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丁柏铨

    【摘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精品力作。推出“三有”新闻作品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满足人民不斷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有思想”,是新闻精品力作生机之渊源。“有思想”,对于新闻评论而言,表现为对经过提炼的精辟思想见解进行充满睿智的论述;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表现为将思想巧妙地隐含于对事实的真实报道之中。“有温度”,是新闻精品力作感人之因由。“有温度”,来自于记者所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来自于记者所具有的“勿忘人民”的情怀,来自于对“有温度”的报道对象的“热情抒写”,来自于对“有温度”的细节的发现和展示,来自于对民声、民意的真实表达。“有品质”,是新闻精品力作入心之妙诀。“有品质”的新闻报道,总是会在发现、挖掘、展现新闻事实上有所突破;“有品质”的新闻评论,常能道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见。

    【关键词】“三有”;新闻;精品力作;生产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精品力作。推出“三有”新闻作品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推出“三有”新闻作品,从新闻舆论工作者个人角度来说,必须“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从党的新闻事业的角度来说,必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能否推出新闻精品力作,与“转作风、改文风”(这是队伍建设的要求)密切相关,与队伍建设中的政治、作风和业务等三要素联系紧密。下面对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进行具体论述。

    一、“有思想”:新闻精品力作生机之渊源

    思想,是特定主体的观念和见解;正确思想则是其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念和合乎真理的见解。新闻作品“有思想”,既与政治坚定有关,也与业务精湛有关。“有思想”的新闻作品,饱含着作者对报道对象及其所涉及的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和真知灼见。“有思想”,既异于“无思想”(人云亦云)和思想贫乏(苍白浅陋),也异于认识偏颇、观点错误。“有思想”是新闻作品魅力的必备元素和深厚底蕴。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思想”的呈现方式是存在差异的。下面进行分类分析。

    (一)新闻评论:对经过提炼的精辟思想见解进行充满睿智的论述

    新闻评论的真谛在于就现实生活中具有议论价值的社会现象包括思想现象展开分析、议论,其目的是就事论理、议事明理,作用在于传播真理、释疑解惑、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促进形成正确的社会共识,维护社会安定和推动事业发展。新闻评论的优劣高下,取决于有无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思想是不是深邃。没有思想的新闻评论,是平庸之作、无魂之作,无正面价值可言;思想有偏差甚至有错误的新闻评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要使新闻评论有思想(有正确而深刻的思想),主要涉及观点和理论两方面。

    一方面,在思想正确的基础上,要注意体现观点的新颖性、见解的精辟性和论述的睿智性。

    人所共知,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新闻评论核心观点之所在,是作者见解的集中体现。论点体现出作者观点的新颖性、精辟性、深邃性,至关重要。新闻评论因具有新颖性而能备受关注,因具有精辟性而能使人信服、叹服,因具有深邃性而能给人以启迪。而使用有证明力的论据,进行逐层深入的严密论证,是作者睿智的体现,可使新闻评论更具有令人不得不服的思想力量。其实,论据真实确凿、使用得法,论证严谨有力、层层推进,也是作者“有思想”的体现。

    发表于《新华日报》的新闻评论《民生实事 莫沉迷于“数字突破”》,从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民众却没享受到相应服务这一社会普遍现象切入,引向对在民生实事上沉迷于“数字突破”的社会弊端的批评,亮出了如下观点:失真、失准的“数字突破”看起来再美,也难以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1]该篇新闻评论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类一等奖。其要旨在于由评论家庭医生签约率的数字突破落笔,巧妙地转变和引申为对“数字政绩”的批评。其中包含的观点是新颖性、精辟性和深邃性兼具的。这样,该作就以见解的新颖、精辟和论述的睿智,诠释了其“有思想”。

    另一方面,要把道理讲通、讲透、讲深,以理服人,以深刻的道理使人折服,让人愿意认同、乐意接受。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存在着不同之处。新闻报道就事实进行叙述,所做的是展示事实的工作(即使包含少量的议论成分,也是为展示事实和隐含于事实中的道理服务的);新闻评论就事实或现象展开议论、分析,所做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它所讲的道理,要能讲得通(合乎逻辑、合乎事理),讲得尽可能透彻,讲得有一定深度。不仅如此,其讲的道理和讲道理的方式都要让人愿意接受。

