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东北经济增长现状分析和转型对策

    郑青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其中东北经济下行明显,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实现东北经济的转型,要真正认识“新东北现象”,分析经济增长可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发挥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解决好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对策,才能有效地实现东北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关键词:东北经济;转型;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制造业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展建设,到60年代末形成了完整的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群。到90年代,由于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晚、计划体制深入深等原因,东北三蔥贸鱿盅现厮ネ恕?004年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后,东北经济形势出现逆转,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增长速度在10%以上,高于全国水平。但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其中 2015年东北三省出现“断崖式”萧条。20世纪900年代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水平比较同步,2011年开始增长速度开始持续下降。

    Dennis(2007)认为,各国老工业基地先后出现发展迟滞,是由老工业基地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面临着这种情况。要想找到东北经济失速的原因,一定要分析东北经济优势和劣势条件。

    1 东北经济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1.1 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代以来东北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政策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汽车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投资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其中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58个建在东北。2003年开始,国家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投放支持大型项目建设,使东北三省2003-201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为改变当前经济失速的“新东北现象”,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为东北三省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支持和保障,实施新一轮的振兴。由此可见,国家政策支持对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是东北经济实现协调健康发展的一大优势。

    1.2 工业产业基础

    要想实现产业多元化,一条是外嵌式新产业发展路径,另外一条是内源式新产业发展路径。从鲁尔地区的经验来看,第二条路径更容易通达“转型彼岸”。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产业不断聚集,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所以东北地区发展新产业要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北三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不断增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相继推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东北可以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研发核心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创新产品。

    1.3 环境环保和旅游资源

    有些资源可以充分流动,比如劳动力、资本,但有些资源基本上不能流动,并与所在地方紧密联系,如环境资源、旅游资源等。东北地区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在近年来追求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可以将东北地区的环境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可以在废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危险废弃物的运输等方面积累经验和知识。作为老工业基地,有历史文化内涵,加上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第三产业。这也是东北地区拥有的独特优势条件。

    2 东北经济发展的挑战和问题

    2.1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第一轮振兴战略对东北地区没有大力“开源”,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是一味注资扶植原有产业,试图重振“辉煌”。从以下表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在2003年振兴以来,资本形成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吉林省的资本形成率达到70%以上,只有辽宁省在2015年有所下降,说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业增加值之和,就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工业对经济贡献越大,意味着对环境的破坏越大。除此之外,东北经济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滞后.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吉林省仅有1家,黑龙江、辽宁两省分别有4家和9家,而发达省份浙江、江苏、广东三省分别有139家、96家和21家,差距十分明显。

    2.2 体制与机制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东北地区虽然经历了国企改革、老工业基地振兴,但是在向市场化转制的进程中明显滞后,计划经济体制遗留间题明显,传统优势产业中的国营大企业以国有经济持股的形式延续发展。基层“吃拿要”现象较为普遍,“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困在体制藩篱中。虽然政府重视东北经济的发展,但是实际中缺少对新兴产业的关注,形成了扶植垄断的局面。市场环境恶化使得新兴企业无法正常进入市场发展,没有显现出应有的活力,市场机制不健全。

    2.3 创新水平不高

    东北地区的创新水平低是一个主要的间题。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国内专利申请量排名位次基本属于后段。同时,东北创新就地产业化的程度也比较低,无法实现就地转化。其次,东北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以吉林省为例,2014年吉林省的研发投入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个指标排名均在全国20位之后。机器人产业发端于东北,但由于东北地区创新资金不足、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原因,其产业重心已转移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3 对策设想

    通过以上对东北经济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经济发展有一些优势,也存在着间题,更多的是挑战大于机遇。针对东北地区的优势和间题,对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提出几点对策设想:一是东北经济的振兴长对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

    2014年,辽宁省仅装备工业、冶金工业、石化工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恰当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给予创新资金补助及信贷支持,改善创业环境,带动社会主体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在传统工业产业基础上进行改造,抓住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机遇,进行自主核心技术的开发,提高创新能力,并将创新成果进行有效的产业化,实现环保产业走在全国的前端。三是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旅游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进行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改革,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扩大消费需求,建设良好的东北经济生态。

    东北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东北经济经历了一次振兴后,需要二次振兴转型。转型是任何经济体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选择,要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型,需要顺势而为,发挥优势,解决问题,逐渐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乔棒.中国东北经济的增长生态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4):81-87.

    [2]李政.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成因与创新转型对策.经济纵横.2015,(7):14-17.

    [3]何春.东北经济失速的政策性因素—基于东北振兴政策效果的再考察.经济体制改革2017,(1):44-49.

    [4]赵儒煜,王媛玉.东北经济频发衰退的原因探析—从“产业缺位”到“体制固化”的嬗变.社会科学战线.2017,(2):48-57.

    [5]叶振宇.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区域经济评论.2015,(6):61-67.

    [6]于涛,郑世忠.区域文化、企业家精神与东北经济增长.财经理论研究.2017,(4):1-8.

    [7]孙志明,修静.全要素生产率視角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经济纵横2017,(1):20-23.

    [8]赵海娟.借鉴德国鲁尔经验破解老工业基地转型困境—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中国经济时报.2017,(6):1-3.

    [9]李许卡,杨天英,宋雪.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经济体制改革.2016,(5):42-49.

    [10]Dennis Wei.Y. H. R 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s,Embedded Globalization,and Hybrid E-conomies[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7,48(0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