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灵动写作

    周莉

    写作有助于学生表达情感,是锻炼他们语言组织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写作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教师也没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所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小学写作教学策略很有必要。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素材来自日常积累

    1.做生活的有心人,素材就在身边

    素材不能从天而降,需要日积月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就会发现其实素材就在身边。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看到题目后,脑子空空如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着手写作。这反映了学生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所以要有意识在脑中建立素材库,将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在素材库中。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

    比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要求教师选一幅秋天的图片,先向学生介绍图片的内容,然后写成作文,要用上平时积累的素材。遇到这样的题目,那些留意观察生活的学生比较有优势,平时观察到的画面会浮现在脑海中,只需要将脑海中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2.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由于小学生的经历有限,一手资料不够丰富,所以需要二手资料的积累。所谓二手资料,就是大量阅读,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灵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入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组建班级阅读角,利用班费购置书籍,还可以动员学生把自己的读物拿到阅读角分享。另外,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秀文章等和大家一起分享,拓宽视野。还可以采用办主题黑板报的形式,图文结合,生动有趣,将优秀的课外素材展示出来。

    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写作技巧

    “我有兴趣写作文”和“老师让我写作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写作状态。第一种积极主动,是学生自发自愿的;第二种则是教师要求的,带有强制性。在两种不同的动机下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玩耍”中掌握写作要领,让他们愿意写作,进而爱上写作。

    比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时,不仅要把它当成一篇课文,还可以把它当作写作范文。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植物,然后结合课文的描写练习模仿。如果没有实地教学的条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可以选择一种植物,让学生细致观察,模仿范文中的描写方法。

    三、多写多练,摆脱“流水账”式写作

    要想写好作文,需要长期地练习,出口成章都是多写多练的结果。然而,低效或无效的多写多练没有任何意义,要摆脱“流水账”式写作,就要创新。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加入创意训练的内容。学生动笔前,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形成完整的表达框架,打好“腹稿”。

    比如,鲁迅写闰土的脸时,用了“紫色的圆脸”一词。这个“紫色”,就是创新的描述。写人的脸色,“白色”“黄色”“红润”等词语比较常见,所以一说到“紫色”的脸,很容易让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教师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重点描写一个特点。比如,某个同学喜欢帮助别人,大众化的描写是“雷锋精神”“侠客精神”等。而比较有创意的寫法,可以适当用一些修辞,比如“快乐就像一艘船,而划船的浆就是帮助别人”。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将想法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立竿见影,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努力。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最后,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训练,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