    这就需要在他人尚未有所思考的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新闻评论如果能在他人尚未有所思考的问题上发表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精辟见解,这是“有思想”的表现。此处所说的问题,有些是他人尚未来得及思考的问题,或是无暇进行思考的问题,或是感觉无须思考的问题,或是不认为是问题因此未加思考的问题——而其实,上述问题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有待深入思考。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恶劣的生态环境是比较关注的(也确实应该关注),但是对于生态环境好转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新问题,则往往不够关注、缺乏思考。记者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在这时,如果记者能够先于他人关注、思考后一类问题,则往往能提出并呈现高人一等的思想观点。

    2017年冬,有志愿者利用鄱阳湖周边藕田为越冬白鹤“建食堂”,不仅解决了白鹤觅食栖息的问题,而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鸟。“藕遇白鹤”引发热议。但在一片喝彩声中,江西台记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冷思考”,意识到越冬候鸟的增多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但也存在“人鸟争食”的深层次矛盾,带来了生态保护的新问题和潜在压力。广播评论《“藕遇白鹤”是喜是忧》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候鸟保护的市场运作和长远机制新思路。不仅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且对全国生态保护工作也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2]这篇广播评论比较深刻的思想观点在于:能在因越冬候鸟增多而引起的一片叫好声中,敏锐地发现被人忽视的“人鸟争食”这一深层次矛盾。应当说,该作所具有的思想深度是显而易见的。

    (二)新闻报道:将思想巧妙地隐含于对事实的真实报道之中

    属于报道类的新闻作品,其要旨在于及时、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此处会遇到这样的质疑:讲求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难道也可以而且应该“有思想”吗?既要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又要“有思想”,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人所共知,思想是系统性比较强、成熟度比较高的观念,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新闻报道必须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主观性成分的介入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新闻业界人士的共识。而与“有思想”相联系的,是报道者的相应的主观因素(选择、判断、见解等)。那么,“有思想”,是否符合新闻报道须客观、须真实的要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看来,称得上精品力作的新闻报道,总是应该“有思想”的(没有思想的新闻作品,不可能被认定为精品力作);“有思想”与客观报道、真实报道本质上并不矛盾。谁说在报道中有思想就只能是不真实的报道呢?谁说在报道中包含了记者的思想观点就必然不客观呢?训练有素的记者,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的“有思想”是暗含在如下环节中的:一是暗含在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之中。记者进行的新闻选择,实际上是其“有思想”的一种折射。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在背后起作用的是记者的思想。二是暗含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的报道的符号体系之中。在报道中,对特定的人与事,是加以突出(给以大篇幅)还是不予突出(轻描淡写带过),是扬还是抑,是放在重要位置还是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这些都是可以间接表达思想的。三是暗含在对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的重要意见的报道之中。有时,专家、学者的意见,其实也就是记者想要表达的意见。记者对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既是真实、客观的报道,同时又借专家、学者之口,道出了记者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这样就将客观、真实的报道和“有思想”的报道自然而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四是暗含在报道所交代的背景之中。在交代背景时隐含对人、事的评价,在此過程中,不显山不露水地暗寓了记者的思想观点。而这并不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客观报道。

    二、“有温度”:新闻精品力作感人之因由

    新闻的“温度”,与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真情密切相关。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能“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新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中,不乏“有温度”的新闻事实。这是新闻作品应该“有温度”的基本依据。从新闻舆论承担的凝心聚力的重任来看,社会和公众都需要“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有温度,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有温度,是新闻作品具有生命活力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有利于形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无温度”的新闻作品,会导致离心力的生成和传导。新闻作品是“有温度”还是无温度,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舆论监督类报道,对事实的认知、分析应当尤其冷静。它们其实也是“有温度”的。但其“有温度”不是外露的而是内蕴的,其驱动力和本源来自于对人民的赤诚,“有温度”是通过对属于假恶丑的事物的冷峻批评而得以反衬的。

