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词汇衔接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温莉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语篇中词汇衔接的两大手段,探讨其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应用,论述如何通过词汇衔接的手段达到语篇主旨突出,结构连贯,并借此理论提升学生英语精读学习中词汇积累、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詞汇衔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36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培养。精读课程的学习是以语篇文本阅读为中心,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性课程,是构建英语语言知识体系和培养思辨能力综合能力的高度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逐词逐句地单纯孤立地讲解语篇的字词句,关于强调字词含义、用法、搭配的方式,会造成学生不能从整体把握文体语言、篇章结构,影响对文章内涵地理解,抓不住重点。如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全文主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将利用语篇词汇衔接在精读课堂的应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1 词汇衔接的相关理论

    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 & Hasan(1976)指出衔接概念用以解释基本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使任何口头或书面话语具有语篇功能,是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五种衔接手段分别是:指示(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前四种是语法手段,最后一种是词汇手段,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取得语篇衔接的效果,不仅是使用最多的一种衔接手段,而且是众多衔接手段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衔接方式。中国学者胡壮麟(2018)明确定义了词汇衔接,它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反复,或由其他同义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只有这类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取得统一。由此可见,词汇衔接是语篇话语组织的纽带,是构成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词汇衔接在语篇中应用,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和行文技巧,有利于我们在精读课堂的阅读写作中,把握句意联系、厘清文章思路、发展脉络,加深对课文深层理解和逻辑联系。

    针对词汇衔接手段,Halliday和Hasan认为,是通过使用重复、同反义词、上下义词、相关词以及语篇结构词来实现语篇连贯的方法,是英语口语和写作的基本衔接手段。国外学者Hoey,国内学者刘辰诞、黄国文、胡壮麟等人都对衔接手段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综合众多学者观点,词汇衔接是一种词汇之间的语义关联,不受形式变化的制约。(吕玉林,2016)目前对词汇衔接的定义与分类都是从Halliday和Hasan的观点发展而来的。他们认为词汇衔接包含两大类: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 (collocation)。

    2 词汇复现和同现的应用

    Halliday指出,复现是一个词汇项目回指另一个与之有相同指称的词汇项目的现象,是词汇衔接的一种形式:在连续体的一端,它涉及词汇项的重复;在连续体的另一端,它涉及用概括词来回指一个词汇项目。处在中间的还有许多类别,如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所以词汇复现关系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1)原词复现(repetition);(2)同义词、近义词复现(synonym, near synonym);(3)上下义词复现(superordinate);(4)概括词复现(general word)。

    Halliday和Hasan认为篇章不是漫无边际地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主题,而是其发展是可以预测的,具有前后一致的主题,能够合理地、系统地推进。大多数语篇结构完整,词汇以一定的模式出现是其自然结果。这种词汇出现的模式就是词汇共现,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语篇中, 围绕着一定的话题,一定的词就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一些词就不大可能会出现或根本不会出现。(黄国文, 1987)包括反义关系、序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语篇中起到了很好的语义衔接作用。

    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4册第1单元的课文Who Is Great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词汇衔接的手段助力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段落一:As a young boy, Albert Einstein did so poorly in school that teachers thought he was slow. (1) The young Napoleon Bonaparte was just one of hundreds of artillery lieutenants in the French Army. (2) And the teenage George Washington, with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was being trained not as a soldier but as a land surveyor. (3)

    段落二:Despite their unspectacular beginnings, each would go on to carve a place for himself in history. (1) What was it that enabled them to become great? (2) Were they born with something special? (3) Or did their greatness have more to do with timing, devotion and, perhaps, an uncompromising personality?(4)

