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价值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研究

    吕政

    摘要:在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这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就是其中的重要篇章。如今在我国的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很多设计者的选择方向。本文探讨的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选择的注意要点和方向性问题,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工艺;工艺美术;视觉传达;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3-0032-02

    1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提出的高层次的审美需求,最早提到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大会上。在此次推广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自我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上不断融合自身的文化,在工具上不断借鉴使用现代计算机加速处理,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得到了相当成熟的发展,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分支概念。在现代美术和设计的相关教育方面,也开始开设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课程,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市场竞争中,视觉传达设计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故在就业前景方面很有潜力。

    我国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互联网建设上开始和世界接轨,普通大众才开始接触到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概念,而真正重视该方面的发展还是在21世纪以后,此时我国群众基本已经全面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追求上开始正式向精神方面发展。恰逢这时,我国国家领导层也开始重视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于是将传统工艺美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相融和自然顺势而为地成为了教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向。在政策支持和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尤其是在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方面,已经成功开设了平面设计和图形设计等相关课程。如今在市场应用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产品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国人的审美标准[1]。

    2 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要点

    一个国家的传统美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而我国作为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在传统工艺美术的积累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在长时间的酝酿和积淀下,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优化,诞生了一批批艺术价值极高的传统文化瑰宝,在兼具视觉文化的同时,也蕴含了极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在操作上对视觉传达设计和工艺美术的融合有熟练地掌握,更需要在精神上对两者的融合方向有深刻的认识[2]。整体来说,具体的融合原则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2.1 和谐性

    和谐性是保证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了和谐性的设计,首先就会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冲突感,而這种冲突感,势必会让观众感到不适,这就直接导致了设计价值的大幅下降。导致融合中出现和谐性不足的原因,与设计者本身的设计素质有关,前面提到,要想实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视觉传达的优秀融合,必须需要对两者都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实际中,很多设计者盲目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风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要点和风格认识不深,在融合上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最后导致在设计中重形不重神,这最终导致作品出现一种不和谐的冲突感。

    2.2 象征性

    象征性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特色,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把象征应用到了极致,在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中,应当以意象为基础创设抽象作品,将传统中华文化中的色彩、尺度、体量、造型等设计象征到实际中的道德伦理和思想意图等精神内涵,不断提升作品的深层内涵,让作品在完成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人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2.3 灵动性

    灵动美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特色,以传统中国水墨画为例,简单的水墨画重意而不重色,其中极具浪漫主义的风格,颜色单一但是画面却不呆板,这种风格中,就蕴含了灵动的美感。所谓灵动,注重的是一种意境中的动态美,比如水墨丹青中的波纹、祥云、甚至是声音都能通过图形传达出来,在布局中,整个画面相互呼应、空间疏朗空灵、层次之间变化活泼,这就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独有的价值体现。

    3 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体现

    3.1 社会价值

    传统美术蕴含的精神堪称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社会方面,一个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历经数千年依然不倒的根本所在,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在当下时代宣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3]。如今国家已经将文化输出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传统工艺美术的社会价值便得以体现,以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融合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优质作品,逐步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开创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设计时代,这是传统工艺美术的最高价值体现。

    3.2 经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工艺手法和美感艺术上,比如以青花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在被应用到现代的商品设计中之后,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美感不仅得到了国人的高度认可,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其成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确实存在尚未被开发的高度经济价值。在当下社会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品设计成为了消费者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国内市场中,传统工艺美术符合国人的审美风格,并且其精神内涵很容易被国人理解,因此经济价值自然容易得到认可,在国际市场,独特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以新颖、高雅和深度象征的设计也得到了很多外国友人的青睐。在当下纷繁多样的设计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了很多设计者重要的“投资”方向[4]。

    4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价值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4.1 对创新的影响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方式与设计者日常的融合设计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对融合的需求要将“形”的融合上升到“神”的融合,所以在融合方式上,设计者在设计上需要在传统的方案上进行足够的创新,简而言之,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方式[5]。

    最主要的体现在,设计者需要摒弃以往的视觉传达设计单一地停留在“视觉”的层次上,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将设计效果尽量触碰到观众的听觉嗅觉味觉甚至是触觉上来,以传统中国传统鸟兽为例,在设计上,设计师可以在宣传作品中将画面中的声音加以设计,进而加强观众融入画面的感受。

    4.2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纷繁多样,但是在设计中,很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出现了较大的抄袭和雷同的问题,这就是因为设计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根据地方特色融入当地的元素,所以基于这样的问题,设计者应当在设计时,充分调研当地受众的精神需求,结合当地受众特色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融合。就以巴蜀地区的设计来看,融合了传统工艺美术风格的现代设计中多使用了大熊猫的元素,但是这样的元素很少在其它地区出现,这就是因为作为巴蜀地区的独有活化石,大熊猫总能让当地人感受到一种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让当地受众产生“家”的感觉。因此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中国传统工艺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6]。

    4.3 对设计观念的影响

    在现代设计中,和“国际化”接轨成为了很多前沿设计师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往往很难胜过西方的设计作品,相反的是,一些设计师立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的体现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还在于得到了国家和大众的一致认可,这样的局面让很多设计师开始反思,单一地追求和国际的接轨是否符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这种精神上的反思让设计领域的设计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7]。

    如今,国家将文化输出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设计观念的“国际化”定义也应当有所改变,在以往的设计理念下,西方的设计理念就是所谓的国际化,而如今,一系列基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成功案例已经表明,将中华文化不断推广进入国际市场,也是国际化的另一种方式,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也开始具备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风貌,这不愧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5 结语

    工艺美术与视觉美术传达设计不仅仅关系到设计者本身的经济利益,在大方向上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工作责任认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争取以优秀的高质的作品把中国文化传播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价值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18,9(8):187-188.

    [2]谢梦莹.西藏工艺美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西藏艺术研究,2018(2):42-46.

    [3]刘文洁.中国传统视觉艺术与现代UI设计的融合[J].艺术科技,2016,29(6):278.

    [4]高雪.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J].現代电子技术,2016,39(16):136-139.

    [5]汪惟宝,陈为龙.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6,33(7):351-354.

    [6]姚鹏.试析传统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6):153-154.

    [7]谭浩楠.茶文化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之路[J].福建茶叶,2017,39(6):93-94.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