    (一)“有温度”,来自于记者所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

    新闻作品中的温度,从根本上说是从作者的责任感来的;没有责任感,与作品温度有关的一切事都无从谈起。正如《人民日报》评论部所撰文章论述的那样:如果说社会责任是传播有“温度”新闻的基础,主流价值是呈现有“温度”新闻的方向,那么百姓视角就是传递有“温度”新闻的路径。尽管现在能够“千里边关一日还”,但若抱着走马观花的心态,迈得进群众的门槛,却走不进群众的心坎。只有深入乡村,聆听留守儿童的思念,伴着空巢老人的孤灯,才能理解消弭城乡二元差距的紧迫;只有跑遍城市角落,倾听“房奴”“蚁族”的心声,才能读懂群众对“获得感”的期盼……对于新闻人而言,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腿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正是身入心通的“通行证”,正是推动进步的“积分卡”。[3]大致可以说,能走得进群众心坎的新闻作品,是那些由作者的责任感主导、体现主流价值观、取百姓视角并因此而表现为“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如果新闻作品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显得非常冷漠,那么,群众又怎么可能对作品和刊播作品的新闻媒体给以热情并加以回报呢?

    (二)“有温度”,来自于记者所具有的“勿忘人民”的情怀

    新闻作品有温度,其重要表现之一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新闻大家穆青的践行“勿忘人民”座右铭的思想行为,就体现了人民至上的要旨。“勿忘人民”的穆青,所采写的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是“有温度”的。一个如穆青那样“勿忘人民”的记者,在自己的新闻作品中对人民总是能倾注满腔热情。对人民的满腔热忱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了新闻作品中的温度。一名“勿忘人民”、情系人民、服务人民的记者,必然与人民齐爱憎、共命运,其作品必然是“有温度”的作品。这些作品传递人间温暖,能使人感受到融融暖意,与对人民冷若冰霜、让人感到心灰意冷的新闻作品截然不同。新闻作品的“有温度”,从根本上说源自记者“勿忘人民”的情怀。新闻作品中的温度,是记者对人民所怀深情的自然而然流露,而不是从外部生硬地添加进去的。

    (三)“有温度”,来自于对“有温度”的报道对象的“热情地抒写”

    “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致力于根据客观实在的新闻事实传递人间的真情和暖意。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的作品《做好事“潜伏”27年 “炎黄”终于找到了》①,叙述了一个令人感动不已的故事,一位在27年中一直用化名“炎黄”汇款给他人帮助排忧解难的好人的故事。做好事“潜伏”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而且一直是隐姓埋名的,故事本身就是“有温度”的,且足够感人。早在27年前,《无锡日报》就刊发过题为《寻找炎黄》的“有温度”的报道。在人们终于找到了“炎黄”后,《无锡日报》记者更是被深深感动。在经过深入采访以后,记者将自己对“炎黄”的深情融入一组连续性报道之中,生动展示了“炎黄”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整个系列报道都是“有温度”的,并以受众乐意接受的方式传递温度,产生了相当不错的传播效果。在《做好事“潜伏”27年“炎黄”终于找到了》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时任无锡日报社社长的杨建经过思考总结道:“根向下扎得越深,向上生长的力量越强;只有真切地感受才能深刻地理解、生动地讲述。好的故事不可能靠键对键的敲打或概念到概念的演绎。生活是鲜活新闻的土壤,时代的脉搏总是跃动在生动的实践中,本色的记者就应该身入其中去具体地感受热情地抒写。”[4]“热情地抒写”报道对象的感人事迹,使报道成为“有温度”的作品,这是该系列报道获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四)“有温度”,来自于对“有温度”的细节的发现和展示

    “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中的生动的细节和丰沛的情感,既能感动记者,也能打动受众,并实现记者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感染。《矿工组长的551条短信》[5],题材所涉及的是安全生产这一煤炭行业的永恒主题。记者如不刻意求新,那么只能交出大路货的稿子。但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件颇有暖意的小事:矿工组长下井后给家人发的饱含深情的短信。

