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

    王小伟

    

    北平和平解放后,面对新中国越来越近的步伐,如何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生产,保持国民经济发展,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1949年八九月间,毛泽东主席几次发电报给各中央局,要求各地立即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最有代表性,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对各地代表会议以及之后召开的政协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北平市首届各界代表会议到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协的肇始和雏形,在北京乃至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保存有《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专辑》《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文献》和《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专辑》等珍贵史料,详尽地介绍了这两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情况、内容和议题等,见证了其在协商建国、民主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首届各界代表会议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出席会议的各界代表共332名。会议由代表推选的主席团主持。叶剑英市长致开幕词并做了《北平市半年来接管与施政工作》报告,汇报了接管工作的主要经验、市政建设、生产、教育和郊区工作,张友渔副市长和公安局局长谭政文分别报告了自接管北平后的财政和治安工作。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这次会议。8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来到会场并作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与建设新中国》的报告;13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到会并讲话指出,召开各界代表会议的意义就是一旦条件成熟即可代行人民代表大会权利,选举市政府。他号召北平市人民要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为建设人民的首都而奋斗。

    市委书记彭真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对这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他讲到,这次会开得很好,大家能够按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一切为人民服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精神,从利于各界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协商办事的新民主形式,实事求是地商讨解决问题,打破了旧民主形式的虚伪束缚和资产阶级议会的应付敷衍现象。

    彭真在总结讲话中还明确了当时北平建设事业的基本任务就是恢复发展生产,指出要做好税收、郊区土地改革和教育等工作,成立各界代表会议组织,设立经常性协商机关,使各界代表有机会协商市政府工作并向单位群众报告,做到“既使政府与群众联系密切起来,又使各界代表得以与闻市政”。

    这次会议共受理了提案248件,整理合并为180件,会议通过了提交市政府办理或参考的决议案171件。副市长张友渔代表市政府向大会表示,在人力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要尽量快速地执行这些决议案。

    8月19日,叶剑英奉命调赴南方工作,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聂荣臻继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

    1949年11月20日至22日,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中山堂举行。从会议印发的《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案执行情况一览表》中可以看到经过整理合并的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180件提案内容和市政府决议案的执行情况。在8月中旬到10月底的两个半月时间里,除缓办、否决、保留、撤销各案和“设立公营澡堂”等7案一时还不能执行外,其余164件提案都已根据先后缓急分别执行,有的已执行完毕,有的还在继续执行,有的已拟妥计划准备实施。决议案的执行反映了建國初期人民政府对人民代表提案的重视和高效率执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案的力度。

    

    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开过四届,1951年2月召开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8月召开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8月北京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后,依据新宪法的有关规定,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完成了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历史任务。1955年4月召开的政协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取代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