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简约之美浸润下的电影剪辑镜语探微

    康静

    

    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何以为家》,由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等联合主演。影片以庭审现场为轴,采用倒叙和插敘的叙事方式,着重表现12岁的贫苦少年扎因在黎巴嫩的悲惨生活经历。该片原名《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中耶稣开始传道的地方,位于今以色列加利利海附近,但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废墟“迦百农”正是对影片主题的阐释和概括。该片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豆瓣评分高达8.9分,并连续三周获得“一周口碑榜”冠军。[1]影片的成功之处,既在于其映射的黎巴嫩社会现状的社会主题发人深思,又在于该片导演娜丁·拉巴基制作一部优质电影的良苦用心,她花费五年时间寻找接近真实的素材,同时注重在剪辑手法上体现出艺术性,对所选素材进行合理间接和拼凑,凸出重点,使观影者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影片所突显的人物形象和其想要传达的主旨内涵。

    一、镜头剪辑与蒙太奇叙事艺术

    一部电影完成前期录制工作后,创制者对既定素材的重新整理和组合是该片正式出炉的关键一步。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出于节省成本等考虑因素,导演拍摄电影的顺序与影片故事发生的顺序大多不同步,故而后期按照剧情发展方向对所需素材进行剪辑的工作亦需要艺术的考究和理性的揣摩。[2]剪辑具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规律,电影剪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角色人物刻画的鲜明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时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节奏处理的准确性。剪辑既是电影生成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再创作。正如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戈达尔所言:剪辑才是电影创作的正式开始。剪辑需要根据影片特点等方面进行处理,而讲究艺术的剪辑即是蒙太奇。[3]在影视的发展历史中,剪辑和蒙太奇艺术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蒙太奇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创制者充分了解蒙太奇的叙事方法,可以在实际操作之中将蒙太奇思维巧妙地运用到影视的剪辑中来。

    现代电影工业的影视剪辑技术,早已经成为艺术门类中的一个学科,而剪辑本身也渐渐地从早期的技术层次提升到了艺术层次,剪辑艺术家们大可凭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蒙太奇的叙事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多剪辑艺术家在具体的影视创作中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导演为实现特定影视效果,每个镜头的声音和画面组合方式方法能否体现美学理念是剪辑工作能够形成影视艺术的检验标准之一,而这种美学理念既包括视觉美感又要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的组辑基础上。[4]合理的剪辑加工必须根据剧情需要、镜头特点、空间背景、人物表现需要进行取舍,对观众能够获悉的镜头片断进行切割、组合和整饬,并对有助于情节发展和渲染主题需要的镜头进行声画延长或多个画面保留。作为影视再创作的重要一环,剪辑工作不是对两个镜头之间的简单拼凑,就像文字如果不经思索堆砌在一起,只是一堆乱码毫无意义可言。此外,剪接也不同于剪辑,剪接是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而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又常指由剪辑而获得的艺术效果。[5]剪辑的第一要义是充分筛选和利用前期素材,将镜头画面分解为动作、造型、时空等要素,一部优质的影片不仅需要前期有良好的素材,更需要后期有良好精良的剪辑工作,而这就需要艺术工作者把握影视作品的叙事内核和逻辑结构,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合理剪辑创作。当然,剪辑过程存在一定偶然性,而剪切剩余的片断也很有可能是一部影片的有用素材,这种艺术加工的形式使剪辑工作不再是一项辅助环节。[6]而镜头的重组和衔接艺术亦被称为蒙太奇,因此影视工作者在研究和考量一部电影时往往会关注其在镜头剪辑方面的处理水平,对蒙太奇的研究和分析往往成为业内人士的家常便饭。因此,对于剪辑工作而言,镜头剪辑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当镜头剪辑合理、准确、有丰富蒙太奇思维时,能够增强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那些随意的、草率的剪辑,就会削弱甚至破坏影片的艺术美感。