    2018年春节,记者来到阳煤集团一矿,从班前会到下井,再到升井,历时14个小时,体验了煤矿工人的一天。冰冷潮湿的“窑衣”、昏暗悠长的巷道、艰辛苦重的工作……这些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提笔成文时,脑海中闪烁的却是矿工兄弟下井前与家人虽简单却情意绵长的短信,“下井早睡”“上井平安”,其中饱含的是对家人的惦念,是对安全生产的期盼。短信折射出的是家庭的温情和温馨,是一线职工对安全的敬畏。报道刊发后,新华网、新浪网、网易、中国青年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山西日报》微信客户端也进行了重点推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6]这位记者的成功之道是:对煤矿企业生产一线工人的艰苦、艰险有着深切的感受。作品的温度来自与矿工们感同身受的体验,而温度则借助于辞约义丰的一条条短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唯有初心不忘——追记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其报道对象——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廖俊波,本身就是一位对人民充满真情、深情、激情的领导干部。请看通讯中的叙述:有外地客商来,他必亲自赶到车站、机场迎送,亲自陪同、讲解、考察。刘晖明(笔者按:廖俊波的同人、当时的副手)说:“他向来这样,就连投资商的父母生病,都要我们带着去医院,挂号、找医生的事全包。”“咱们是穷地方,人家来投資,需要千百个理由;人家不来,只要一个理由就够。”廖俊波经常念叨。招商事关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7]不是心系人民群众,能这样身体力行吗?为了人民的福祉而热情招商,为了招商而竭尽全力。其对人民的真情融化在每一个实际行动中。无怪乎在廖俊波的追悼会上,数万名群众自发为这位人民公仆送行。可见,“暖男”廖俊波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高!在对他的报道中把温度充分地写出来,产生的感染力有多大!

    “用一群人讲述的交往经历串起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追忆,每一个讲述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透着温度。在这篇报道中,廖俊波为刁桂华等农民企业家解忧的故事透着执政为民的温度;一脚一脚为贫困县踩出一个开发区的故事,透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温度;园区开工,廖俊波能去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态度,透着干事创业的温度。”[8]记者细心感知廖俊波的暖心故事,又用带着温度的笔触去叙述这些暖心故事,从而在受众心中注入了奔涌不息的暖流。

    (五)“有温度”,来自于对民声、民意的真实表达

    “俯下身”,倾听民声、民意,是新闻作品“有温度”的根本保证。放下身段,体察民情,不高高在上,不目中无人。“沉下心”,力戒浮躁,潜心调研。这些,既是转作风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的活水源头。

    “察实情”,关涉到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明察真实情况,包括民生和民声的真实情况。这些,是“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的底蕴。这样的新闻作品关注民生和民声真实情况,注重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是真正贴近民生的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说实话”,说真实的话、实在的话、符合实情的话、发自肺腑的话。一言以蔽之,说合于民声、民意的话。这是“有温度”的一个方面的体现。这需有胆、有识、有良知。在是否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上,主流媒体曾经选择过回避、“失声”,因而是有过教训的。如果不回应公众关切,或者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式地回应,甚至是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地回应,那么,其结果都不可能赢得人心,都难言“有温度”。

    2014年,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陆续10次播发追问向公民征收的各类行政性事业收费或政府基金的去向。“收得爽快,用得糊涂,去向成谜”,调查后的发现令人触目惊心。而相关部门的回应,不是“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就是“尚无规定和具体办法”。这些追问包括:近20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去哪儿了?民航发展基金用在了何处?住宅维修资金所用几何?涉农资金腐败问题为何频发?科研经费有多少是被真正用在科研上?关乎民生的水、电、汽油价格中,“附加费”为何多多?高速公路何以成为“印钞机”?彩票资金去哪儿了?这些都是存在已久,社会一直不停呼吁亟待解决的问题。[9]这些都是纳税人所关注的问题,又是大家想问而问了未必能引起关注和产生效果的问题。公众看到新闻媒体为纳税人代言且非常到位,心头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

