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水彩画的中国精神

    李佳昱 赵玉琢

    摘 要:水彩画作为舶来画种,传入中国百余年,经过中华大地的孕育,已经繁衍出民族的细胞和血液,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國特色的水彩艺术。水彩画在中国是一种被广泛传播和运用的艺术语言,它融合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由于水彩画媒介的独特性,它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有着相通之处,所以很快被中国画家接受,中国画家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外来艺术进行改造并加以扩展,使西方的水彩画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所以水彩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水彩。

    关键词:水彩画;中国精神;中西结合

    水彩画作为西洋画的一种,先于油画传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在我国早期倡导和推广西洋绘画的画家中,徐詠清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徐詠清的水彩作品不但具有鲜明强烈的西洋水彩画的风格特点,同时还努力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和表现方法融汇于西洋水彩画中去,做到中西合璧,十分注意水彩画的民族化问题,并且也在努力探索水彩画的民族风格。

    水彩画发展至今,受到了很多中国传统绘画观念的影响。中国画讲究“水墨交融”,同样,水彩画也讲究“水”和“色”的碰撞,水彩的媒介属性与我国传统的水墨画观念相契合,所以水彩画才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很快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艺术形式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对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也越来越灵活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任何一种艺术的演变都离不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社会观念,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孕育出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艺术家逐渐更新创作观念,寻找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现象,体现时代特征,通过融合中国古、现、当代的多元化艺术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因此,中国水彩艺术更加具有个性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而当代水彩画的中国精神主要体现在民族化、时代性和个性化三个方面。民族化是指画家通过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时代性是指不但在思想方面具有时代精神,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时代特点。而个性化是基于画家的经历、学识、思想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独特审美取向和个人风格。我们所创作的水彩作品都是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在题材选择方面,画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选择范围,开始面向社会,通过对社会中物象的描摹去呈现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并将画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通过特定的题材表达出来。画家所选择的题材都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这种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使我们的绘画创作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水彩艺术的时代精神。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水彩艺术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水彩。

    当代水彩画家有很多是油画家和国画家,他们大都对水彩画十分喜爱。在作画过程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画面的需求来进行创作,通过自己对水彩画的理解,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还有很多画家吸收和借鉴中国画的用色、笔法、意境、章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审美情趣和意境造型,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国画的影响,他们不断地探索、拓展水彩画的表现语言,使水彩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我们要用中国画的精神去指导现在水彩画的学习和创作,如谢赫六法对于水彩画的创作就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以“气韵生动”为例,其居谢赫六法之首,可见它的重要性。所谓“气韵生动”就是描绘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而“气韵”可以理解为“神韵”,是一种写意精神,也是水彩画民族观念的理念显现。“生动”就是意态灵动。就水彩画而言,“气韵生动”来自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形成的具有独特风貌的水韵、色韵、纸韵以及趣味之韵等韵味,水彩画作品只有气韵并举,才能产生气韵生动之美。“神形兼备”“随类赋彩”“虚实相生”等中国绘画美学理论对水彩画的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这些理论依据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学习、吸收、借鉴各种艺术语言形式,强化水彩画语言的内涵,丰富水彩画的表现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个人风貌的水彩作品。

    在水彩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水彩艺术的理念和创作手法,又要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国画中泼墨、皴擦、飞白等创作技法,创作出具有中国精神的水彩作品。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其次选题要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激昂的时代精神,最后作品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所谓中国精神是指中国人对线条的热爱和追求,而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线条的艺术。如,线条在冯伟的作品中就是很重要的元素。他笔下的线条带有很强的书写性,笔笔都会流露出中国书法的影子。书写式的随意和放逸使画面保持适度的表现性,加强了画面的内在张力。他对水与色的处理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使其在画面呈现上具有一种传统水墨的书写意味与清新淡雅的格调。其中色彩、线条和块面都相当融洽,将现实主义的某种格调与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糅合在一起,最终呈现出极富诗意又具有个人面貌的艺术格局。