    二、合理剪辑与影片节奏张力

    优秀的影视作品需要后期合理的剪辑工作,良好的剪辑有助于塑造影片人物形象,把握叙事节奏。在《何以为家》中,导演所要囊括的主题思想较为宽泛和宏观,而通过对底层人物状态的琐碎细节表现来反衬社会大背景所要依托的素材更为琐碎。在娜丁·拉巴基导演的镜头下,很多长时片断可通过合理的镜头拼接使观众一目了然故事发展方向,洞察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并以一定的缘由基础能够为观众所理解,故而剪切易组合的片断能达到精简的效果;而将镜头以简单逻辑思维的组辑是不可能让最终的作品富有深度和含义的,因为相对于真实事物,影视作品往往是基于现实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所以创制者在影视作品中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需要压缩或是扩展,从而达到导演想要表达内容的目的。[7]在影片《何以为家》中,导演娜丁·拉巴基在前期搜集素材跑遍黎巴嫩大街小巷,深入贫民窟、监狱、法庭等诸多场所,在细致的调研下取得颇为真实的影片素材。在前期精心准备下,这位女导演扎根于大量素材,从长达500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出2小时的故事内容,使其成为一部精心匠制的电影,节奏感鲜明。尽管该片在主题和取材上的的逼真性给观众一种纪录片电影风格的感受,但是娜丁·拉巴基合理地取材剪辑使这部电影类型仍然定位于剧情片——影片细腻的叙事主线使其类型鲜明。娜丁·拉巴基导演既精心于素材,又考究于剪辑工作,她坦言影片在6个月的拍摄期完全采取了顺拍,按照剧本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拍摄,但这种拍摄方法给录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受制于表演者群体身份、知识水平、教育环境、阶层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十分费心,这亦为影片后期剪辑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而这恰恰体现娜丁·拉巴基导演在剪辑工作方面的精湛技艺。

    在影视作品中,节奏剪辑点主要以故事情节的性质和剧情的总节奏为基础,以人物的关系和规定情境中的任务为主要依据,然后结合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语言动作、造型因素、情绪节奏或者画面造型等特征,通过对比方式处理镜头剪辑长度。《何以为家》后期剪辑使影片整体叙事节奏鲜明,以庭审现场为轴,从小男孩扎因起诉父母开始,再通过倒叙和插叙的方式使焦点集中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求生经历当中。导演并没有将叙事重点停留在诉讼桥段中,而是在保留庭审现场主线的同时,通过不断插叙扎因的求生经历来聚焦观众注意力和情感关注点。影片节奏的鲜明性首先表现在其镜头长度控制有力,短小精悍的拍摄特点加之嘈杂闹事的喧嚣声,仿佛带领每一位观众在黎巴嫩街头彷徨驻足。在该片的叙述长度上,同景别的镜头,其画面内容有繁有简,所呈现的信息量有主次之分,那么对于景物较为单一的特写镜头,则可以快镜头掠过,对于全景等信息量较为丰富的全景、近景,可以将每帧时间放长,以便使观众通过画面得到获取足够信息的时间。对于全景和近景,镜头所包容的景物较多,信息量多,而且主题占据屏幕空间比例小,不易看清,因此镜头长度比其他景别要长些,而特写镜头由于景物单一且主体占据屏幕空间比例大长度则一般比其他要短一些。在《何以为家》中,导演多次表现鸟瞰黎巴嫩贫民窟的广角镜头,而镜头的推移缓慢符合全景信息量大需要慢镜头推移的基本拍摄原理,利于表现当地环境的贫穷破败。此外,镜头的明暗、快慢,对于观众的理解和获知剧情程度亦会影响拍摄时长,仔细研究这些要素有助于灵活把控所需的剪辑片断。导演娜丁·拉巴基在表现扎因回到家里得知房东来家里讨债要出卖自己的妹妹却无力解决的画面时,镜头投射父母脸庞特写,时间把控在0.5-1秒左右,简短有力,却足以能够传递扎因一家贫贱低微,寄人篱下的惨状。因此,镜头表现时长对控制影片节奏,塑造人物性格,渲染剧情需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剪辑可以保留精彩的部分,删繁就简,剔除不必要的或者观众能够理解的情节内容。在有限的影片时间内,导演在后期剪辑时需要形成蒙太奇意识以便处理较为复杂的影片信息。

