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杨喜忠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实现教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信息化,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路径,以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基于信息化的初中語文备课

    基于信息化的语文备课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改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搜集、制作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校园教育平台上,预设一些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及时掌握学情,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在掌握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并将搜集的材料投放到多媒体屏幕上,合理选择对比教学、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

    以《爱莲说》备课为例,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应当搜集作者周敦颐理学思想内容,理解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中传达的思想,拓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将“说”的特点、“蕃”的含义等上传到校园教育平台,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回答,根据学生学习和回答情况,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新课程的预习情况,及时掌握学情,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提供依据。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备课,教师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学情,从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信息化

    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预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播放范读视频,重点强调阅读材料的停顿、语调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诵读节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播放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仍以《爱莲说》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视频资源包播放《美丽的莲花》等相关视频资源,并提出“你对莲花有什么印象”为学生展现莲花的常态美,由于视频资源集成了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介,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莲花的形象产生感性的认识。在通读和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课程,并使用多媒体播放范读音频材料,然后,由学生自由诵读,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再请两名学生诵读课文,重点强调语调、节奏停顿,突出情感重点,体会文本材料中的情感。通过范读和诵读,能够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为了明确“菊”“牡丹”的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菊花、牡丹和莲花的图片,引出:“谁喜爱菊花和牡丹,两者在文中的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作者是通过衬托的方式,以“菊花”代表的隐士和“牡丹花”代表的达官显贵来反衬莲花的超凡脱俗。

    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抽象的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学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性,或者仅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鉴于该问题,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首先,在课堂教学前,由教师设计问卷并分享到校园网平台、QQ群、微信群等,借助信息系统,教师能够快速、准确分析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从而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和评价。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要求,也就无法全面、准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设计教学问题,由学生通过教学系统回答、提交问题答案,通过实时系统反馈,教师可以随时考察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教学是当今时代的大主流,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为教师选择和利用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从备课、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丰富信息技术应用形式,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学区(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