    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个人风格,它们承载着不同的精神内涵。艺术作品之所以能从精神上感染观者,在于显示了创作者对所描绘的物象的态度、理解和感受。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创作出有情感的作品。例如蒋振立、夏晓云、张小纲等画家都是吸收中国画的营养指导水彩画创作的。当代著名水彩画家蒋振立,他的水彩画的精神意境和表现手法都是中国式的,因为他擅长中国书法,所以他大胆地吸收了中国画和书法的营养,并在水彩画中融入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精髓。蒋振立的作品里不光突出主观性,还表现出主体精神。而不囿于常形的东方意象的特征,则是蒋振立水彩画艺术中一个最大的特点。蒋振立绘画的过程中,“因心造境”,“以情造景”,以主观融会客观,改造客观的意象为基本特征,所以他的意象中渗透着大量的夸张、变形、抽象与概括,也充满着无所不在的隐喻与象征。他的水彩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技法上表现出水色淋漓、烟雨朦胧、潇洒灵动、色块层叠、严谨有序的效果。他的作品《山寨》以水气淋漓的风格和中国画用水的意趣,运用干湿画法来表现村庄荒芜悲凉的景象,俨然是一幅有着山野气息的人文水墨画。而《巍巍雪山》是以泼墨的手法来表现雪山的动感盎然,用笔坚硬有力,展现了力量和运动的冲击力。他的作品给人以水墨洒落之感,真正汲取了中国审美精神的精髓,捕捉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抒发个人情感和时代观感。

    夏晓云把西洋画的塑造手法和中国画的笔墨生动相结合,把西洋画的构成和中国画的章法相結合,色彩很漂亮,同时又保持了水彩画清透的特点和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其作品《强国梦·蛟龙——远望》就是水彩画与中国画精神的契合。夏晓云的绘画风格为笔墨流畅、清澈透明、色彩鲜明,他的作品融入了他多年来在田间辛勤耕耘得来的艺术感悟,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流畅氛围,融入了常年生活的江南水乡,其作品透露出一股灵秀的气息。他的作品有着中国传统水彩一脉相承的精神与风格。夏晓云的“舟”系列是水色变幻出的小船,既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疏野,也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清寂;既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愉悦,也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旷达;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元素中的线条艺术,也向我们传达了来自欧洲的艺术色彩。这种中西结合的水彩画,在夏晓云的笔下既生动又丰富地表现出来,层次感也更加细致。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生,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作品从哲理上展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内在追求,是感人的,所以体现了艺术作品在生活中的价值。

    张小纲是一位执着于表现荷花题材的画家,在中国人的眼中,荷花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圣洁之花。千百年来,荷花被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寓意和人格内涵,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张小纲通过描绘荷花,探索西方技术与东方意境结合下诗意又不失真实的艺术语言。他将中国绘画美学理论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精髓一点一滴渗透到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中,虽然水墨画和水彩画媒介相同,但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诉求,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显然不能将水彩画当水墨画来创作,更不能简单地用水墨画的工具来创作水彩画,而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借鉴和实质性的融合。他的画中呈现了点、线、面等造型元素,通过这些造型元素所体现出来的荷花的生命形态就自然地显露出来了。这是区别于其他花卉的鲜明特征,也是他执着于表现荷花的充分理由。他的作品《荷·媛系列之七》是一幅以暖色调为主的作品,表现了一种蓬勃朝气。由于大面积的荷花处在画面的左侧,画面重心难免向左倾斜,而将荷花画成向右展开,则使画面实现了新的平衡。线条通常在画面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是画面重要的构成要素,张小纲试图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这些线,以此传达出一种特有的韵律和节奏。他的荷花系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采用介于抽象与写实之间的形式语言,注重水色交融,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中国写意的韵味,在精神方面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感染。

    通过对以上画家的创作分析可以看出,水彩画创作并不只是单纯地将现实物象复制到纸上,而是对描绘物象进行艺术化处理,并融入了中国元素。艺术家所呈现出来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将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现实的理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用各自的语言来传达给观者。从当代水彩画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要抓住中国的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来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当代中国人的气质,以中国画的精神来指导水彩画,通过作品来弘扬中国文化,并将时代精神和现实价值融入作品之中,来展现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只有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渗透进水彩画创作中,才是具有中国精神的水彩艺术。而我们所创作出来的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水彩作品,都应该反映时代主流、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王维芳.水彩纵横谈[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

    [2]王永刚.中国水彩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吸取营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秦松波.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影响下的中国水彩[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通讯作者:

    赵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