    三、剪辑技巧丰富人物形象

    剪辑精简不仅可以控制电影节奏,使主题内涵更加丰富;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也可以体现影片的流畅性。研究表明,在剪辑技巧成为电影独特表现手段的早期,相关学者就已发现镜头持续的长短,在观影者心理方面具有影响情绪的感染力。摄像机与被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会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效果。情绪的剪辑点不同于形体动作的剪辑点,它在镜头长度的取舍上有一定自由空间,受到画面中心对象外动作影响较小。影视工作者把握情绪剪辑点,有利于叙述影片人物活动,衔接剧情发展,渲染特定情绪、营造画面气氛等。创制者可以通过长短镜头控制人物角色不同情绪需要,短镜头具有画面转换快的特点,可以引起紧张、激动感;长镜头的画面转换可以放慢情绪变化节奏,而长短镜头交替切换可造成观影者心理紧张度的起伏。在《何以为家》中,在扎因和母亲争执过后,房东来到扎因家里谈话时,影片以人物情绪镜头表现为主,并未直接表现房东与家人的对话,而是从孩子,母亲的神情表现出生活的艰辛,长镜头推进扎因母亲,然后长短镜头切换呈现扎因的面部特写,有利于情绪表现,增强观众情绪方面的紧张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观众对主人公家境艰难的共鸣。这段简洁的镜头并没有集中在与房东切磋的大段篇幅,在扎因的一句话表明萨哈要卖给房东家之后,这个家庭的贫穷,卑微生活与扎因竭力反抗希冀在社会中求生的画面均揭露了时下的社会背景和底层贫贱人民的生活状况。

    镜头跟随男孩视角推移和切换,导演在选材中保留了拉希尔的情节片段;扎因离家出走后独自流浪,与埃塞尔比亚非法移民拉希尔相识,走投无路寄宿在她家里。这个女人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她工作时还带着1岁的娃娃,生活困顿,随时面临失去自由的窘境,但她从来没有放弃作为母亲对于孩子的责任。而对扎因这个顽固的小男孩而言,他有着那些成人都不具备的品质,他早早涉入世事,过早地成熟,为了生活他拼命赚钱,徘徊在街头买茶水,捯饬废品,寻找生存的每一个契机。扎因很聪明也很有爱,他爱自己的妹妹,这个仅有12岁的男孩,拖着瘦小的身躯在成人的世界里挣扎却又无力。

    《何以为家》叙事内容不冗杂,不啰嗦,所有镜头表现都服务电影人物性格的渲染,饱含着巨大信息量。优秀剪辑可以更好地渲染人物特点,从而使影片在拍摄水平上格局更高,视野更加开阔,有助于更好地开拓影片格局和背景,成功折射了黎巴嫩社会现实。影片的真实维度建立在拉巴基长时间的考察与准备中,她亲身了解黎巴嫩底层社会的难民与街头流浪者,这些非职业演员的生活状况与亲身经历决定了电影的细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次让电影文本去了解影片主角的艺术创作。影片的非职业演员们具有现实状态的天然优势,他们在应对手持摄影机、自然光效以及熟悉的破败环境里的所有几乎无确定剧本的情境下,几近真实地呈现了自己的人生。

    结语

    在影视剪辑实践中,影视工作者不断总结各种经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推进,蒙太奇艺术和剪辑艺术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类型影片《何以为家》的突出特点之一即是镜头剪辑艺术的简洁性,非工业的散点式创作蕴含着黎巴嫩电影的无限未来,对比诸多影片因为在后期剪辑工作中处理失当,败在了电影片段堆叠的惨状下;正如“太过密集的情节点与具有神性的形象而天然地感知到电影所完成的间离,乃至思索现实本身,这是《何以为家》与一众“卖惨”电影的本质区别”。导演娜丁·拉巴基将采撷的片段重新整合后,充分利用镜头感实现剧情叙事的需要。导演对扎因的形象的展现从开头到尾,皆以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拍摄手法呈现黎巴嫩流浪男孩的真实状况。影片剪辑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典型的画面,使观众被沉重与肃穆的现实感充盈,堪称第三世界移民流浪儿的真实写照。

    对于柬埔寨、伊朗、黎巴嫩等国家而言,渴望建立这种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需要实现电影主题的共鸣性,更离不开电影技术层面的支持。纪录电影的真实在该领域是至高无上的美学规则,《何以为家》对悲惨现实的银幕再现,既是导演的道义所在,更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电影受到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环境影响的孕育。

    参考文献:

    [1]杜群. 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杜群[D].江西:南昌大学,2013(06):32-40.

    [2]王霞.《何以为家》愤怒求生的面孔背后[ J ].中國电影报,2019(06):189.

    [3]莫艺祯. 探析《何以为家》主人公性格的变化[ J ].大众文艺,2019(07):29.

    [4]战海红.电影剪辑的三种创作取向[ J ].电影艺术,2010(06) .

    [5]唐玉杰.边缘性理论视角下《何以为家》中边缘性人格的演变[ J ].大众文艺,2019(08):192-193.

    [6]许忠瀚.论电影剪辑的艺术表现力[ J ].电视指南,2017(17) .

    [7]郑磊.浅析王家卫电影剪辑技——以《堕落天使》为例[ J ].传播力研究,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