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定位

    杨绍清?叶明胜

    摘 要:本论文分析了当今传统风格动画的创作处境以及时代特点,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动画创作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风格样式,并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传统风格动画作品。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创作实践与体会,具体阐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主要从剧本、美术风格、造型设计进行探究,谈论了如何在动画中理解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关键词:教育;传统动画;戏曲美术;流行文化元素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33

    我国动画历史在前期阶段非常曲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教育起步晚,90年代也受到外来动画文化的巨大冲击,一时间中国动画创作人,在世界开放的环境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将前人缔造的“中国学派”文化遗产如何在新开放环境中发展,走过不少弯路,甚至抛弃过去重新模范。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动画教育高速发展但也形成了一层层“动画教育泡沫”造成了中国动画市场“产”“学”分离,动画的创作动力更依赖市场的驱动。许多大学院校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跟风开设动画专业,而最终培养出的人才在本来就混乱的中国动画市场里面更加迷茫。

    中国动画如何再现“中国学派”的辉煌,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如何在现代环境中优化和继承和是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的问题。

    1 中国传统文元素以及在动画影片作品中的传统应用

    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累积下不可计数的文化结晶,这是我们当代动画创作以及其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习俗、民间工艺、戏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中医中药学,器物把玩,文物建筑,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丰富的传统道德伦理,泱泱辽阔的土地生养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庞博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动画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前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开辟了属于我们本土的动画道路,不管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以及技法。

    表现形式上,有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戏风格的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等,有我国水墨动画的代表之作《牧笛》,荣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在题材上,有传统动画《天书》、《渔童》、《长发姑娘》、《神笔马良》等等,直至当代,国产动画影视作品如《宝莲灯》、《大闹天宫》、《花木兰》等。

    在美术元素上均是中国传统元素,服装、发型、场景等等。这是我们中国动画的前辈们开辟出来的一条独居特色又完美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中国特色动画道路。90年代,中国动画被突然开放过来的外国文化冲击,中国动画人迷失方向,摒弃了前辈的形式、模范国外风格,最后一无所获。2000年后至今我们经过理性思考后,开始了探索中国动画在现代社会、市场中的新道路,近年中国动画略有起色,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传》、《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优秀作品。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动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但必须对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新的定位,才能放开眼界,进入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2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定位才能发展中国动画

    现代动画创作,一方面需要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语言。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尊重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时代理念,还要与站在世界的角度去定位,才能让本土文化具有时代感和现代品味,才能在现代的融合中创造新的动画符号。

    我们提倡吸收借鉴传统艺术元素,但不能拘泥传统元素。“任何时候传统的东西都不能阻碍创作,不能直接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形式直接添加到动画片上”更创作不出符合现代人口味的动画大片。所以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这一瓶颈。各个国家的动画片的主题内容各有特色,不能单纯的用一个好和坏来形容。当代动画创作《秦时明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认真的思考后我们发现原因。以合理的现代化的方式来表现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即在保持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增添大众喜欢的流行元素。换而言之,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能使動画更具亲和力,更容易被现代所接受。

    破除动画为儿童服务的思维,更要重视现代成年人群体市场。创作者一味的迎合儿童审美的需求,动画作品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动画种类应该多样化发展,对于国外动画创作模式,反对单纯“拿来主义”,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分析,融入时代因素作品符合现在人口味,才又可能取得成功。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这部中国动画新作,就是以传统故事人物元素赋予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念,迎合了当下年轻群体的观念思潮,取得了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

    动画的特点决定其想象力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注重。动画的想象力主要包括:非现实幻想世界的营造和真实世界与真实事物的动画包装,动画的想象力不管是从故事构造上还是美术设计、或是视听语言上都应该具有自己的想象力,当前,我们应该对传统元素赋予新的想象力,才能把传统元素用“活”,不管是从故事原型、美术上、视听手法上都应该给予新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新的、浑然一体的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想象力是动画的生命动力,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动画创作“想象”中的运用,才能别出心裁与当前时代接轨。

    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开放于世界异域题材,不作对立面而作开放融合。这是一个让中国动画延续生命力的新思维,传统元素最终要定位成作品的元素之一,而不能是全部。动画故事和表达的内容、精神是调用元素的根本原因,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什么样的风格设计、什么样的故事环境决定什么样的动画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是我们创作所用到的一个“棋子”,我们需要解放思维,即使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也未必全部使用中国传统元素。因此,我们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定位应该是局部而不是全部,创作出发的动力应该是导演表达的内涵而不是限制在一个元素中去创作。

    3 总结

    元素终究是元素,是为创作和表达服务,我们缺乏更好的思维和开放的创作意识,不能为了表达传统元素而反过来定制传统故事。本末倒置也是当前中国动画的困境,创作思想的高度的逐渐提高,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元素只是我们信手拈来的表达元素之一,服务于我们的思想和创作。只有打破唯传统故事唯传统元素的思维枷锁,打破为了传统而传统思维圈,才能站在更高思维山峰俯瞰世界,与现代融合与世界融合。

    参考文献

    [1]刘爱红.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动画创作研究,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

    [2]方建国、王培德:《中外动画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李蔚然:《中国动画的戏曲情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2007年

    [4]宋宇豪,杨绍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