77 95.06%

    C.组织能力 12 14.81%

    D.心理素质 7 8.6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81

    (上图为企业认为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

    从调研结果中也看到,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相对明显的问题,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团队合作、职业态度、责任意识、诚信、吃苦耐劳等素养不满意率达24.6%。这说明高职院校在应用英语人才培养中,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某种程度上未能真正做到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综合以上内容,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方式,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职业素养教育中,提升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职业素养。

    四、新媒体视角下高职应用英语人才职业素养教育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媒介素养。在移动端网络媒体普及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是公民在网络媒介传播的海量讯息中具有批判性眼光认知和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具有辩证地使用网络媒介的能力,是新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运用新媒体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因此,切实提高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本身要熟悉新媒体运营规律,善用新媒体,能在教学管理和授课过程中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熟悉网络媒介传播发展规律,作为课堂“网络红军”,教师要主导学生学会在网络海量讯息中去粗取精。引导学生有正确价值取向,学会从表象信息提取本质,由表及里。特别是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接触到更多国际信息,更需要加强对学生辨别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网络观。

    2.线上线下渠道培养高职应用英语“准职业人”。

    (1)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平台测试,确定职业目标。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提高职业素养意识,理解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就业与校园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职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的在线测试,利用专业软件,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明确未来人生定位,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未来从学校走向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使高职学生对走出学校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有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实现自己的成功职业人生确定目标。

    (2)开展线下“寻找我的职业”活动,增强职业认知。“寻找我的职业”活动是职业认知的活动,目的是培养职业素养意识,是针对不同专业就业的职业群、岗位群及其主要工作任务开展初步认识活动。高职学生入校之前,缺乏职业启蒙教育。入校以后,大多数低年级学生无法做到出校门进行职业认知。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不清楚,是职业认知现状的普遍现象。通过开展“寻找我的职业”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体验、调研、实践等方式发现职业、描述职业、讲述职业,增强职业认知,进而提高职业素养意识。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应用英语学生“职业性”。把职业素养培养纳入高职应用英语教学目标,创新职业素养教育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企業文化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引导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

    1)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引入企业文化,开展职场应用教育。在应用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模拟出口商品广交会、国际商务谈判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业务角色,强化外贸业务员等岗位职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开展商务精英大赛,把商务知识和职业礼仪相结合,让学生模拟商务接待、商务洽谈等情景,进行着装、交往、沟通、情商等职场体验,加强商务礼仪,提高商务素养,挖掘潜力,提升综合素养。

    2)与企业共建职业素养资源库。职业素养资源库建设符合移动学习的特点,要精心准备,突出典型案例、情景真实等。组建线上企业讲师团,聘请外贸、国际货运代理等部门业务骨干及企业经理人,或者是进入企业的优秀毕业生,线上为学生讲授职业素养课程,突出真实工作案例,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实际要求,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身,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建立“企业职业素养小故事”资源库,收集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养成故事,让学生更深入体验职场能力、职业素养要求,实现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变。

    高职应用英语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和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准职业人,学生既要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又要加强积极主动、责任担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等隐性职业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创新职业素养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教育部. 2010.

    [2]史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新探[J].新媒体思政,2016.

    [3]艾晓玉.浅谈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之构建[J].职业圈,2007.

    [4]陈启琛,杨遐.国际商务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