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研究

    王秋涵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城乡义務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事业“活的灵魂”,是振兴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目前乡村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面临诸多问题。本文聚焦义务教育阶段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问题,在社会适应的理论视角下,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的田野调查,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揭示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现状,为提升乡村青年教师社会适应提出建议,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内生支持。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依据,是社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成绩显著,但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症结之一。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相继出台若干政策和意见,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方向,提出要求。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本文聚焦义务教育阶段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问题,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揭示乡村教师的社会适应现状,为提升乡村教师社会适应提出建议,为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内生支持。

    二、乡村教师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一)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对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现有研究颇多。总体来看,相关研究聚焦于艰苦环境下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践。工资水平的提升和住房条件的改善成为乡村教师迫切关注的问题;非本地就业的乡村教师在语言、饮食和文化适应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此外,乡村教师内部性别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女性教师婚恋困扰问题突出(郑新蓉、杜亮、魏曼丽,2012)。贾秀丽、张荣华从福利待遇、工作及生活条件、就业质量三个方面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特岗教师的调查指出, 86.1%的农村特岗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感到一般或不满意(贾秀丽、张荣华,2015)。另有学者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处于边缘化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乡村教师在经济收入、社会资本以及专业地位上的弱势地位(杜亮,2014)。孙立华、孙久艳认为,农村教师是悬浮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浪者”,存在较强的边缘感(孙立华、孙久艳,2016)。

    (二)关于社会适应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的解释以及维度的划分上,研究对象往往集中于包括农民工群体、库区移民群体等在内的亚群体。

    社会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多维的状态。根据国内主流观点,社会适应是再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的过程。鉴于研究群体的多样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适应的划分也呈现出多种维度的状态,但主要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四个研究维度。张海波、童星认为社会适应可以操作化为经济生存、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三个维度(张海波、童星,2006);朱力在研究农村阶层城市适应的问题时认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其城市适应的主要要素(朱力,2002)。

    虽然目前国内对于乡村教师的研究较多,但以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为对象的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在研究方法上,相关研究多采取问卷调查法,这虽能够从较大范围反映出一些实际状况,但却不能深入了解乡村教师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节,研究深度有待加强。本文从社会适应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义务教育阶段乡村青年教师这一主体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三、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现状

    本文将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在新的环境中的继续社会化,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根据对生活情境的理解,对周围环境变化进行调适,以利于自身的发展。本文将义务教育阶段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适应划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层次。经济层面的适应包括物质生活适应(经济收入和食宿情况);社会层面的适应包括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心理层面的适应是指乡村青年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职业发展的认知和对个人生活的感知。

    (一)经济层面的社会适应

    乡村青年教师首先面临的是经济层面社会适应问题。工资待遇方面,虽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乡村教师法定工资的落实情况仍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是“少”的问题,相较前些年,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有所提升,但多数仍达不到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其工资收入仅能够维持温饱。其次是“拖”的问题,一是工资的拖欠,二是相关补贴的拖欠。微薄的工资收入与乡村青年教师的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之间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尤其对于即将成家或“上有老,下有小”的教师而言,同时承担着抚育子代和赡养老人的责任,经济的困顿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

    食宿条件方面,食宿保障是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目前乡村教师的食宿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所任教学校离家较近,可以吃住在家;二是所任教学校离家相对较远,中午在学校吃饭,晚上回家居住;三是所任教学校离家较远,吃住均在学校。对于非家乡就业的乡村青年教师而言,食宿成为其进入学校后面对的首要问题。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少可供教职工和学生用餐的正规食堂;教职工宿舍或是教职工周转房建设也存在很大问题,不是宿舍简陋,难以满足正常居住需求,就是压根没有教职工宿舍。此外,由于职业性质缘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多为女性,对学校住宿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而一些学校缺乏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安保人员,使得住校教师的人身安全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投入,一些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本来就差,雪上加霜的是,对于需要发放给农村教师的食宿补贴,往往因相关部门和学校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规范而打了折扣。