    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央媒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及时、真诚、坦率,可圈可点。《人民日报》在李文亮医生不幸去世以后及时发声:“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李文亮医生在抗击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幸逝世,引发网友刷屏关注。此前,在发布病情的微博里,他表示‘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令人肃然起敬。”[10]而此时,武汉公安机关并未撤销对李文亮的“训诫”处罚。《人民日报》在评论中由衷地对李文亮医生表示了推崇和敬意。其所发的声音让人感到心头熨贴,公众多认为这是自己想要发出的心声。这就是为人民代言、立言,完全和公众想到一块儿去了,说出了公众的心里话。作为一种心理回报,公众对《人民日报》所发的其他声音,会更理解、更认同、更乐意接受。

    (六)“有温度”来自于记者本身“动真情”

    “动真情”,与新闻作品“有温度”直接相关。记者在采访中,为采访对象的真情深深打动;通过写作、制作,又以自己作品中饱含的真情去打动传播对象,实现传播者、采访对象、受众三者之间真情的传递、互动和交融。唯其如此,优秀新闻作品方才可能问世,受众方才可能在受感动的状态中心甘情愿地接受舆论引导。

    在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过程中,记者们在战“疫”一线采访,面对白衣天使等各行各业的“逆行者”,为他们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所打动。央视新闻联播中的固定专栏《一线抗疫群英谱》,是由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身在战“疫”一线的记者,在疫区采访和讲述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各类人员的感人肺腑的事迹,令人深受感染。被报道者是一个个很平凡的人,他们在战“疫”中表现出的不平凡的精神、行为得到了充分展现。从2020年1月29日起,央广中国之声推出《天使日记》特别节目,播出了战“疫”一线一位位医护人员的日记,采用的是原声语音记述的方法。原声语音来自战“疫”一线,发声者是随时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白衣天使”。该节目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白衣天使们以自述的形式,叙述自己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唯其如此,就使人有了聆听来自前方战士与死神抗争和与死神争夺患者生命的真实心声。这样的心声没法不扣动听众的心弦。广播的声音元素或许是很单调的,但被特殊处理和运用后,又足以使听众心潮起伏;虽然朴实,但很能打动人。这种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使主流媒体的网上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借此得以充分彰显。

    三、“有品质”:新闻精品力作入心之妙诀

    “有品质”是指新闻作品质地好、质量优。新闻精品力作能够进入受众之心,“有品质”是重要妙诀之一。如果品质一般,甚至不具备应有的品质,那么新闻作品不仅很难入心(入受众之心),就连入眼、入耳也都难以做到。因此,新闻作品怎样做到“有品质”,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共同特点

    笔者认为,“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应具备如下特点:(1)所选题材包含了新鲜内容。受众接触以后感到眼前为之一亮。(2)内容真实且充实。是谓有“干货”。应避免内容单薄、贫乏甚至虚假。(3)具有相当的深邃性。受众能从这里受到深深的启发。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定然与“有品质”无缘。(4)技巧上达。在表现手法上,选取最佳切入角度,报道讲究叙事方法、评论讲究深入论析,语言表述准确生动、不落俗套。受众能感受到作品所使用的技巧之精、之妙。新闻作品“有品质”,一言以蔽之,须做到:选择的题材新、使用的素材优、表现的手法好、作品的品位高。作品既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明理需求,又能给受众带来高水准的精神享受。这些作品“既是基于新闻真实、紧跟时代步伐、顺应人民期待的佳作,也是体现新闻人良知与责任,反映新闻媒体文化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的代表作”。[11]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才能走进受众的心智,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对他们产生程度不等的正面影响。

    (二)新闻报道“有品质”:在发现、挖掘、展现新闻事实上有所突破

    新闻报道“有品质”应该符合如下四项标准:(1)基于深入、扎实的采访基础。使用的素材鲜活,用的是采访中抓到的“活鱼”。如果采访敷衍了事、浅尝辄止,缺乏坚实的采访基础,新闻生产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新闻作品“有品质”又从何谈起?(2)能在旁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好新闻。新闻敏感要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3)对事实的新闻价值比旁人开掘得更深,有同题材的报道所达不到的深度。(4)对新闻事实的展现有独到之处。在以上四个方面,非一般报道所能及。这样的境界不是輕易就能达到的。以成就报道为例,只是报道取得哪些成就,只是对成就作一般性的罗列,满足于作“创造历史新高”式的表述,就很容易落入陈旧的套路而显得了无新意。

