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例谈

    廖海燕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采取游戏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游戏教学法,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化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基于此背景,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策略,并具体化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但是,教师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导致了学生不喜欢现在的体育课。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游戏教学法,对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场所在室外,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参与欲望较低,只是单纯地将体育课视为一门可以自由休息的课程,进而导致体育教学一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通过游戏情境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创设故事化游戏情境

    小学生由于心理特性,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师就要从学生着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小学生对于故事是很喜欢的,因此,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故事化情境,那就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快速跑”教学时,就以故事为背景,为学生创设了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以故事《大蘑菇应该给谁》为背景,结合体育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认识快速跑。学生在听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从故事中了解到快速跑的基本知识。接着,教师又展开一系列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去实践、去奔跑,帮助学生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和游戏,学习和掌握了快速跑的技巧,达成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模仿性游戏情境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善于模仿,模仿性学习是他们有效学习的一种形式。另外,小学生在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会对他们的举止和行为进行模仿。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模仿性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角色扮演有机结合,把影视作品作为良好的教学素材,充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通过创设模仿性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电视剧《雪豹》中,有一个关于投掷的片段:双手向前,后抛物品。这与实心球投掷动作十分相似。教师便以此为切入点,创设模仿情境。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这一视频片段,鼓励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人物动作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反复练习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进而掌握了抛掷实心球的技能。

    二、基于学生发展,设计游戏内容

    在小学游戏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设计游戏化的体育学习内容。

    (一)设计技能性游戏

    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游戏,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因此,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适当加入趣味性的技能游戏,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对“障碍跑”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技能性游戏:全班学生组成救援小分队,听到音效后出现突发状况,学生进行模拟救援,寻找工具箱完成救援。学生通过救援任务,与同学紧密配合,既锻炼了救援能力,培养了自我保护能力,又在团队协作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又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跳绳”教学时,设置了一个竞赛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两队,让他们进行物资抢夺比赛。比赛的同时,强调安全性和诚实性。第一轮比赛中,在一分钟内完成跳绳50个接力跳的队伍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去拿物资,每人每次只能拿一件。在第二轮活动中,完成30个多人跳(至少3人以上)的队伍可以去拿物资。直至物资拿尽,拿到物资数量最多的队伍获胜。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在趣味性游戏中学会了跳绳,增强了学习兴趣,也达到了运动机能的训练目标。

    教师要在教学中观察学生,必要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调整教学游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参与度,促使体育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二)设计合作性游戏

    合作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中,需要重视和锻炼的能力之一,新课标则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性游戏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跳”教学时,就通过合作性游戏让学生收获成长。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在讲解跳跃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练习青蛙跳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一过程过于单调乏味,学生很快对练习产生厌烦心理。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创设了以“小青蛙升职”为背景的游戏情境:

    学生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小青蛙跳跃,获得初级小青蛙标识。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连续蛙跳技能,并顺利通过游戏的学生,获得中级小青蛙标识。最后,教师设置了团体游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起“捉害虫”,获胜的队伍可以得到超级小青蛙标识,并获得糖果。学生们在教师设置的游戏中,一点点地进步,学会了跳跃的技巧,锻炼了身体机能,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结合体育考核,融入游戏元素

    体育课作为一项活动课程,依然需要进行考核,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熟练程度。由于学生对于考试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教师可以在体育考核中适当地进行流程优化,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考核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考核的乐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跳山羊”技能的考核时,就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在以往的考试过程中,常有学生因为情绪紧绷,身体僵硬,进而在考核时跳跃失败或是受伤等突发状况。为了营造轻松的考核氛围,教师在考试前通过游戏热身,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生围成一个圈站好,顺时针慢跑并听教师指令,当教师喊“三人”时,学生们就快速寻找小伙伴组成一个三人圈,未组隊成功的淘汰。开展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力,又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中来,缓解了紧张的情绪,让学生以一个较为平和、稳定的状态接受“山羊跳”的考核,以便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总而言之,要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法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化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提高身体素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桑成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发现,2018(1).

    [2]李建华.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