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农业机械化学校

    李萌萌 王龙腾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一所专门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学校,旨在为机器拖拉机站、国营农场等提供农业机械化高级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干部,它的建立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长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气象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热情高涨。但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维持农业生产链条正常运转的基本工具——农具,还很匮乏。即使经过1950年和1951两年的恢复,一些地方的农具情况仍未明显改善。如河南的黄泛区农具约缺30%,西南地区缺口达45%,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2]与此同时,即便是农民手中的已有农具,也大多式样粗拙、构造简单,落后的农具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农村农具进行大量增补并改良升级,成为新中国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实现这一步的关键是农具技术员、研究员以及干部的充分提供。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辛苦耕耘的真实写照。摆脱完全依靠人力劳作的束缚和艰辛,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概言之,就是要实现机械化,走向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苏联农业已经大规模使用机器。对此,一位河北农业劳动模范曾在访苏后做过这样一番描述:“人家割麦时候坐在机器上,上面有棚子遮着太阳,晒不着;机器开着,风飕飕地刮着,割着麦子唱着歌,地里到处都在唱歌。”[3]对终日操劳的广大农民来说,这样一幅轻松愉悦的生产图景极具吸引力。以苏联为榜样,建立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解放生产力,不仅是当时农民群众的心声与呼唤,也是新中国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然而,当时我国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绝大多数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也还是要从人才的培养做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推动农具改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当时出现两种主张:第一种认为要借鉴延安时期的战时办学经验,采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法,通过招收中学毕业生,以条件较好的国营农场、拖拉机站、修理厂为基地,举办短期培训班,直接让学生在农场实践中“摔打”,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堪当重任的技术干部,并及时输送到全国农业机械化各部门;第二种则认为要兴办正规大学,建立一所培养农场管理及农业机械化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同时开办技术专科,轮训机耕队长、修理队长、机务场长。农业部在征求了苏联专家的意见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后一种方案。[4]从长远发展来看,高等学校的建立的确有利于未来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发展。

    

    1952年,农业部、教育部联合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筹备委员会,下设教学、招生、基本建设三个小组。经过各项工作的紧张推进,同年10月,由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部机耕学校等合并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来自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大区的新生,以及农业部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部队等部门的调干学生相继入校,11月,学院正式开课。正规大学的兴办为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场所,也为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培养了接班人。

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初期,设有3个系,并附4个两年制的专科班,校址位于北京东郊双桥原机耕学校。1953年夏季,学院撤销专科,并于11月迁往了清华东路新建校址。

    学院建校之初,千方百计从各方调集数学、力学、农业工程等专家来校任教,所用教材与教学大纲均参照苏联莫洛托夫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學院制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汲取了苏联经验,但学院的教学工作也不是一步到位。由于苏联莫洛托夫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是五年制,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为四年制,后者不得不将五年的学习内容压缩到四年完成。这就导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教学任务较重,一度让学生感到课业负担很大。再加上学院对苏联教材翻译仓促,一些学生单在课本阅读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效率不高。[5]在学生的多次反映下,学院提出“学少一点,学好一点”的原则,对教学进行了积极改进。

    1956年前后,学院多次在北京沙河镇附近征购土地,以作为教学、科研、生产基地。1959年,农业部拖拉机站干部学校也并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为附属干部训练班,为全国各省市培养农机管理干部。1964年,学院在河南省博爱农场和湖南常德县洞庭农场筹建了河南、中南两所分院,还在当时北京郊区通县以良种试验场为基础,联合附近公社的部分生产队筹建了上千亩的机械化实验农场。到1966年,学院发展到4个系、5个专业、2所分院,并设有干训部、函授部。

    “文革”期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教学、科研基本停顿。学校先后迁至四川、河北,更名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重庆农机学院以及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1979年,为适应国家农业机械化的迫切需要,经国务院调查研究后,学校迁回北京原址办学,恢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校名。1985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三、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影响

    学院成立后,秉承向工农兵开门的办学方针,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有志青年,很多转业军人、全国劳动模范满怀热情地前来报考,他们毕业后扎根基层,从事农机工作多年,为农机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1966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已是全国农业机械化教学、科研的中心,成为了一所多学科农业工程性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7000多名大学生、200多名研究生和进修教师。[6]这些学生奔赴全国各地的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厂以及科学研究机构等农业战线,为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对学生悉心教育,严格要求,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口碑。据一位1956届毕业生、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任教的教授回忆:“课程安排上,学苏联学得非常认真,非常严格,毕业设计搞得很严格。”还有毕业生也说:上学时要修很多课,如政治、数学微积分、体育、发动机原理、汽车拖拉机理论、机械原理等。[7]正是学院这样严苛的要求,才培养出学生的真才实干。在校期间,学生就参与到国家的一些机械化建设中,用实践赢得了认可。如1957年与1958年的春季学期,学院派出1953级和1954级全体学生前往北大荒和湖北长江滩涂开荒。学生们吃苦耐劳,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取得了各基层的肯定。

    学院一贯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学院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在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后,要具备满足各地多样作业需求的能力。为此,学校不仅重视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还强调学生要参与到一定的生产实际中去,在“真刀真枪”过程中练就过硬本领。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毕业的那年,有同学去北大荒开荒、湖北开荒,我去的是湖北。去了就当拖拉机手”“除了劳动,还要负责办培训班,教当地的人”“教书的时候,我下去带实习,都没有问题,与上大学打下的基础很有关系”[8]。学院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让毕业生走出校园后,能快速适应环境,并承担起农机岗位的职责,在新的天地里施展作为。

    学院学生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在当时北京通县西集科研基点,这里的农民过去没有使用过机器,对小麦机播顾虑很大。有人说:“机器播麦我们没见过,不一定可靠,种子是不是播得匀,播得一样深,眼睛看不见,不如我们用手撒子,靠得住出苗。”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生的耐心引导下,西集、郎府、侉店三个公社1965年机播了2000多亩。在同等条件下,机播效率高,普遍增产。鲜活的事实有着极大的说服力,这改变了当地农民群众对机器的看法。学院师生也经常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与大家一起劳动,一起研究。在西集地区,学院师生与农民们对农业机械边试边改,先后改良了四行悬挂式中耕机、二十四行播种机的排种器、开沟器等农具。[9]在北京顺义县木林公社,农业电气化的师生帮助陈各庄大队解决了供水问题,让加工间、猪圈旁都用上了自来水。[10]这些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也使学生在攻坚克难中增长了才干,得到历练与成长。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顺应时代的需求而建立,几十年来,它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人后来陆续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业务骨干。可以说,它为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支撑。

    

    注釋及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学校名称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为行文流畅,文中统一使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2]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6.

    [3]燕凌.没有工业化就没有集体农庄,苏联农民的道路就是我国农民的道路: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团员谈访苏观感[N].人民日报,1952-9-10(2).

    [4][7][8]张远帆,尹北直.阡陌舞者:曾德超传[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84,90-91,92.

    [5]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代表的发言,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100-001-00304.

    [6]国务院决定恢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N].人民日报,1979-7-28(4).

    [9]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002-022-00035,题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西集科研基点工作情况。

    [10]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002-022-00035,题名:面向生产,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