    《河南日报》记者童浩麟采写的消息《“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 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12],所要报道的是兰考的经济变迁。记者从兰考火车站的人来人往中发现了旁人没有发现的好新闻,或者说让火车站承载了表现兰考经济变迁的重任。作品对该站发生的现实和历史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挖掘深于他人,对新闻事实的展现更是有着独到之处。该作通过兰考火车站来见证本地经济的巨大变迁,这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正是这种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给人以妙不可言的感觉。兰考火车站,以往见证过大批兰考人外出逃荒要饭,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而直淌眼泪;也见证过大批兰考人从这里外出打工,兰考进入了劳务输出的时代;如今又见证了大批在外打工的兰考人回来,兰考进入了人们就地创业的时代。兰考火车站将现实与历史相对接、相贯通,从而使作品既具备了强烈的现实感,又具备了历史的厚重感。以兰考火车站作为报道经济变迁的视点,使这篇作品找到了最佳的叙事角度(以往的外出逃荒要饭、劳务输出构成经济变迁的重要参照系,通过效果强烈的鲜明对比,兰考经济的变迁得以凸显)。这样的作品,没有落入“创造历史新高”式的成就报道模式,不是仅仅罗列经济发展的业绩的乏善可陈的一般成就报道可以与之相比的。

    然而,精妙的报道角度不是唾手可得的,而往往包含了这样一个过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未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难过程,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理想结果吗?因此,要想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果,就必须下“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样的苦功夫、真功夫甚至是“笨功夫”。

    新闻报道,有深度方能“有品质”,有深度是“有品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作品的深度,有赖于记者的采访深度和思考深度。新闻生产和文学创作殊异,它严格地以采访所得的素材为基础进行符合新闻真实性要求的加工制作。采访没有深度,报道也就必然没有深度(单靠注入艰深的思想观点并不是新闻报道的正道)。采访有深度但对新闻事实的认知较为肤浅,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这样的报道也仍然称不上“有品质”。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有关资料显示:作为离港珠澳大桥最近的珠海媒体,为了率先来一个穿越海底隧道的体验,经施工部门批准,记者进入了伶仃洋水下近50米深的海底隧道现场。在体验采访中,建设者们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惊天秘密,被称为交通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其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了,将对接精度由允许的15厘米误差缩小到毫米级。为此,记者立即找到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以及现场的多位建设者深入采访,还原“精调”的全过程。同时,还挖掘到林鸣收到了昔日方案否定者荷兰工程师的贺电:“你们的最终接头施工方案,是对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于是,记者围绕“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了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成绩。在全国各大媒体关于大桥的海量报道中,独家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13]唯其是对伟大创举的独家报道,作品“有质量”因之而毋庸置疑。这里所具备的两条都是不常见和不易得的。第一条是:伟大创举。这说明作品素材的质地特优,特定记者占有了先发优势。第二条是:独家报道。在今天,在互联网条件下,信息流动速度加快。要根据独享的素材做成独家报道,实在是难而又难。这篇对“伟大创举”进行“独家报道”的新闻作品的“有质量”,让人叹为观止。

    采访的深度和思考的深度往往能够共同成就新闻报道的品质。采写深度报道《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14](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记者们,进行了时间长达一年、范围涵盖14个特困连片区的艰苦采访,进行了跨年度、跨省份的调研——采访不可谓不深入。初稿形成后,又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修改和完善。围绕脱贫攻坚,整篇稿件全景式描述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讴歌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胜利。报道表现的主题极为重大,立意颇为高远,视野相当开阔,充分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度。而没有深度、浅尝辄止的作品,是难言“有品质”的。

    (三)新闻评论“有品质”:道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见

    评论“有品质”,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有思想深度,说的道理鞭辟入里,能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才是正道。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多到基层一线抓落实,在抓工作落实中重‘绩留‘心。要把‘痕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中,把‘绩融于民生改善的切身感受中,把‘迹写在进企业解难题的调研行程中,把‘心用在感知百姓冷暖的小事实事中。群众的评判与口碑,胜过台账千言万语,是对一名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最好的诠释。”[15]以上文字节录自网络评论《在抓落实中重“绩”留“心”》。该文抓住“绩”“迹”“痕”“心”进行论述,指明在抓工作落实中重“绩”留“心”的重要,指明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才是正道。

