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才有精彩课堂

    杨梅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常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感知——品析——拓展”等,这些教学环节的逐一实施是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程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常态教学环节进行简化,创设契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去求知、探究、发现、创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结合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谈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契机,有效实施提问,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一、围绕题目,有效提问,益于激趣导入

    题目居于一篇文章最醒目的位置,是文章形神精华的凝聚。文学大家均重拟题,以期先声夺人。语文教师也应抓住文题,披文入情,有效提问,既培养思维能力,又引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

    我们可以从文章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也可以从题材出发,有效提问,过渡到新课的学习。文章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题目,参考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导入新课学习,旨在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突出重点,有效提问,便于整体感知

    初读一篇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要在“重点”两个字上下功夫。一篇文章是由几个段落组成的,但是总会有一两个主要段落。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體现在这些段落中。我们要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哪些段落是重要的?从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作者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初读课文时,我们可以提问:作者围绕庐山的云雾,写了它的什么特点呢?提示,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突出重点段落,大多数孩子都能看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中心句,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总结课文的句段中加以提炼。如《九寨沟》这篇课文,可以指导孩子在初读课文后说一说:九寨沟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孩子们有的会说是瀑布,有的会说是五花海,有的会说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等。接着指导学生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内容?孩子们一下子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老师善于提问,便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也教给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两个重点段,老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准确判断,才能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正确地概括主要内容。

    三、品析文本,有效提问,善于深入钻研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宜用自己华丽的语言、夸张的神态来抢学生的风头,本末倒置,适得其反。要知道,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

    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精简教学环节,善于抓住契机,实施有效提问,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从而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