    (二)社会层面的社会适應

    除了经济层面的社会适应外,乡村青年教师还面临着社会层面的适应问题。首先是人际交往方面。乡村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建立在生活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基础之上,社会交往具有同质性并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工作范围与内容的限制决定了乡村青年教师的人际交往对象的有限性。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交网圈子普遍较小,尤其对于刚入职的教师而言,其交往对象一般囿于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对于非本地就业的乡村青年教师来说,其社会交往圈子仅仅局限于学校,存在学校生活与过去熟悉生活明显割裂的问题。由于社会交往圈子的有限性和交往对象的单一性,乡村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社会交往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的特征,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农村社会中的边缘人。

    生活休闲方面,虽然城镇一体化进程纵深发展,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上仍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尤甚。不论乡村青年教师的来源如何,其从小接受的“离农”教育和多年的城市生活实践,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对于习惯了工作前多年的城市生活的乡村青年教师而言,休闲娱乐方式相对单一的农村生活的确难以适应。对于偏远地区的乡村青年教师而言, 工作之余的“出去玩”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三)心理层面的社会适应

    乡村青年教师的心理适应是其对农村学校工作和乡村生活进行实践后,在经济适应和社会适应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观念等精神性因素方面的变化,反映了他们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深度(朱力、赵璐璐、邬金刚,2010)。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会适应均不乐观,这也导致了其心理层面的焦虑和迷茫。

    在身份认同方面,一些乡村青年教师的身份认同感较低。这一方面归咎于农村客观条件带来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受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差、社会地位低和社会声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在教师的内部分层中处于底层地位,已经沦为现代社会中的边缘人。有研究表明,乡村教师职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在职业发展方面,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一些乡村青年教师徘徊在“走”与“留”的纠结状态中,对其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痛苦。一些青年教师毕业后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返回)农村地区,面对相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交往的边缘化等困境,对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担忧,自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给初入职场的乡村青年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了其心理上的困惑和痛苦,如不能及时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除了对于职业发展的忧虑,对于不少乡村单身教师来说,婚恋问题也是对其造成较大心理困扰的问题之一。农村地区空壳化现象日益突出,年轻人纷纷离村,农村故乡于他们而言只是偶尔归家探望的歇脚地。其次,对于大多数未婚教师而言,其择偶标准在农村地区相对较高,可供选择的择偶对象范围进一步缩小。很多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成为自身及其家人的“心头病”。

    四、提升乡村青年教师社会适应的建议

    (一)提升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第一步和至关重要的一步,有效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认真落实各类津贴,依据学校艰苦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建设或者改造教学楼、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教学基础设备。合理规划建设乡村教职工周转房和教职工宿舍,解决乡村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隐忧,让乡村教师干得舒心,住得安心。

    (二)推进融入当地生活,增强乡土归属感

    建立校内帮扶机制,让熟悉村(社区)情况的教师在生活中帮扶非本地教师,助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成立周边学校青年联谊组织,将年龄相仿、教育背景相似、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相近的青年教师聚在一起,拓宽青年教师的社会交往圈子。开展青年教师乡村生活体验活动,让青年教师深入村民生活,了解村情民风,增强其乡土归属感。可以参照“第一书记”的精准扶贫挂职模式,将有能力的乡村青年教师分散至所在乡镇的村组担任“教育书记员”,为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的深度融入、生成实践知识奠定基础,这一方面可以使乡村青年教师摆脱悬浮状态,内嵌于乡土社会,另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在乡土实践中真正形成本土化的原创教育理论和实践,实现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三)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调动工作积极性

    加强对乡村青年教师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提成乡村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丰富乡村教师的学习培训形式,注重自主学习、研讨交流、名师经验传承等综合方式的作用,这既可以增添学习培训的实用性和易接受性,又能确保学习培训的整体效果。着重奖励学习教育培训中表现突出的青年,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注重教师队伍的职称数量保障,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优秀的青年教师倾斜,增强其工作的获得感、荣誉感,提升他们工作积极性,让乡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前景充满光明。

    五、结语

    乡村青年教师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的社会适应均面临诸多问题,为此要切实落实并提升其工资待遇、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帮助其融入当地生活,形成本土化教育实践;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耕耘创新,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锡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