    文章第一段通过不同的伟人实例引入话题“谁是伟大的?”。第一段的(1)(2)(3)句中的“young, did so poorly”; “young, just one of hundreds of artillery lieutenants”; “teenage, with little formal education”三组词中每组的前一个词之间出现了原词复现和近义词复现,描述不同的伟人的年少时期;每组的后一个词或短语表达了相似的语义,共同描绘出了他们各自的并不卓越不凡的起步阶段,通过近义词将零散的信息之间建立有效的语义连接,为同一主题,增强了事例普遍性的可信度。近义词复现避免了同形词汇不断出现给人带来的枯燥乏味,语义上前后呼应,语言丰富灵活,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二段第一句中unspectacular beginnings作为概括词复现,这类范围广泛、一般意义的泛指词常被用做概括词,拥有巨大的语义涵盖量,能把大量信息囊括其中,unspectacular beginnings是呼應第一段中三个伟人都拥有平淡无奇的起步阶段,回指前面提到的did so poorly, just one of hundreds of artillery lieutenants 和with little formal education。概括词的复现,在语篇中可以与被指代内容互相呼应,衔接成篇章,起着承上启下的效果。本段中的unspectacular beginnings就将第一段的信息有效转移到第二段,将一二两段连接紧密,上下文互相照应,行文连贯顺畅。

    同时unspectacular beginnings和carve a place for himself in history一对反义词组共现在同一语句中,让语义衔接更紧密,对比效果更强烈,主题更突出,揭示出一些人虽然人生起步平淡无奇,但是他们后来仍然为自己在历史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伟人的事实。这种带有反义关系的词汇共现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凸显了强烈的修辞效果和独到的语言表现力。第二段(2)(4)两句中的great和greatness是原词复现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词类、屈折变化的词形等简单变化的形式重复词汇。他们语义相同,反映同一主题思想,达到衔接篇章语义的效果。本句中同样表示人变得伟大,前后照应,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段落三:In writing his book, Simonton combined historical knowledge about great figures with recent findings in genetics, psychiat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1) The great figures he focused on include men and women who have won Nobel Prizes, led great nations or won wars, composed symphonies that have endured for centuries, or revolutionized science, philosophy, politics or the arts. (2)

    段落三的(1)(2)两句中social sciences和存在一种层次上的类属关系,它们构成一种阶梯层次状,形成了一种词汇的上下义关系,social sciences为上义词,后者philosophy, politics or the arts为下义词。它们属于同一语义类属关系,相互依存形成同一语义概念范畴,形成连贯的语篇。前者具有概括性特征,后者具体指出包含的内容,它们的复现使语言变化灵活,内容丰富详实。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将词汇衔接理论应用到精读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对语篇整体理解能力和对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3 词汇衔接理论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词汇衔接理论改变了词汇学习中按字母顺序死记硬背的过程,利用语篇为单位理解词汇,重视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尤其是词汇共现中构成一个语义场的数个单词之间的关系,多种联系渠道记忆单词,通过同近词,上下义词,泛指词等词的重现去记忆词汇,真正理解领会词汇的内涵,学会词汇的搭配和使用,从而扩大词汇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词汇衔接理论改变了阅读教学中单一的“自下而上“被动解码过程,不只是字词句篇的教学过程,教师借助课文题目进行讨论,头脑风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词汇衔接理论从语篇角度理解课文,不单纯讲解字词句,而是强调词与词之间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查找语篇中复现和同现的词汇入手,找到原词、同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反义词、互补词等,通过词汇间语义关系分析,使学生更好理解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找出包含衔接点最多的句子,确定主题含义。区分核心句和边缘句,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从而加快阅读理解速度。

    词汇衔接理论可以改变学生写作中语言单调、结构不连贯的现状。鼓励学生将词汇衔接理论应用在写作训练中,强调写作围绕中心思想展开,通过词汇的复现和同现,透过词汇间的联系,前后呼应,承上启下,加强句句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重视篇章结构的连贯。

    4 结语

    综上,词汇衔接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语篇的重要途径。这一理论的应用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词汇学习、阅读和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教师在精读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2]胡壮麟.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吕玉林.论词汇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运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9):75-79.

    [6]庞岩,谢志贤.词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2013,23(8):1051-1052,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