    一些新闻评论佳作显现出作者对评论对象的认知深度和对真理的认知深度,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在评论2020年中国人民在对新冠肺炎疫情发起的战“疫”时谈道: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理性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去,天花病毒用了3000多年才传遍各大洲,今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次疫情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单边主义、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唯有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才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才能战胜病毒和疫情,共享康宁与繁荣。

    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那么从今往后,重大传染病疫情就是一头随时可能一跃而起的“灰犀牛”,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严加防范,再不能麻痹大意。从非典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应该刻骨铭心。有再一再二,决不能有再三再四!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唯有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这是我们的真正依靠![16]

    以上所引文字,旨在探讨此次疫情给人们留下的启示。比如说人们应更加理性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天花病毒用了3000多年才传遍各大洲,可是新冠病毒在24小时感染全球(“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样说理既形象又深刻)。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理的效果。话锋一转,通过“单边主义、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一则与上文的“更加理性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二则显现出其现实针对性和思想锋芒。该文还从新冠肺炎疫情追溯非典疫情,谈到记取教训当刻骨铭心,“有再一再二,决不能有再三再四”,从防控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到预防随时可能一跃而起的“灰犀牛”,要用确定性去应对不确定性。

    任仲平成员之一、《人民日报》评论部要论编辑室副主编李浩燃,在谈到任仲平文章写作体会时说到的:激扬思想的力量,成就艰难的说服,创造新时代政论的“价值增量”。[17]这些,都与思想深度、思想穿透力密切相關。

    新闻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涉及新闻作品的采访、写作(制作)、编辑的全过程。“三有”,既确立了新闻精品的生产、制作的标杆,又指明了到达新闻作品佳境的路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合乎逻辑的结果;离开了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就难有新闻精品力作产生。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研究”(16ZDA215)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1987年6月28日,《无锡日报》报道了一位化名为“炎黄”的汇款人在无锡汉昌路汇款1000元资助祝塘敬老院的事迹。

    参考文献:

    [1]翟慎良.民生实事〓莫沉迷于“数字突破”[N].新华日报,2017-02-24.

    [2]评委有话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评析[EB/OL].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9v/2019-06/03/c_138113040.htm[202

    0-07-16].

    [3]人民日报评论部.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5.

    [4]杨建.办品质党报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做好事“潜伏”27年“炎黄”终于找到了》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J].新闻战线,2015(21):32-34.

    [5]苏晓晨.矿工组长的551条短信[N].山西日报,2018-03-01(4).

    [6]矿工组长的551条短信[EB/OL].http://www.zgjx.cn/2019-06/23/c_138140183.htm[2020-07-16].

    [7]刘亢,周亮,廖翊,涂洪长,姜潇.唯有初心不忘:追记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07/c_1121104402_3.htm[2020-07-16].

    [8]洪玉华.践行“四力”写有温度的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1-16.

    [9]“钱去哪了”叩问“权该如何用”[EB/OL].http://gx.people.com.cn/n/2014/1226/c179456-23353747.html[2020-07-16].

    [10]全面调查李文亮事件,让正义抵达人心[EB/OL].http://news.sina.c

    om.cn/c/2020-02-07/? doc-? iimxyqvz1021607.shtml[2020-07-16].

    [11]陈栋.如何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J].传媒,2017(3)36-38.

    [12]童浩麟.“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 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N].河南日报,2012-12-03.

    [13]刘保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J].新闻爱好者,2019(1):34-39.

    [14]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E

    B/OL].http://www.pingjiang.zgjx.cn/NewsAwardingSys/WksPublicsubmittedAction/todetails.do?id=8a89901063748f50016378c287ad02de[2020-07-16].

    [15]陆峰.在抓落实中重“绩”留“心”[EB/OL].http://review.jschina.com.cn/zjep/201811/t20181127_2070856.shtml[2020-07-16].

    [16]任仲平.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N].人民日报,2020-03-26.

    [17]李浩燃.创造新时代政论的“价值增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任仲平文章写作体会[J].传媒,2019(22):27.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